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编的《小学生课外活动的调查问卷》对巴彦淖尔市临河区5所学校的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小学生经常参加的校内课外活动与喜欢的校内课外活动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与希望参加的活动有所不同;小学生经常参加和喜欢的校内课外活动既有性别差异也有年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学校的客观条件、平时重视程度、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点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设计富有课程属性的研学旅行课程,是当前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与特征,以桂林山水研学课程设计为例,利用“5W2H”分析法提供一种研学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研学课程的主客(体)基础、内容核心、实践与验证3个方面进行设计,为研学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建 《教学月刊》2011,(10):17-18
一、开设“阅读与欣赏”第二课堂的背景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内教学而言,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开设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形式生动活泼、空间限制较小的课外活动。《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英语第二课堂正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课堂英语教学有效的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4.
一、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定位与开展现状小学生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历经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已不再停留于时间与内容数量的安排上,而是旨在追求课外活动的价值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我国小学课外活动在近年来"尽量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严格规定下,其组织安排又开始陷入新的困  相似文献   

5.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辅助和补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大环境慢慢在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数量、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调查的结果看,永州市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呈现出“数量”少,“内容”贫乏的特点。在被调查的教师看来,“应试教育”、“缺乏经费”、“安全问题”都是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粤西地区茂名市的许多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较少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了提高小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有法可循,《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策略》课题组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决定结合本地文化,从校内与校外两大板块开发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校本课程,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考查“双减”背景下体育活动与学业成绩是否可以兼得,本研究从上海市小学生体适能、执行功能和学业成绩三者的关系入手,探究“双减”政策下上海市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探索落实“双减”的多元途径。结果显示,小学生体适能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参与体育锻炼并不会以降低学业成绩为代价。因此,可以增加小学生课内外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趣题之一,也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专题之一。在小学阶段,应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鸡兔同笼”类数学题进行多角度的解法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负”之后,小学生的作业少了,课余时间多了。从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有利于社会安定的需要出发,组织课外活动非常必要。学校应当把组织课外活动作为“减负”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娱乐兴趣、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社会阅历、综合的素质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一、因地制宜设置兴趣小组活动项目一是设置一般学校都具备条件的项目。如组织球类、棋类、书法美术、演讲、合唱、器乐等兴趣小组。二是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可发挥利用当地经济条件、教学设施、教师构成和家长素质较好的优势,增设电…  相似文献   

10.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国家统一规划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中,国学教育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学校本课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为例,对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目前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误区是历史虚无主义与神化泛化、功利化和教条主义与形式化;误区产生的原因是对国学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功能认识不清,在明确了国学教育的五大功能基础上提出了以“去功利化”和“道法自然”为核心的小学国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部分农村小学生作文时都存在着“无米下锅”的问题。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下功夫抓好农村小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素材。抓好课外活动,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抓好课外阅读活动,学习和积累写作知识现在,相当多的农村小学生从开学到学期结束,书包里就是那么几本课本和作业本。到不了学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以校为本”,如何利用好学校优势资源是打造独特性的关键。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三个方面,课程定位需要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相融合,课程内容需要融入学校的突出特点,课程设计需要将创新教学形式与规范教学管理相结合。本文以南方科技大学特色思政课为例,探讨高校思政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打造独特性并形成课程品牌。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生物学科的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大量的“课外读”则为生物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以1995“年人教新版初中《生物》第二册为例,在38个章、节中,有25个章、节安排了一课外读”的内容。在使用新教材一年来,我们围绕课本中的“课外读”,在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现将做法和一点体会简要介绍如下。一、结合“课外读”开展课外活动,要把活动放在第一位对课外活动,不能片面地理解成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课外活动中,指导教师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工作就是设计实践活动。在这方面,“课外读”为…  相似文献   

14.
课外活动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一直比较单调,课外活动也流于形式,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需要各级力量切实采取措施丰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5.
杨蓉 《幼儿教育》2004,(7):67-67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在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个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杭州市新华实验幼托园将环境作为托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元素,通过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温馨自由而又富有变化的环境,为婴幼儿在托儿所中营造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6.
安全:隐患多多,无情遭“禁”春暖花开,百花争妍,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近年来,中小学生在学校或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因意外受列伤害,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学校被迫支付高额赔偿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管理者,为避锅此类事故的发生,也都学“乖”了,  相似文献   

17.
学校的教育转变为课程,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思想政治教师要对课程建设有高度的敏感性,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当下我国“抗疫”战的指挥所发出的每一个“政令”都是一部鲜活的推进“国家治理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教育素材。以此为主题,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借助SWOT分析工具,建构“抗疫”课程,并提供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包括娱乐方式)呈多样与多元状态,其中既有非常可贵的(如“做小发明”),又有令人忧虑的(如“吃喝玩乐”)。就城乡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而言,排序在前的是“看课外书”、“看电视或电影”、“听音乐”和“跟同学、朋友一起玩”等。就城乡小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而言,传统或较传统的方式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不过,  相似文献   

19.
闲暇生活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然而,现实中“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生闲暇生活存在闲暇时间非自由化、闲暇活动泛娱乐化以及闲暇体验非本真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认知和价值根源,也有客观的社会历史因素,具体原因包括个体闲暇意识淡薄与习惯性被动、家长焦虑与学校教育的联结、社会信仰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双重制约。改善小学生闲暇生活,应从提高小学生闲暇意识、家庭和学校智慧联动、社会提供更多资源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苏荣辉 《广西教育》2023,(14):4-9+21
本文以卡特尔16PF量表为基础,以南宁市第二十中学全体高中生为样本,对该校高中生人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该校尝试通过构筑优美教育环境育“情”、打造高效合作课堂引“思”、践行诚爱德育蕴“德”、设计多样课外活动活“心”、开展多彩心育活动解“绪”等,探寻一条符合学校办学条件、行之有效的学生健全人格培育途径,为促进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同类学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