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对今天的教学改革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注重启发诱导“启发”二字源于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也。”(《论语·述而》)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学观上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使学生处于适度的“愤”和“悱”的状态 ,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中 ,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适时的启发 ,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学方法上 ,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教师启发后 ,学生能积极思维 ,能举一反三。这是孔子启发式教育…  相似文献   

2.
孔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创造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主张德治,倡导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孔子主张推行“仁爱”,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仁”辐射出许多道德条目。孔子重视道德践履,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强调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3.
有论者认为孔子启发名言中的“愤悱”是启发的结果,但从孔子门生的特殊性、《论语》本身的由来以及启发名言的直接强调等方面看,“愤悱”却是启发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恪守孔子启发式精神,才能避免启发式的发展走入歧途。  相似文献   

4.
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求知与教师适时点拨的结合.对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进行重新诠释和价值定位,从主体性教育观的层面来认识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志礼 《天中学刊》2002,17(6):102-104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德育,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同时注重“身教”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仍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也说:“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孔子这话不是单单强调“启发”本身的功能,而是强调启发前学生要具备足以使“启发”成功的条件,也即“愤”、“悱”的状态。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进一步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可见,  相似文献   

7.
释迦牟尼的社会政治思想同孔子既有不谋而合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他们都重视纲常伦理,但孔子主张用“礼”,释氏主张用“惭”、“愧”来维护。孔子重祭祀,释氏重修行。孔子只看重治学和为政,轻视生产实践,罕言利,释氏不轻视种田经商等正当职业,不歧视平民百姓。他们都强调仁政,重视正己,主张勤政,反对独断专行,但孔子认为礼治、德政优于法治,释氏崇信法治,孔子厌烦谈论富国强兵,释氏重视世俗人方便获财和统治者的气力强盛、降服外敌。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和治学方法直到今天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认为是苏格拉底首创,事实上,孔子才是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之父。其启发式理念体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首先,孔子强调必须待学生出现"愤悱"后,教师才能实施启发;其次,通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发。  相似文献   

9.
启发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熊梅,缴润凯启发教学与问题情境可以同日而语。首倡启发教学先河的孔子,其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精辟地概括了二者之间的思启互动关系。即学习者的需要与教育者选择最佳施教期的关系。强调只有学生具备了“心愤愤,口...  相似文献   

10.
孔子教育思想中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素质教育的思想。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和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师应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上,他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施行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他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这对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英语专业语言学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语言学教学应定位于素质教育和语言学的哲学意义,注重宏观语言学教学,让宏观语言学带动微观语言学教学,采用启发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及灵活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择运用最佳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树立选择意识;遵循选择标准;坚持启发式指导思想;掌握科学途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体方法的选择,体现个性化、最优化提供了框架。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教育心理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英语听说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教学中运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和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根据“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论述心智技能在学生能力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心智技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应用能力,同时阐述如何用“启发性”教学来实践这一理念。章认为,智力技能作为心智活动方式,对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从而也更好的习得和 灵活运用运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本位”通过“启发性”去实现。但“启发性”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维活动,提高心智技能,从而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浅谈刑法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在刑法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刑法教学活动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方法:安排预习、设计问题、提问与追问、启发诱导、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校应当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它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几个要素,应遵循启发性、主体性和导向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启发式与“学学半”之间有着深厚的关系,一方面启发式是在“学学半”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另一方面“学学半”思想蕴含通过孔子启发式而得到历史的传扬。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以人为本的主体观、发展观、民主平等观和“以学论教”的辨证观等无不直接导源于此。揭示二者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教育思想的来龙去脉,克服当代教育理论中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以及缺乏民族特色等弊端,也有助于从根本上理清教育改革的思路,根治现实教学中注入式、家长作风等顽症。  相似文献   

18.
启发式教学已成为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首选途径。创新教育中的启发应是对“学的过程的启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启发式教学应遵循“自学(探)——愤悱——启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思考,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好奇,从而达到启发的目的,一句话重在点拔,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