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中物理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2 8面图 7- 2 1所示的反冲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很难做成功 ,演示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冲演示小车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装备 :取一根长为 1 0~ 2 0 cm、直径为1 cm的试管 ,两端分别用一根铁丝绕几圈后 ,将两根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块长 2 0~ 3 0 cm宽度适当的小木板上 .在小木板后端打一个蜡烛粗细的小孔 ,试管相对木板平面略微有点向上倾斜 ,并把木板固定在一个实验小车上 ,如图 1所示 .1 .演示低速平缓的反冲运动 .在试管中装少量的水或酒精 ,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相似文献   

2.
吴维华 《物理教师》2003,24(2):31-31
海市蜃楼现象大多发生在海面和沙漠上 ,所以这种现象不是很常见 .现在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 ,在这种长距离水平的路面上 ,夏天时常会看见远处汽车的倒影 .本文所设计的海市蜃楼现象的实验演示方法 ,能够使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现象在教室中产生 .取高 2 .0cm、宽 7.5cm的“U”形的铝合金 2 .0m长 ,厚 1 .0cm、宽 4.0cm、长 2 .0m的木条两根 ,在木条侧面距边缘 1cm处每隔 5cm左右拧一排羊耳螺丝 .在铝合金两个侧面各打 5个圆孔 ,将木条和铝合金用螺丝拧接在一起 (如图 1所示 ) .取一条额定功率为图 1            图 280 0W或 1 0 0 …  相似文献   

3.
初三化学课本第五章演示实验 5 -8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这个实验的难度较大 ,按课本要求用带灯罩的酒精灯加热 ,很难看到红色的铜出现 ,如果改用酒精喷灯加热 ,则较难控制温度 ,会出现温度过高使试管熔化的现象。我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讨 ,发现用电加热法演示此实验 ,效果很明显 ,成功率高。a.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a)中 :1为方座支架 ;2为硬质玻璃管(以 2 5 mm× 30 0 m m规格为宜 ) ;3为电热丝 (从 80 0 W的电炉丝中截取长约 9cm的一小段 ,电阻约 1.6Ω为宜 ) ;4为铝片小槽 (用来装碳与氧化铜的混和物 ) ;5为瓷电线…  相似文献   

4.
学生用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传统的实验装置 1 (如图 1 ) ,即用一根长导线切割蹄形磁铁两极间的磁场 ,用演示电表串接在导线的两端 ,通过观察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来证明导线产生感生电流 ,结果现象不明显 ,为什么呢 ?我们来计算一下 :设导线长L=0 .0 8m ,蹄形磁铁的磁感应强度B  相似文献   

5.
在“电场力”教学中,没有现成的实验仪器与之配套,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提高学生兴趣,我设计制作了一个“电场力演示器”,实验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1仪器结构   将自制导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吊于两竖立平行绝缘金属板之间。将金属板接上高压电源,可演示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 2制作材料   绝缘底板 (环氧树脂板、木制胶合板等 )一块 (20cm× 30cm);铝板 (8cm× 10cm× 0. 2cm)两块,乒乓球一个;香烟铝箔纸一张,自行车钢丝一根,乳白胶,强力胶。 3制作方法   a.两块铝板弯出 L形直脚,锉去四周棱角与毛刺,距 8cm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的高、初中物理教材和实际问题中都涉及摩擦力的教与学问题,而摩擦力又是一个变化多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力。在课堂上要弄清楚摩擦力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借助有关的演示实验,但实验室却没有现成的仪器。为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笔者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组装了一套简单的摩擦力演示装置,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摩擦力演示装置结构有以下各部分组成:①底座(长×宽为120cm×40cm)②支架(长×宽为100cm×30cm)③带有定滑轮的立柱(长×宽为100cm×2cm)④重垂线(线长30cm)⑤木板刷(长×宽×高为12cm×8cm×4cm;…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中学用无线电发射机作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演示实验,因限于条件,一时尚难做到。我们按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用类似实验代替,即用感应圈来演示,效果较好。一、实验器材感应圈一个(火花间隙8厘米)。粗铁丝六根(直径约4毫米,长1.30米的1根,1米的4根,0.30米的1根)。氖灯管三个,两端各焊一根引出线。绝缘木座四个,中间钻一小孔,使铁丝能插入。半导体收音机示教板或半导体收音机一部。发报式电键一个(或用压触开关代替)直流电源一组。二、演示方法 1、电磁波的产生演示装置如图一。A、B、C、D铁丝长度均为一米。CD与AB相隔10~20厘米。  相似文献   

8.
液体压强的特点决定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以及容器的形状都无关 ,许多学生觉得不可理解 ,因此这也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 .本文介绍一种方法自制实验仪器 ,可以一举三得演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测定原理 .器材准备3号橡胶塞 4个、 15m m硬橡皮管 1根 ( 10 m长效果最好 )、软皮管 1根、矿泉水瓶 3个 (其中一个是大号的 )、玻璃管 1根、皮筋、两用气筒 1个、打孔器、刀片等 .仪器制作图 1如图 1所示 ,首先用打孔器在每个橡胶塞都打一个孔 ,将长硬橡皮管穿过其中一个 ,并截取一小段硬橡皮管穿过相向放置的另两个橡胶塞 .用刀…  相似文献   

9.
实验器材为一自制水槽(图1),即用透明有机玻璃粘合成一长约2m,宽约30cm,深约50cm的水槽,水槽的正面从底部起每隔10cm画一条横向的红色刻度线,有机玻璃挡板AB,CD可以垂直插入水槽,将水槽分成1,2,3部分,并可使各部分保持不同的水位。a.波的反射的演示。在水槽中装约30cm高的水,为使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在水中滴数滴红墨水,使水呈红色。用一块挡板AB将水隔成1,2两部分(图2)。垂直抽出挡板,就会在水槽中产生如图3所示的一个半个周期的水波,它向水槽的另一侧运动,当遇到水槽侧面的阻挡后将反射回来,向反方向运动(图4)。我…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1 4 7面图 1 6 - 1 5为研究安培力大小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只能定性说明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 ,电流越大 ,导线所受安培力越大 ;电流一定时 ,通电导线越长 ,安培力越大 .不能定量分析安培力大小与二者的关系 ,我们将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如图 1所示 ,高中教学电源 J1 2 0 9用直流1 2 V与电磁感应演示器 J2 4 31相连形成电磁铁 ,提供磁场 ;导轨与 J1 2 0 3型蓄电池及开关相连 ,导轨放在垫木上 ,其中每块垫木上面各开有三个凹槽 a、b、c,ab=1 0 cm,ac=1 3cm,用它固定导轨的位置及改变切割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扩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我们对部分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把摆在讲台上做的实验移到竖直平面上去完成。 例1:演示《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制作一个实验装置。两根一端带锯齿钢片的木条(图1-(a)),将固定好的两块带定滑轮、边沿标有刻度尺的长木板装置(图1-(b))用螺纹旋钮扣紧于木条下端,木条上开槽(10cm×0.5cm),便于用螺纹旋钮任意调节高度。课堂上利用这种悬挂于黑板平面的实验装置,演示时非常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一、硫铁反应微型演示器的用途与特点1.用途:演示硫、铁反应。2.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制作简单,省时节料,不污染空气。二、硫铁反应演示器装配图(见附图)三、制作材料15cm×13cm×1.5cm的大木板一块,10cm×10cm×1.5cm的小木板一块,长6cm、φ2mm的铁丝7段,长8cm左右、φ7~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177页“功的原理”一节是通过分析杠杆、轮轴和滑轮做功问题的三个演示实验,总结得出结论的。因此,做好并分析好这三个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但课本图中8—2、8—3、8—4三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却存着一些缺点,如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效果差,操作不方便,所测的数据误差较大等。这使教学效果直接受到影响。所以,笔者对演示实验作了改进: 自制了一块功的原理演示实验板,其方法是:①用三个厚度分别为0.8cm,1.8cm和2.5cm的木板A、B、C(长和宽如图1、  相似文献   

14.
实验器材: 宽2cm、长20cm的铁片、铝片、铜片各l片或直径0.8cm~1cm、长20cm的铁杆、铝杆、铜杆各一根  相似文献   

15.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介绍了两个实验:一是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二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目前,做这两个实验还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利用,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制。1支架的制作(1)用一块20cm×30cm的木板作底座;用一块15cm×40cm的木板作竖直支架。将两块木板垂直固定在一起,再在底座的适当位置安装两个接线柱(附图)。附图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器(2).在竖直支架前方距底座10cm和20cm处各固定一块10cm…  相似文献   

16.
勾股定理     
A组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6 cm和8cm ,则斜边长 cm ,斜边上的高长 cm .(第 2题 )2 .如图 ,A、B、C都是正方形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正方形A的面积为 10 0 cm 2 ,则正方形B、C面积的和是 cm 2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4 cm和 6 cm ,则另一边长的平方是 cm2 .4 .如图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 ,斜边 AB长 13cm ,直角边 AC长 12 cm ,现将直角边 BC沿直线 BE折叠 ,使它落在斜边 AB上 ,且与 BD重合 ,则 D E长是 cm .5.如图 ,用一根橡皮筋在 3× 3的钉板 (上下及左右相邻两个钉子的距离为 1)上作一个最大三角形 …  相似文献   

17.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的H2燃烧演示实验,按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进行演示,均看不到蓝色火焰.为此,我们从改进实验装置人手,对影响本实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使该实验现象明显,适合课堂演示.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如图1-反应器2-支撑柱3-燃烧室4-避光罩5-观察窗6-稀硫酸7-锌粒8-淡蓝色火焰1.反应器如图a中1由250ml锥形瓶、单孔胶塞和一根长10-12cm内径0.5-0.6cm的直玻璃管三部分组成,用于产生和导出H22.支撑柱如图a中2和三根10-11cm的粗金属丝做成,插于导气管周围的胶塞上互成三角形,用于支撑燃烧室,避免燃烧室底和导气管…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八 川 川\I的 丫”l/”l“l/ l.-3的相反数是()(A)(B)(C)(D) (A)一3(B)一 (C)3(D)e 。”一”3”一”-”一”3。。 ““图1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刀625,应记作()10若圆锥的母线长为 4 cm,底面半径为3 cm,则 (A)0.625 X 10‘(B)6.25 X 10-’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C)62.5X10’(D)625X10‘(A)6。cm‘(B)12。cm’ 3已知 x——2是方程 Zx m-4。0的一个根.(C)18。c奸(D)24。cm‘则m的值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A)8(B)-8(川(D)21回9的算术平方根是…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一册15 0面实验 6 5如图 1所示。用这两种装置演示铜片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有以下不足之处 :1.反应中生成的NO2 ,NO等有毒气体完全逸散在空气中造成对人体危害 ,对环境污染 ;2 .不利于控制反应 ,只能是在反应物之一(铜片或硝酸 )消耗完全后 ,反应才自行停止。图 1 敞开体系的实验装置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把原来的两个独立反应体系合并为如图 2所示的封闭体系。图 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一、实验用品仪器 :Y形管 ,广口瓶 ,烧杯 ,镊子 ,玻璃导管 (长约 2 0cm ) 4根 ,橡皮管 (长约 15cm) 2根 ,…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电力线的分布,一般采用蓖麻油中掺入短头发,通过投影装置来演示电力线。这在实际演示中存在着取材困难、操作复杂、缺少立体感等问题。采用自制验电羽来演示电力线效果良好。一、验电羽的制作 1.器材:长20cm左右的头发百余根;长15cm左右的粗铜丝一根;直径1cm左右、长20cm左右的有机玻璃棒一根;打孔底座板一块;尼龙线30cm左右。 2.制作方法:在头发的中间部位,用尼龙线将其固定在铜丝的一端,铜丝的另一端用尼龙线与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