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在全国逐步实施,本文就《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培养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内涵,从民族母语情结、言语交际能力、言语行为风格、良好的语文习惯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等五方面进行解读,进而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58):44-4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设计实施语文实践作业提供了理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为我们开展语文实践作业实验指明了方向。本文试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做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做依据,结合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对语文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做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的界定可见.语文教学再不能停留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再不能局限于封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同样适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广大中职语文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在语文教学中全面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总结一二。  相似文献   

6.
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的界定可见,语文教学再不能停留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再不能局限于封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充分挖掘和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已经颁布。比之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有突破性的进展。但《语文课程标准》要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功效 ,还有赖于语文教师的理解落实。没有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再好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 ,要顺利实施《语文课程标准》 ,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提高教师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和水平 ,使教师尽快走进《语文课程标准》。一、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尊重独特体验 ,培养良好语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9.
凌汉雄 《学周刊C版》2010,(1):107-108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有三个核心,即“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新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表述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标准》提出的新观念,为我们指明了当前语文教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史雏 《陕西教育》2004,(10):43-43
《语文教学大纲》被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可以说,是基础教育改革向前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从根本上树立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深刻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是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的基础。 一、“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素养和能力到底有没有区别?我认为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6.
—、调查缘起课改实施以来,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学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通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相似文献   

18.
高俪萍 《教学随笔》2014,(10):20019+19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晓旭 《甘肃教育》2009,(21):34-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综合任务。也就是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就得搞好语文知识教学。而体现学生的能力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应是作文能力的表现。所以,语文教学应着重抓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作文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