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文教学难”是汉语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作文教学“成人化”是“作文教学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成人化”包括强调“作文”必先“做人”、强调“文以载道”和强调“典型性”原则。应考虑减低作文评判标准的“内容”要求和真正让学生写“放胆文”。  相似文献   

2.
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像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4.
黄琼 《初中生》2003,(30):13-16
“文体不限字数限”几乎是全国各地近几届中考作文的一致要求。在众多的文体不限或基本不限的作文题中,字数限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下限式要求”,即明确提出不少于多少字,比如,不得少于500字。二是“中轴式要求”,即提出文章必须在多少字“左右”,比如,要求在“600字左右”,一般而言,这时作文应该控制在“中轴”基础上加减50字的范围之内为宜。三是“区域性要求”,即明示了作文字数的上限和下限,这样要求更为严格,比如,要求在500~800字之间。透视上述字数要求,我们发现,中考作文大多要求学生写六七百字的文章,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5.
回首曾经走过的作文教学之路,各种各样打着应试教育标记的脚印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心里。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比如在要求上过分强调“齐步走”、“一刀切”,作文不仅评价单一,而且对作文的要求过严过高,使学生对作文产生高不可攀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6.
正当同仁在作文教学中左冲右突,探求救治“作文难教,学生难学”良方的时候,“做人·作文”绿遍神州,它适应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追求人文的积极统一,使中小学生可以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丰富情感世界,培养人文精神。“做人·作文”倡导树立“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理念,将做人联系于生活,将作文构建于生活,将我们从长期“为作文而作文”的死胡同中拯救出来,摒弃了作文教学知识化,技巧化的老套子,注重思维的整体激活。从而确立生命化、生活化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让作文教学达到了使师生“头脑开窍,瓶颈解…  相似文献   

7.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8.
刘永霞 《甘肃教育》2008,(19):18-18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给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或是千方百计拼凑编造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改革,必将带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降低、淡化文体要求;注重阅读积累;改革作文评价.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必然会从“无米之炊”过渡到“有米下锅”,进而成为“有米可炊”的“巧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当前,在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股盲目求“新”的“创新热”,它无视学生作文普遍素质差能力低的实际,弊端极大.本文根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学作文教学的任务,联系学生作文的现状,对“创新热”的两句及其成因与弊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求真务实”、从“求真”中“求新”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版的“九年义务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点。笔者理解,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理”和“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注重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潜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每个学生写有所得,写有所长。同时,也可促使教师突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程文林  彭芳 《广东教育》2003,(11):64-64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资料,讲的是某中学一语文教师,接手一个差班后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及格,同时这教师还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因为每次都达不到作文要求而产生畏难情绪。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这教师决定从作文入手。第一次作文发下去,学生就在下边叽叽喳喳议论开了:“我这样的作文居然得了80分!”“我还得了90分呢!”听完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说:“这次作文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书写整洁;二是把一件事讲清楚。同学们达到了要求,为什么不能得高分?”此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目标,并规定,每次测验成绩上升10分者即为优秀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在强调“真实”,要求小学生的作文写所见所闻,写真人真事,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强调过了头就会无形中给“作文”设置一个个难以逾越的阻碍,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对待小学生的作文,既要提倡真实又要允许虚构,只要他们的作文符合“艺术真实”的原则就应当肯定。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决定着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它是我们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前提。修订版《大纲》之前的各个《大纲》都将小学生的写作称之为“作文”。这很容易混淆成人“作文”与小学生“学作文”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成人的“作文” (如作家的文艺性创作、科技人员的学术性论文 )与小学生的“作文”,在写作目的、表达要求和评价标准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为什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文学化”倾向长期得不到纠正 ?为什么有的语文教师至今还用“立意新、构思巧、语言美”的标准来衡量小学生的作文 ?这与这些语…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作文是在传统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材料,但不给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过宽”。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并明确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要求我们“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建议“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想像作文的训练。想像作文更能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表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珍视小学生的独特感受”,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理念、新思维、新空间。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使之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想象作文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空间,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倡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老师一般不对他们的创意多加批评,主要是指导他们的言语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的作文和想象作文”。利用童话体进行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想象品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平平 《学周刊C版》2011,(2):110-111
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笼统地提出作文要求:中心突出,语言流畅,书写正确,字数达到要求,限定提交作业的时间……这样常态教学中的作文是学生真正的作文吗?在这种要求下,学生的兴趣全然消失。在这种标准下,学生的作文不像作文,学生只有编作文,编出符合教师要求的“标准”的“伪”作文。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我们说,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如果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到邪路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