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忽视了大学中文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大学中文师范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缺乏沟通,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语文教育系统。一方面,大学作为高等学府,容易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是小儿科,不需要给与过多的关注,真正的核心是搞好大学中文教育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观念陈旧、内容老化,资料单薄,和大学文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完全断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走进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材为视点和参照,观照大学写作教材的现状,分析若干统编高校写作教材存在的诸多弊端,指出大学写作教材的建设,既要注重与中学语文教材相衔接,又要体现大学阶段的层次性,同时还要适应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的养成——陈美兰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学教育是以中学教育的成果为基础的。当我问到一些大学新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中文系时 ,居然有不少人回答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学的语文课没意思 ,所以不愿意学中文。这种想法挺让人悲哀的。而这也正说明了我们现存的中学语文教育体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您能就此谈谈您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的总体看法吗 ?陈 :实事求是地说 ,我对当下中学语文教育基本情况的了解非常有限 ,所以只能谈一点个人的感受而已。首先 ,我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 ,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训练和培养往往是…  相似文献   

4.
1991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写作教学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讨论了高师教育院校写作教学的若干理论问题。谈到大学写作教学目的时,一些同志指出:“大学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是培养学生进行写作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对于高师写作课来讲,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教学能力。来自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同志指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师应该会论、会写、会教。高师写作教育应注意这样的需求。”(《重新认识大学写作课》马正平——《写作》6/929页)  相似文献   

5.
赵清芳 《学语文》2021,(1):15-16
随着大学文学批评理论向中学语文教学的“下沉”,文学文本解读中“大学化”“学术化”“泛个性化”等背离中学语文教学宗旨的不良取向日益明显。为治弊纠偏,须遵循立足课标精神、契合编排序位、观照艺术个性、呼应学情需求等几大原则。  相似文献   

6.
徐江是近年来关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对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尖锐批判的一位大学教师,他的个性化声音受到《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著名报刊的关注。对他的观点有赞同的,也有许多反对并批判的。为理性地认识中学语文教育实际,深入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课程教改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欲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课程组成员应当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趋势,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解决好“古代文学”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同时,还要关注中学语文课程教材变动的情况,处理好大学古代文学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的衔接和延伸的关系,进一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中、大学升学压力的持续上升,中学语文教学的功利色彩越来越浓厚,出现了一种误区:中学生到中学来是为以后的升学、深造打基础的,语文课,尤其是中外国文学的学习完全可以不开展或是少开展,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文能力随之日益弱化。基于此,本文对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中的有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徐江是近年来关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对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尖锐批判的一位大学教师,他的个性化声音受到《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著名报刊的关注。对他的观点有赞同的,也有许多反对并批判的。为理性地认识中学语文教育实际,深入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切实地推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于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在武汉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不断地改革,但教学效率却不高。许多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仍做不到文通字顺。其中升入大学的大多是中学阶段的佼佼者,近年来许多大学也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每况愈下。许多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的语言课或文学课,而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性课程.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心理品格,帮助学生性格的形成,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新历史条件的、人格完善的心理健全的合格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的性质、对象、使命有很大差别.中学语文教育与大学中文专业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学语文教育与大学语文、大学中文系的教育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学语文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母语教育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部分高中生没有升入高校.学校母语教育即到此结束.高中语文教育应为他们的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练就自学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中文系新生文学素养的缺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究其原因,关涉到中学语文教学和大学文学教学两个方面。本文就此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鉴赏》2006,(7):F0002-F0002
为了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中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能力,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河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阅读与鉴赏》杂志高中版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阅读与鉴赏杯”全国阅读大学大赛。  相似文献   

15.
聋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衔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聋人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与拓展课程,二者存在着差异性.多数聋人大学牛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产牛诸多的不适应,呈现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脱节现象.本课题重点探讨了聋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以实现聋人大学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并指出了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高校聋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最终提升聋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茅盾在四十年代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学生怎样学习文艺》,其中触及到了作文批改问题。茅公虽然不象叶圣陶先生那样从小学、中学一直教到大学,他只教过大学,没有中学语文教师的实践,但他交游面广,洞悉底蕴,深知中学语文教学个中三昧,烛见一些问题,谈得很有见地,体现了变旧革新的精神。文章是在解放前写的,世易时移,今天的情况和过去迥然不同,但我觉得茅公的话还是有生命力的,今天读来,仍深受教益。  相似文献   

17.
由朱振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是继王力版和郭锡良版《古代汉语》之后一部比较优秀的古汉语教材。与王、郭两部古汉语教材不同的是,朱版《古代汉语》针对的是中学语文教师,所以它在内容上遵照国家教委颁布的培训中学教师中文专业教学大纲。旨在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目前在大学从事中文方面的教学工作,有幸拜读了这部教材,  相似文献   

18.
读朱显驹老师答《中学语文》记者同(见《中学语文》1995年第9期),很受教益。联想到报载今年华东几所重点大学的学生组成记者团到抗战故地采访,《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准备为他们组织专版,结果收到的13篇稿子多数不是文字不通,就是错字连篇,其中6篇竟有100多处错误。为此,《人民日报》华东版在“一月一题”中以《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为题,向社会发出呼吁,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大学生是经过高考遴选出来的佼佼者,作为记者恐怕又是从重点大学的学生中遴选出来的语文优秀者,而写作能力竟然如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读罢这则消息,心里总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文学课教学改革与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衔接问题,目前仍处于大学教改与中学课改都无暇顾及的边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文学课教学模式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脱节,两者能否尽快相互适应并有效衔接,已成为基础教育中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永远在路上     
有研究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从走上社会到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平均需要10年左右。我似乎没有用这么长的时间:在工作的第3年获省中学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第4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科教师,第5年获全国中学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