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继赵本山的系列电视剧《马大帅》火爆荧屏之后,加上今年五月以来电影“理发师》以及央视主旋律大型电视剧《西圣地》在国内各地电影院和电视台的接踵热映热播,清纯质朴的青年女演员王雅捷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人物。[编按]  相似文献   

2.
继《马大帅3》火爆荧屏之后,电影《理发师》在国内各地的接踵热映,以及央视大戏《西圣地》的热播,让质朴单纯的女演员王雅捷成了观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尽管她多次在媒体面前声称自己不是个“腕”,但还是成了媒体争相关注的娱乐“新宠”。按捺不住对观众这种趋之若鹜的心态的好奇,笔者独家专访了这位演艺新贵。只身闯北京初尝世事艰辛王雅捷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王雅捷的父亲在当时算是一个较有名气的词作家,曾因写《再见大别山》而名噪一时。她从小就深受父亲那种不沾尘埃、与世无争的性格影响,形成了淡薄名利,心静如水的心性。四岁的时候,小雅捷就开始在少年文化宫学习舞蹈。每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总是父亲接送她来去。而她的母亲对她则特别严格。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5.
刘楚 《传媒》2002,(11):50-51
提起汪洋,很多人并不陌生。就是能把马三立老爷子学得惟妙惟肖的那个天津小子,就是那个《综艺大观》中能与外国小丫头摆贫的“百页窗”,就是那个能天南地北到处主持节目如今又到央视《天天饮食》里去掌勺的“时尚男人”。这么丰富的演艺经历,这么不俗的战绩,可到了汪洋的嘴里,就成了“算不得什么高尚的追求,全是为  相似文献   

6.
打开湖北电视台四频道,看过社教中心的新版栏目《百姓时间》,人们便会发现,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电视屏幕上冒出了这么个新鲜词,一个特别的角色,这便是《百姓时间》自我发明的“百姓记者”。 “百姓记者”顾名思义,是由一个普通百姓身份的人,在栏目中担任起一名专业记者的角色,仅仅如此,也就谈不上更多的新意,但看过《百姓时间》后,人们又会惊奇发现,采用“百姓记者”形式,决非仅仅是一种手法上的标新,更主要的是为了达到媒体与受众之间一种角色和视点的转换,一种情感交融和距离的拉近。 在传统的概念中,媒体与受众之间通常呈…  相似文献   

7.
试析东北语言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创作元素就是声音。中国语言的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而全民族都能接受的普通话是以东北话为基础的。远的如电视连续剧《赵尚志》,近的如《刘老根》、《马大帅》,还有就是举国尽知的东北地方戏“二人转”,都是为人所称道的。那么,在小说的播讲上,东北话能  相似文献   

8.
王佳 《声屏世界》2004,(11):26-27
新闻传播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受众为本位.报道有人情味的、有亲和力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各种媒介方式的不断涌现和各类媒体间竞争的白热化,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回归大众传媒服务于人的本质,几乎成了各大媒介的共同理念。在这方面.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可称得上是一个范例。看过《晚间新闻》的观众都会说,“没想到新闻也能这么好看!”  相似文献   

9.
“时尚”宣传谨防偏刘章西《时尚》《时尚·娱乐》《时尚·休闲》……如今报刊上有关“时尚”的专版专栏和话题,多得让人眼花燎乱。那么,何为“时尚”?就我所读到的这类专版专栏,发现其中大多数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吃喝玩乐穿”来展开的。给人的印象,似乎时尚就是吃...  相似文献   

10.
背景 4个40岁名女人弄出部《无穷动》 看了一部我身边不太有人接受得了的片子,最近很有名的《无穷动》,洪晃、刘索拉等4个40岁的女人鼓捣出来的片子。之前听到的评价有以下一些:从没有在一部电影里看过这么多丑女;这像是一个用胶片拍的脱口秀节目;女人的更年之美原来如此——4个女人在一起啃“紫云轩”送来的鸡爪,太逗了。  相似文献   

11.
贾宏图 《新闻传播》2007,(6):29-29,68
看着俊生同志《清史拾零》这厚厚的书稿,着实让我心中一震:一个地级报社的“掌门人”,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居然能够在清史研究领域里“陷”得这么深,而且沉醉时间这么久,专著部头又这么大,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2.
孟静  童亮 《新闻天地》2010,(4):45-46
如果说赵本山团队在两年前还是一锅温水.现在已经达到了沸点。黑龙江电视台《本山快乐营》制片人高宏刚就见证了这个沸腾的过程:“1995~1997年.东三省办了3年联合春晚.我们开始打交道,后来辽宁台做了一个栏目剧《刘老根大舞台》,但没有持续。”《马大帅》拍摄中,他们就有和黑龙江台合作的意愿,但那时本山传媒演员阵容没这么强大,只能和一家卫视合作,辽宁省委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3.
阳光 《新闻天地》2007,(9):32-35
一个上至八十岁下至八岁孩子都知道的名字,一张并不漂亮的面孔,面对悲伤他会潸然泪下,幽默起来又让人开怀大乐,是什么原因让崔永元成为亿万观众心目中的“最佳”?出身军人家庭的崔永元198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5年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主持《实话实说》崭露头角,1998年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凭借《实话实说》开创中国式脱口秀传奇。  相似文献   

14.
得知“网络暴力”这个词,是在“虐猫事件”发生之后。作为一个对新闻和时尚不太敏感的人,这个词跳到我的眼睛里,并且不断地跳来跳去,我觉得它不那么简单。果然它威力非凡,在另一个“铜须事件”里,它声势浩大得把央视也裹挟了进去,不仅要“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在天涯网站贴出《江湖追杀令》,继而指责央视“支持骗奸人家老婆”,有悖八荣八耻教育,最终引发《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海外报纸的严重关切。事情发展到这里,不免让人疑一心这桩事件的始作俑者,难道仅仅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婚外情事?而这些正义凛然的卫道士们,隐身在虚拟的网络背后,莫非一个个都能保证自身清白无染?  相似文献   

15.
儿童化生活     
像我们20出头的年纪,很多人都喜欢看动画与漫画。原本以为这么大个人了还看些小孩子玩意很丢面子,可最近的遭遇,着实改变了我这种想法。那天遇到一个老伯伯,鹤发童颜,追着我猛问看过《哈利·波特》没有?我摇头。再问看过《蜘蛛侠》没有?我再摇头。老伯伯居然说句“蛮好看的,怎么能没看过呢?”然后作惋惜与落寞状地长叹一声走掉了。当时,我的感觉就像又听到了回答不出妹妹提问的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怪兽名字而被她怀疑我读大学的能力时的那一声轻蔑的“嘁!”曾几何时,流氓兔还是一个新鲜名词,可如今站在大街上随便看几眼,就能发现流氓兔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6.
柳萌 《传媒》2002,(3):21-23
你知道王朝柱吗? 在文学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5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在影视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70%以上的人会说:“当然知道”;那么在一般观众读者中,如果这样问,会是怎么说呢,我相信,也许有2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或“不知道”。倘若换一种方式,用王朝柱的作品问,你看过电视剧《长征》吗?我相信,起码会有80%~9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太知道了”。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苹苹。苹苹得到了一个小布娃娃,名字叫小布头。小布娃娃干吗要叫‘小布头’呢?这—…·你看了就知道啦!……小布头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回,他从酱油瓶上跳下来……干吗要从酱油瓶上跳下来呢?这……你看了也会知道的。……” 在50年代出生、60年代成长的那一代人中,不知道“小布头”的几乎很少。现在这一代人都已经进入中年了,当他们回忆起童年和少年时代值得记忆的读物时,也许会不约而同地说,还看过一本有趣的童话书,书名叫《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奇遇记》是童话家孙幼军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  相似文献   

18.
《马大帅2》在央视的推出曾被媒体渲染为今年春天电视剧领域的—件大事儿,荧屏长久的疲软需要拉动.赵本山无形中被置于一个救市平台之上。但与前一部相比,《马大帅2》的反响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平均收视率不到4%。对赵本山而言,如果没有形成压倒性的收视热潮也就意味着成绩—般。  相似文献   

19.
好的新闻标题应该言简意赅、鲜明显豁,切忌含混不清、语义两歧和题不对文。《北京晚报》1982年2月14日第四版有一个标题是“故善战人之势”,这就叫人有点莫明其用意。看过全文才知道,报道的是胡荣华和杨官璘两位象棋名家下的一局棋。标题引用了《孙子·势篇》结语中的半句话。全句是“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园  相似文献   

20.
《时尚》、《时尚·娱乐》、《时尚·休闲》……如今报刊上有关“时尚”的专版专栏和话题,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么,何为“时尚”?“时尚”什么?就我所读到的这类专版专栏,发现其中大多数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吃喝玩乐穿”来展开的。给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