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从通识课程改革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都是为了纠正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从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一方面是对通识教育的补充;另一方面,又促进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以"完整的人"为目标、以"生活世界"为本真之源,克服了现代大学教育专业化和片面化的弊端。然而,通识教育虽然在理念上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却仍然陷入了"专门化"误区,遮蔽了通识精神的本真意涵。走出误区的一个可能选择是进行"系统化"创新模式改革:进行回归生活世界、倡导知行合一的通识课程设计,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学科性",促进学生利用课外经验与校园生活场景进行"活动学习"。  相似文献   

3.
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在历史上经历了1945年与2007年最主要的两次改革。其通识教育体系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框架逐渐转向跨学科的八个核心板块。当中包含了从古典精英教育向多学科综合的现代通识教育演变的改革理念。它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与现代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将成为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都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借鉴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明晰通识教育的目标;改革现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体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焦炜 《当代教育科学》2012,(3):17-19,56
现代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推行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通识课程数量少、所占学分比例低、课程知识领域分布狭窄、通识选修课供需矛盾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要求,需要深入研究将基础课程建设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探讨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普通化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为例,在通识教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普通化学"公共基础课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框架结构,并论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经常被学界无差别地当作"素质教育"的代名词来使用,实际上二者并不能简单等同。通识教育在对古典自由教育进行改造之后,与现代自由教育之间形成了一种隐匿的思想对话关系:两者都致力于从政治哲学的视野反思现代社会的文教品质,并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改进。然而,由于在西方文化古今之争中思想立场各不相同,两者在教育反思的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方式等问题上大相径庭。质言之,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其实是现代社会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危机的互补性方案,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从两种思想对话中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育从产生到发展是一个功能扩展的过程,现代大学已兼备各层面的社会教育功能。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探索全面推进中国通识教育的可能。通识教育表现为人文与自然通识的教学教育,其产生渊源根植于对西方知识界的真理思考,与美国独特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相联系,同时受到大学发展学科分化的重要影响。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大学通识教育应当成为承担公民教育的核心,成为中国大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就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或结合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问题,有利于大力推进当前大学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必须以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突破,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沈文钦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3):92-104,125,126
通识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的古罗马的博雅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博雅教育概念转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教育概念和通识教育概念。在实现这一转型之后,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概念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美国重新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二战"后,通识教育被视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工具而得到重视,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向德国和日本扩散。20世纪80年代之后,为了回应知识社会对跨学科人才和通识性人才的需求,通识教育模式在中国和欧洲各国进行了第二次扩散。未来全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通识性将进一步凸显,但以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复制美国的模式,而应该是在有所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应自身国情和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解决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问题是高校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关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实践体系涵盖包容多元的培养理念与目标,松散联合型、渗透嵌入型、交叉整合型和跨学科整合型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中心扩散型组织、平台协调型组织和中心统筹型组织构成的组织模式体系;专职型创业师资、整合型创业师资和实践型创业师资构成的师资体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发展可从理念与目标、课程体系、组织模式与师资体系等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教育与政治文明建设者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确立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强化大学人文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语文教学日益被边缘化的窘境,应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整合;改革课程方法体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整合;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面对就业领域的压力,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机制必须进行改革,课程改革首当其冲。为此,大学可通过就业理念的课程融入建构多元化课程系统和提供高灵活性的课程服务,以实现学生就业和发展的个性化、最优化。就业导向的课程修正以当前就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为导引,以应对学生的差异性为目标,在保持现有大学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分析框架对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领域进行适应性修正,针对不同的课程导向来设计课程期望、内容、方法和结果,完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  相似文献   

15.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新课程具有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等特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现实的中小学新课程背景出发,我们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现行课程内容存在缺失,必须进行适应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论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自20世纪4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各高校的通识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零散,知识化倾向明显,课程管理不善,等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首先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哲学内涵,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制定全面的通识教育计划,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8.
以教育实践的视角审视香港高校通识课程进展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内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构建符合本校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新型通识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多角度实现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有着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不同特点,在实施案例式互动教学改革过程中与现有的课时安排、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面遭遇到了许多困难,根据地方性高校培育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案例库编写、课程改造、穿插的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保证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师资和师范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传统分段式师范教育的不足,提出了“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并在昆明学院10个师范类专业开展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经3年多实际运作,建立了完整的“整合连贯型”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教育教学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和新型实习实践制度,出版了系列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师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被省内外多所高校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