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中国革命博物馆副馆长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已有十年。年近古稀 ,身体还算硬朗。每天除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外 ,还能坚持毛笔书写、读书看报、观看电视和轻便的体育活动。回想起来 ,我今天的体质还得益于青少年时代开始的体育锻炼。前不久在整理存放多年的旧书堆中 ,见到我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两张体育锻炼合格证书 :《四川大学一九五三年冬季体育锻炼标准》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锻炼合格证书。两张小小的纸片把我带回了近半个世纪前的那段生活。1952年我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时 ,正值我国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城市中小学生每天参加的体育锻炼时间总体低于一小时标准,尤其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每天运动水平呈下降趋势。影响和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不但有外在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人为的因素,还存在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提高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及师资组织学生参加校内体育锻炼,让校外身体活动成为学生体力活动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金水区金沙小学的原一凡每天上下午都会参加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经过两年的坚持,原一凡长高了、长壮了,原本体质较差的他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每天活泼好动,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人变的阳光灿烂,学习成绩也齐头并进。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率先在河南省开展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有效地保证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阳光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几年来,通过校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在学生拥有强健体质的基础上开展。笔者是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一员"老兵",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深知体育锻炼对德、智的重要作用。为了贯彻国家阳光体育政策,我校全面启动了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借着这一东风,班级积极推行了每天坚持田径锻炼,并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锻炼效果进行考核评定,作为体育锻炼之"星"和学校优秀运动员向学校上报表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习与锻练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是各界讨论的热点,厘清课外体育锻炼与学业表现的量效关系对于促进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开展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对初中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其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行了相关与差异分析。初中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与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语数英平均成绩之间均存在“倒U曲线”关系,平均每天参加课外体育锻炼21-60分钟是提高初中生学业表现的最佳区间,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和过度都会降低初中生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6.
成年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开展,获得金华市成年居民的相关数据。对影响金华市成年居民惠慢性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包括与体力活动相关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日常活动两部分。发现体育锻炼情况中的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性别、职业、年龄、城乡、BMI值对慢性病发生的概率有显著的影响;日常活动中的是否做家务、每天步行时间、每天自驾车时间、日常工作方式对慢性病发生的概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田径运动员、奥运冠军刘翔:建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每天最好能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据我了解,现在能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中小学生确实不太多。一些城市的学校是因为课业负担比较重,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基层的乡镇中小学则存在体育老师比较匮乏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的形成既与先天遗传有关,更与后天学习锻炼有关。影响个性的因素虽说是复杂的,但教育与环境在个性“日生日成”、“习与性成”中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例如一个人经常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其孤僻沉闷的个性可变得热忱开朗,胆小脆弱的可变得勇敢刚强。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不仅仅活动关节肌肉,增强机体机能素质,更要紧的是提高思想道德,磨励意志,发展个性。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呢?我的体会是: 一、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我了解到学生在上一节英语考核课考得  相似文献   

9.
<正> 长期以米,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都习惯于用“两课、两操、两活动”来概括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并且把“两活动”解释(或理解)为“每周两次课外体育活动”。我觉得,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1979年5月,在扬州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提出了“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并指出“每周最少安排两节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而后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又重申学生“每周参加两课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列入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断断续续参加体育锻炼三组男生的体质和文化学习调查测试和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文化学习的好坏与否和参加体育锻炼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l 调查对象与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208名男生,按他们平均参加锻炼的情况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长期坚持自我锻炼,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72名男生;第二组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极少进行锻炼的56名男生;第三组为断断续续参加体育锻炼组,时练时歇的80名的男生。 测试指标: ①形态:身高、体…  相似文献   

11.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每天能够坚持锻炼,在此前提要求下,对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正是从初期培养其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并养成自我锻炼的内部约束机制的最佳时机,为其顺利完成大学体育教育,终身受益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0名大学一年级男生与女生体育锻炼价值认识、坚持性意志品质的自我认识、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培养大学一年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需从终身体育锻炼思想培养、课内体育锻炼技能培养、课外体育活动兴趣激发、加强女生锻炼的组织引导几个主要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1 当前高校体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 1 体育呈多元化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 ,学生在体育上呈现出明显的多元轨迹 ,这种现象在学生体育锻炼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普遍存在。体育分化的趋势在加剧 ,这是一个历史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 ,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我们认为 ,这种情况是考虑和设计学生体育工作的目标、过程、内容、方式、途径及效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有关体育锻炼观的问题调查结果来看 ,6 0 5 %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38 5 %的学生认为不管参加体育锻炼与否 ,只要身体好就行。在对体育锻炼理解上 ,绝大多数学生把它看作是一种学业需要 ,少部分的学生认为它是一种负担。这种多元并存分化、相互竞争转化的现象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状况 ,也反映了学生体育观上的开放、灵活、易于接受新事物影响的特点。这种多元并存的格局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1 2 观念逐渐分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近年来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不断增加。体育锻炼气氛明显浓厚 ,但在体育锻炼的动机上 ,4 9 7%的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 ,他们认为强化身体对今后事业上有保证 ...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好手段。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对于希望通过康复训练来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目的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集体有组织地举办登山、拔河或者长跑等活动,是鼓励人们积极参加健身运动的一种形式,仅仅参加几次活动就认为自己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者”,那就陷入了一个误区。竞技运动员要想出好成绩,除了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以外,每天坚持进行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同样,健身运动要想达到健身的目的,除了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证分析老年人生命质量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对男女配对抽取的2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体育锻炼项目数、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行为阶段的生命质量8个子维度得分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与参加锻炼项目数、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均有显著相关,总体来讲老年人参加的锻炼项目数量越多、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越多、在90 min内老年人单次体育锻炼时间越长、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越长,生命质量得分越高。老年人在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方面比较好,但参与体育锻炼项目数较少,在锻炼内容的丰富性上有较大欠缺;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生命质量,重点在于增加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促进锻炼坚持性,适当增加锻炼频率、时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企业职工锻炼动机对职工体育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和激发企业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当前职工体育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激发企业职工的体育锻炼动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营造各种体育氛围;加强对体育锻炼价值和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加和改善体育锻炼设施与场所,开发趣味性和启发性强的体育项目激发企业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动机,使其能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达到增强职工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抓体育应当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目的,拟定计划,指导活动,配合体育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具体工作我是这样做的:一、组织指导“三操”活动“三操”是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体育活动内容,作为班主任要学会领操,掌握正确的动作,能够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班主任不能把“三操”只看成是体育教师的工作。“三操”活动,既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情绪,得到积极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节文化课的学习。二、抓好体育参赛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些生动活…  相似文献   

17.
关心学生的体育是班主任工作职责之一。我认为班主任关心学生的体育,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 首先要懂得关心学生体育的意义。合格的接班人一定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要全面发展,一定要有“本钱”,“本钱”就是身体,身体不好,学了也无用。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密切结合班级实际,教育学生必须从小明确身体好与学习好、工作好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88 625人.结果表明,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多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两倍.改变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现状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重要工作.通过对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两美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特征是:乡村人数比例大;性别差异较小;40岁及以上的人数较多;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等职业的人数比例大;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数比例大;以走为工作主要方式;闲暇时间里更多选择静态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水平较低.对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体力活动过多的劳作方式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19.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由我国政府强力推进,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的政府措施。活动开展几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及体育锻炼的意识普遍得到提高,每天锻炼一小时蔚然成风。本文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深入持久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戴贤宾 《精武》2012,(8):61-62
为了全面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文件精神,我市城区南片大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本文就对本片的大课间活动从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活动内容、参加活动的态度和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以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意在提高学校大课间的活动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