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通过劳卫制标准,是苏联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为此,要求将劳卫制与体育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苏联教育部和苏联国家体委决定:学校单数年级的学生(三、五、七、九)主要学习与劳卫制相适应的实践和理论教材;而双数年级(四、六、八、十)继续学习这些教材,并通过劳卫制标准。这种规定与大纲的要求相一致。大纲要求双数年级达到劳卫制数量指标的水平,单数年级要求达到过渡性的指标。这样,学校体育教学与劳卫制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普通教育学校也能完成国家提出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劳卫制"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卫制"是"准备劳动与卫国的体育制度"的简称,是我国50年代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经验,在学校、部队和机关等推广的一套体育锻炼制度.1951年在北京、上海试行.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6月发文要求逐步推行"劳卫制".1954年5月4日国家体委正式公布<中国劳卫制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在其后6年里的全国范围内掀起"劳卫制"锻炼热潮.1960年严重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破裂."劳卫制"活动也随之停止了,1964年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 一、苏联劳卫制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一)少年劳卫制一级——对象是小学1—3(4)年级的学生; 少年劳卫制二级——对象是中小学4(5)——8(9)年级的学生; 劳卫制一级——对象是中学9—10(11)年级的学生,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小于18岁的劳动青年; 劳卫制二级——对象是大学生和18—27岁的劳动青年; (二)全能劳卫制(分冬季和夏季两种)——对  相似文献   

4.
<正> 施行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五十年代的《劳卫制》到现在施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现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自1982年公布施行以来,经过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天,我们召开这样的会议,总结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七年来的经验,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这一基本体育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十分重要。在此,我谈几点看法。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七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标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广泛开展“达标”活动,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了  相似文献   

5.
径赛——中国男子全能的“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十项全能运动的内在联系 十项全能运动的成绩是由各单项运动成绩得分的总和决定的。因此,各单项成绩是决定全能运动水平的根本因素。 (一)全能比赛从1985年4月1日开始使用新的全能评分表。从新、旧全能评分表对比看,我国十项全能平均成绩为新表负于旧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全能运动员的总分是由各单项成绩的得分总和决定的。第一个供女子全能比赛用的评分表是1954年确定的,1971年作过修改,1984年国际田联又通过了新的评分表并决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为什么要修改?新评分表有哪些特点?有关资料已有论述。本文拟通过对不同级别(国外优秀、国内优秀、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别用新、旧评分表进行换算和比较,探讨采用新评分表后有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7.
1984年在洛衫矶举行的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田径全能项目新的评分表。这一新的评分表将于1985年4月1日起在国际比赛上采用。这也是男子十项全能的第六个评分表,女子全能项目的第四个评分表。第一个男子全能项目的评分表是在1912年第5届奥运会之前制定的。后来在1920年、1934年、1950年和1962年分别制定了男子全能项目的新的评分表。而在1934年、1954年和1971年分别制定了女子全能项目的评分表。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1962年在贝尔格莱德制定的男子十项全能评分表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必须制定新的评分表用以适应优秀全能运动员迅速而又不均衡的成绩增长状况。对未来10—15年内全能纪录变化的预测结果,现在还不可能被证实。现在还没有制定出严格遵循评分理论基本原理的评分表。那么制定理想的评分表的要求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规定体育课是苏联各类学校的必修课,这给苏联青少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在全国,热爱体育活动的百分之三十的中小学生都参加了学校体育俱乐部“劳卫制”小组和旅行小组等。在城市和乡村共有二百五十万中小学生上各种少年儿童体校(苏联全国共有六千多种少年体校)。在少年儿童体校里训练和参加比赛的负荷量是很大的。每年全苏有两千二百多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希望杯”、“小足球杯”、“金冰球杯”和  相似文献   

9.
读《劳卫制与体育求实精神》(见《体育文史)1989年第二期)一文,受到启发和教益。但是,其中谈到两个问题,觉得与事实有出入,提出来聊以补正,以正视听。一是劳卫制在我国的起始问题;一是劳卫制是否照搬苏联的问题。1950年12月下旬,苏联体育代表团  相似文献   

10.
<正> 由苏联教科院儿少生理科研所制订,经苏联体育教育教学法委员会和苏联教育部体育司批准的《苏联中小学生运动竞赛的内容和组织》,对中小学生运动竞赛制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中小学生运动竞赛项目首先应包括劳卫制和1—10年级普通教育学校学生的综合体育教育大纲中的项目,这些是最普及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俄罗斯恢复“劳卫制”为研究视角,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学校体育课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改变现状唯有“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提出恢复我国学校体育《劳卫制》的设想,通过对项目设置的调整,等级的划分等方面实施新版“劳卫制”。  相似文献   

12.
一、扬州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俱兴,学校体育随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长足进展。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积极尝试和探索。1950年通过学习苏联《劳卫制》,结合我国实际,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颁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该制度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健康,促进学习的热情,推动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方案的设置也十分重视,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计划,把体育课列…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苏联教育副教授 A·札巴夫尼科夫等研究了17——19岁女大学生达到苏联劳卫制标准和运动成绩评定中力量训练的意义,并作出了如下试验。他们总共分析了十二组肌肉群,即前臂、上臂、上体、大腿、小腿的屈肌和仲肌以及脚掌的屈肌等来确定绝对力量和耐久性力量。除此之外还记录了十二道测验题,并采取蹲跳、  相似文献   

14.
籍助比赛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促进发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意志品质,加强纪律胜和组织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总结教学训练工作,达到劳卫制和运动等级制标准;激发儿童对各项运动的兴趣;宣传和普及运动,吸引学生参加身体练习。  相似文献   

15.
<正> 组织小型单项比赛,是推动学校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年级、性别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分期举行单项比赛,采取单项比赛的累积计分制,年终进行评比活动,以推动群体活动的开展。“累积计分制”即是一个年级每月举行的单项比赛,把各班参赛学生的成绩相加计入记分表;再加上春季运动会的各班总成绩(男女生总分),便是各班一年来的总成绩。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五届欧洲男子体操锦标赛于1983年5月28日至29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那举行。参加本届欧洲赛的有苏联、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25个国家68名运动员。分全能和单项二种比赛,只比自选动作。按比赛规程,每个国家可派三名运动员参加全能比赛。然后按照全能赛中各单项最好成绩,每个队出二名运动员参加单项决赛(每个单项共八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在全能比赛中,除希腊、卢森堡、圣马力诺只派一名及南斯拉夫只派二名运动员参加外,其它21个国家均派三名运动员参加了全能赛。通过二天比赛,苏联的后起之秀(1982年欧洲少年冠军)17岁的比洛谢尔采夫  相似文献   

17.
苏联的劳卫制全面训练包括多年和常年的训练计划。举重运动员往往在少体校中即开始这种训练。训练的第一阶级,劳卫制占全部训练时间的70—80%。每升高一个训练级别,劳卫制  相似文献   

18.
(编注:五十年代中期,苏联“准备劳动与卫国”的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曾在我国,尤其在学校中广泛推行。三十年来这项制度在苏联执行的情况如何?本文对此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实施的劳卫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卫制是指《体育锻炼标准》、《准备劳动与卫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的先后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全民健身的发展以及"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传播为劳卫制的积极开展营造社会氛围;劳卫制测试项目军事化特征明显,将体育锻炼与保家卫国融合,同时项目设置繁多兼顾地方特色,测试选择性大;在激励措施上强调精神激励,赋予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建议:理念先行,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体育思想;丰富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健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激励体系,营造积极体测氛围。  相似文献   

20.
最近,苏联颁布了1985——1988年实施的新的等级制。新的等级制力求反映苏联和世界田径运动的新发展,进一步强调加强田径运动的群众性,促进女子田径运动的发展。为了制定科学的等级标准,运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广泛收集和分析了本届奥运会周期中各种大型国际比赛的成绩,分析了国际和欧洲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在国内,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