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关于世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成为21世纪世界诸国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随着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纳米材料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问题引起了担忧。本研究在阐述21世纪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现状及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纳米安全性研究的动态以及当前世界科学界在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方面所面临的5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中国在适逢纳米安全性研究机遇时所应采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夏涛 《科协论坛》2008,(6):47-47
本文使用了紧致密度矩阵的方法,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对CdSe/ZnS核-壳结构的球型量子点中的光学克尔效应进行了研究.我们得到了不同核层半径R1和壳层厚度R2与量子点光学克尔效应三阶极化率x3ate谈施工的函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3nm-10nm的范围内,量子点的光学克尔效应强度和该量子点的尺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由于其组成单元的尺度小,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催化、发光特性等,使其在陶瓷领域、微电子学、生物工程、光电领域、化工领域、医药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针对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为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的生物医学应用,是相关科研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难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刘晶正是这项前沿科技的探索者。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在动物、细胞和分子水平,多维度解析重要医用纳米材料在复杂生物体系中的作用过程和规律,为纳米医学这艘军舰的远行保驾护航。纳米科学打开梦想之窗当物质达到纳米尺度时,就会出现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政府、学界等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平行耦合四量子点体系的自旋相关的Fano效应。量子点1、3和量子点2、4之间的耦合强度取定值,当量子点1、2之间的耦合强度很小时,对其输运性质基本不产生影响。量子点1、2间的耦合强度增大时,多通道间的量子相干会导致电导谱中出现Fano峰。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5-586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韩敬东研究组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发现组蛋白H3H27me2/3去甲基酶UTX-1/UTX对衰老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秀丽线虫中,该基因的杂合突变体及野生型的RNAi敲降后都能极大地延长线虫寿命,使其抗逆性也大大加强。遗传学分析发现,其功能依赖于胰岛素样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新一代从事碳纳米材料在环境复杂生物体系中的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常雪灵,自200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以来,就开始涉足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从源头合成稳定同位素骨架标记碳纳米材料开始,到建立高碳背景下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定量研究方法,再到搭建环境水生生态体系和环境重要农作物的碳纳米材料的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纳米材料,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很"遥远",但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尹文艳看来,纳米材料不但很接地气,更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多年来,她在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设计制备及表面修饰、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以及生物纳米荧光探针、肿瘤的诊疗一体化等研究的推进上,脚踏实地地努力着。  相似文献   

9.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2)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量子效应的单光子在信息处理、信息探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衰减,基于原子、量子点等的按需单光子制备是最常见几种获取单光子源的方法。目前,针对单光子源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多个研究组成功实现了常温下工作、高效率、高不可分辨率的单光子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21-221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杨崇林研究组以秀丽线虫为模式,揭示了凋亡细胞清除过程中吞噬受体的调控机制。他们发现吞噬受体从吞噬小体上的释放需要一个在细胞内部负责蛋白质逆向运输的复合体——retromer的参与。当retromer复合体的各个亚基发生突变后,线虫体内凋亡细胞存在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4):357-357
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马旭村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贾金锋和陈曦合作,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磁性有机分子CoPc的吸附行为研究,观察到吸附过程对Pb薄膜的厚度存在着强烈的选择性。据此现象,他们完全排除了扩散等动力学过程对吸附行为的影响,证明这完全是量子尺寸效应的结果。该研究对于设计磁性分子的表面吸附结构、理解磁性分子与衬底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教授研究组发现一种短肽,能够调控稀土纳米材料所导致的细胞自噬行为,从而大大降低纳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4-318
表面化学反应活性量子效应的实验证明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领导的研究组,与大连化物所包信和、李微雪,清华大学物理系段文晖以及美国再生能源实验室张绳百的研究组合作,对Si衬底上生长的平顶  相似文献   

15.
正石墨烯量子点作为零维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等特性备受关注。从中国专利角度出发,研究石墨烯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方法、制备技术以及其创新资源等情况,以期为石墨烯量子点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石墨烯量子点缩小法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水热法、剥离法、强酸氧化法等,石墨烯量子点扩大法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富勒烯法、共燃法、热解碳化法、溶液化学法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5-645
<正>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土壤生态研究组肖海峰等人利用土壤线虫作为指示生物,通过对其群落的鉴定和一系列的生态指数的计算,比较和评估了纳板河流域、勐仑植物园等几个位点的不同橡胶种植模式下长期种植(15—20年)后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线虫成熟度指数表征了橡胶种植导致土壤质量不同程度的退化,一些高c-p值的稀有线虫在单一橡胶种植模式中的丧失为保护地下生物多样性敲响了警钟。鉴于土壤线虫在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系尺寸减小到纳米级以及维度的降低,表面效应、量子限域效应、尺寸效应以及量子隧穿效应越来越显著,因而低维纳米材料通常表现出不同于普通块体材料的理化性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具有准确、高效、便捷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可以在原子与分子层面上设计、计算和分析新材料,在材料结构与性能计算相关领域,则可以准确预估各类材料的基本物性.因此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成为了除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外可以独立开展材料物性研究的第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9-649
<正>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蔡林涛研究组借鉴带隙工程(Band Gap Engineering)的理论,通过同时调节量子点组分与结构,首先合成小粒径的CdTe内核材料,然后在其表面原位生长一层CdS,并在包壳的过程中引入Cu2+离子,同时利用晶格应变及掺杂实现量子点波长和寿命的调节,发展了一种具有长寿命的近红外CdTe/CdS:Cu量子点。研究人员将这种量子点包裹在微珠  相似文献   

19.
量子效应     
量子效应以其鬼魅的速度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而我认为量子纠缠是建立在更高维度上的一种关联。比如,一张二维的纸上有A、B两点。某个场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在二维中它从A点传播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沿纸面的,而将纸张弯曲之后,从三维进行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量子点在生命科学的应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量子点荧光探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该文主要就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基于量子点标记的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