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随机网络模型(GERT模型)的相关内容,构建博士后人才成长的基准模型,并以南京地区各高校博士后人才成长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求解,得出现行博士后制度影响下博士后人才成长的概率为1.968 4﹪。进一步的,构建博士后人才成长对比模型,经计算发现,在更为完善的博士后制度影响下博士后人才成长的概率提升至2.780 8%。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博士后制度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创立,其中研发实力的提升、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人力成本的增加和人才争夺的日益激烈,是推动企业借鉴高校博士后制度的主因。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快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阶段发展,美国企业博士后制度形成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国际化与本土化、学术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等特点,并面临职业动机不足、博士后属性缺乏和博士后与企业关系不对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燕山大学为例,介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博士后工作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发展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原因,研究了高校实行师资博士后制度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并探讨了未来高校师资博士后人员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中国博士后制度模式取向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博士后制度转型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士后在欧美等国都是科研的主力队员。在整个科研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应当改革博士后制度,壮大博士后队伍.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在科研中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和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博士后评估是博士后管理的重要评测手段和博士后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回顾博士后评估制度的发展,分析2015年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的特点,以辽宁大学筹备博士后评估工作为例探讨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36-138
自国务院批准在我国试行博士后制度,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来,我院的博士后工作发展颇快,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七年的发展历程中,日益显示出这项制度对于选拔和加速造就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推动科研工作、加强学术交流和促进人才流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描述了自1987年我国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来,在吸引留学博士回国工作方面的情况,归纳和分析了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博士后制度在国际人才交流中的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全球博士后规模持续增长 ,对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博士后已成为全球争夺激烈的科技人力资源。各国政府从科学事业健康发展和国家人才竞争力出发 ,着手调解雇主 -博士后冲突 ,改善博士后不断恶化的工作环境。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 ,本文提出中国政府应建立保障博士后权益的制度体系、在体现国家利益的博士后领域投资、优化博士后区域配置和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  相似文献   

10.
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自实行博士后制度8年来,已建立299个博士后流动站,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2711名,其中留学博士生501名,分别占同期毕业博士人数的15%和公派留学回国博士的40%。实践证明:博士后制度已成为选拔、造就高层次优秀人才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新近拟就的《1994年~2000年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预计在2000年,我国博士后年招收规模要达到1500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3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博士后群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亦面临着生存境遇、学术发展与自主独立等现实挑战,但学界缺乏从内部与系统角度研究其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推动相关制度改革、提升博士后群体工作满意度,基于2020年《自然》的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在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全球样本博士后工作满意度指数得分为63.16分,处于基本满意阶段。其中,组织保障、合作导师支持和工作期望能显著正向预测博士后工作满意度,且合作导师支持的总体效应较高;工作期望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博士后工作满意度,还通过组织保障与合作导师支持两个中介变量对博士后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而组织保障通过影响合作导师支持发挥链式中介效应;不同性别、流动方式与工作年限的博士后具有差异化的工作满意感知。由此,中国相关博士后政策制度应明确其职业地位,提升组织保障水平,加大合作导师支持力度并关注不同博士后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85年开始试行 博士后研究制度、试办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以来,至今已 有15个年头了。随着我国人 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博士后的招收数量不断扩大,申请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研究工作的博士越来越多。经过实践证明,博士后制度对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人才流动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工作业绩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如何从众多的申请者之中选拔出最优秀的博士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对招收博主后研究人员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林 《未来与发展》2010,31(1):78-80,77
中国博士后事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博士后激励机制涉及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社会待遇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博士后人才自由流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住房条件,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博士后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博士后激励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博士后社会待遇。只有对博士后进行必要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社会待遇激励,才能构建起促进中国博士后健康、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创建一流的医科大学不但要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还必须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带头人.我国的博士后制度不仅是培养选择学科带头人的一条最佳途径,也是引进人才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手段.几年来,为培养优秀的高层次人才,第四军医大学在建立和完善博士后制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领导重视,增加投入是做好博士后工作的前提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把它看作是搞好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苏博校长多次在全校大会上强调博士后工作的重要性,责成  相似文献   

15.
刘云  杨芳娟  陈颖  刘文澜 《科研管理》2017,38(10):138-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中央财政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主渠道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绩效评估需求和绩效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研究构建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整体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框架以及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开展了针对近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资助体系、促进了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最后从改进基金资助模式和资助类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湖北省7所部属高校博士后的调查数据,探讨博士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由于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存在学术动机弱化、"轻培养"现象突出、科研经费短缺、团队协作不够、发展机会欠缺、考核任务过重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博士后制度的培养性目标,提高合作导师的培养意识和责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环境建设,完善博士后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博士后制度要宣传 198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博士后制度。 我国与国外不同,其宗旨就是为了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年轻科技人才和新的学术带头人。国家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里设置一些特殊的职位,挑选在国内或国外新近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博士生,在规定的两年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通过特殊的管理方式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制度。其特点是:1)政府组织实施并拔付经费。由政府的科研、教育、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科学家组成全国博士后科研  相似文献   

18.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国家层面、中科院层面和研究所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85 年中国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 目的是造就一批高层次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人才。博士后工作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力争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以重点领域的局部跃升带动国家科技水平的整体跨越, 并且推动产学研结合, 以此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制度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被认为是提高科研人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对这一命题,缺乏实证的分析支持。为此,以博士后作为分析对象,从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细胞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五个一级学科中选取2001-2004年这四年间在全国所有流动站进站博士后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从两个方面比较了"跨学科"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学科的制度,有助于我国科研人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