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听界》2004,(2):68-68
2003年6期《现代传播》陈芳的《论电视引进节目的“本土化”》,对外来节目的形式、内容的加工和对外来节目样式的消化吸收作了阐述。对引进节目中原片主题准确的阐释、立意精确的表达、形式风格的理解把握等都是要通过进行“中国化”式的语言转换和拆解来完成。这个语言转换与拆解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引进节目的接受、理解和喜爱程度。“本土化”绝不仅仅是局限在节目外在样式的加工上,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对外来节目的思想内容进行“本土化”加工。东西方民族在政治观念、历史观念、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在电视节目中也得到了表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引进的大型专题片《千年沧桑》了。这是一部完全由美国人拍摄的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多样性的要求以及电视台本身节约成本的需要,我国电视界除了自行制作、播出电视节目外,还大量引进国外的电视节目。随着引进节目热一波波袭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引进节目本土化的问题。在引进节目本土化的过程中,怎样克服节目原产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引进节目本土化的成功与不足,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节目引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电视创新发展已经由自身不断地改版走向节目模式引进,但引进不是照搬,需要结合本地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程度以及接受者的心理和习惯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也就是本土化的过程。在本土化过程中是否能够因地制宜地调整和融入本地电视生态环境,这是电视节目模式引进是否能够顺利移植以及可持续传播的关键,而电视节目本土化过程涉及众多融合的复杂因素,如节目模式的传媒环境变化,以及接受者心理特点和习惯差异等。本文基于当前节目引进现状,以英国BBC王牌综艺《Top Gear》的两次引进为例,运用SWOT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引进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文化和原生节目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异质性,发展程度不同对节目模式引进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重视本地文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引进和二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孟阳 《视听》2016,(7):48-49
在电视节目模式引进大潮和中国汽车文化逐渐形成的双重背景下,版权引进类汽车节目《巅峰拍档》在节目理念、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做出了本土化适应与改变。本文以文化适应理论为依据,从文化适应策略的角度,研究汽车节目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服饰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是主持人对节目类型、节目风格及节目内容的一种昭示,如何在掌握有声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服饰语言,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杨田子 《新闻窗》2014,(6):34-34
目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个主流形态,其为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就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来看,除了选秀类、生存挑战类之外,还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婚恋类和职场应试类。这些节目的创作灵感虽然大多来自国外,但是经过了本土化改造之后,便具有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文婷 《新闻窗》2011,(6):60-61
方言电视节目的崛起、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方言节目较好地满足了受众"贴近性"的心理需求,所传递出的本土化、亲近性等特点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另外,方言类节目往往轻松活泼,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更为灵活多样,在嬉笑怒骂中展现不同地域的风土民情,在满足了观众好奇心的同时,让广大观众能够从人物形象和节目主持人的调侃中,细细品味出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通常而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时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衍生物。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其表达方式的亲民化、表达语言的本土化,已经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主要话语选择。因而,对于方言节目主持人来说,其语言本土化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方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潘维 《新闻窗》2007,(4):99-99
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联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气质风度、举止神态和服饰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电视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京 《视听纵横》2001,(4):89-90
主持人节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颇受欢迎的节目形式。目前,主持人越来越成为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主持人如何更好地融入节目,使节目日臻完善,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而使这类节目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主持人语言应规范、亲切和有色彩。  相似文献   

11.
【摘要】《我是歌手》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的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它将国外成熟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中国本土化,成为了今年春天最火爆的电视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对电视节目需求的不断提高,电视节目除了从节目内容、形式包装上要加以改进外,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的"门面",其表现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制作水准。因此,打造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显得尤为重要。主持人语言的特点语言作为主持人的重要工具,要具有特定的艺术效果,其艺术性体现在主持人必须正确把握节目的样式及需求,熟练掌握语言技巧,通过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对语言进行二度创作,使语言形式适合节目需求,达到节目效果,与观众产生共鸣。主持人所承担的工作大都由有声语言向受众进行传情达意,所以,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主持人传情达意的表现力、感染力,这就需要主持  相似文献   

13.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当今电视节目声像结合的特质,使之成为最具媒体艺术的传播亮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其语言艺术是节目最大的关注点。本文以柴静在节目中的采访语言和主持语言为例,分析电视新闻采访中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互动的语言艺术,寻求最佳的新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将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沈阳举办“世界最新电视节目研发论坛”。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是:1、观摩世界最新电视节目形态;2、邀请电视品牌专家介绍海外电视品牌栏目创新趋势;3、研讨中国电视本土化策略。论坛的宗旨是:通过对世界先进节目形态大密度的观摩、分析和研讨,加上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现场点评,让与会者对全球视野下的节目制作理念、节目表现方式有深层次的认识,对节目的操作细节有深刻理解,从而提高节目创新的目的性。论坛将邀请传媒界知名专家和学者到场演讲,他们是:1、范蕾:欧洲电视节目研究专家;2、徐静:亚洲电…  相似文献   

16.
姚休 《视听纵横》2008,(4):35-36
电视节目研发对于当今电视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越来越多的媒体重视并加强节目研发力量,设立节目研发机构,引进研发人才,开发市场对路的节目产品。特别是在全球化下,学会用世界的眼光去鉴赏、研究和追踪当今电视流行潮流及其趋向,借鉴、模拟和引进一些最新的节目形态和样式,并结合国情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开发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很显然,节目研发给电视媒体带来的效益是巨大而显著的,不仅拉动了收视率,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生惊人的品牌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电视媒介发展的大环境下,不同的节目类型需要不同风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从而促进节目主持人传播的发展。一个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艺术核心,如果一个节目想要长久屹立在电视媒体市场之林,就必须有一个自身素质过硬、有独到主持特点、思想与时俱进的主持人。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固定的,但因为不同的节目内容和环境需要,主持人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身为一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节目定位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才可以建立一个有自己风格的节目品牌,才可以使节目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8.
地方台办谈话类节目,除了要做到选题精、画面精、语言精、形象精以外,强化策划意识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强化策划意识提高节目质量 策划是根据相关信息,设计、选择可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资源配置与行动方式,进而实现正确决策和实施方案,并努力保障目标实现的过程。对传媒业来说,引入策划理论在近年来成为一种趋势。具体到电视节目来说,这一  相似文献   

19.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20.
高欢欢 《今传媒》2011,(12):42-43
电视作为当代几乎家家必备的媒体,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电视节目形态也愈加多样化。故事类节目逐渐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要选材和构成部分。近年来,电视节目低俗化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反复的讨论和关注,这也再次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对电视节目可看性和思想性进行反思。《传奇故事》以真善美的舆论导向和予哲理于诙谐的故事化语言叙述方法吸引观众,是一档名副其实的大众性新闻节目。结合其节目特色,本文重在浅析故事类节目的优势并对其进路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