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李炜 《科教文汇》2008,(33):170-170
形象思维是用感官直接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的思维加工过程。形象思维对理科教学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本文主要从形象思维与化学学科的提点出发,论述形象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富强 《科教文汇》2009,(20):178-178
英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中学外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21世纪的英语教学必须是科学的、现代化的英语素质教育。英语的素质教育注重知识和识记,更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应着重于言语心智能力和言语应用能力两个方面,言语心智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有表象的储备和识别、记忆和联想,逻辑思维有表象运动的过程,形成一种网络,在大脑中进行鉴别,集中和概括发现语言规律,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而言语应用能力则集中表现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紧密结合,表达出意念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梁昊欣 《科教文汇》2007,(8Z):86-86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能使学生更加顺利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本文就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珅  曹锦丹  冯佳 《情报科学》2020,38(6):96-102
【目的/意义】系统分析了2009-2018 年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 类以及突发词,全面呈现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检索出的2137 篇信息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学科分布 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学科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搜寻 行为在整个信息的生命周期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健康信息行为目前是信息行为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话 题,“微博”“社会化媒体”“互联网使用”等研究主题则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话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经济学在国外的发展历史较长.而在中国则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本文对信息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成果做了分析,并就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大家当前所关注的问题做了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信息社会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江  吴正荆  黄微 《情报科学》2003,21(7):691-694
信息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它拥有多种创新:教育体制创新、交流模式创新和理论模式刨新.终身教育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学历教育、在岗培训和终身学习成为应对社会变化的法宝.网络信息交流是信息社会的标志和特色,包括广泛的人际交流、网络交叉的组织交流和注重文化特色的社会交流.信息社会的思维模式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向系统思维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跨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重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其中包含着大量可供形象思维训练的素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楠  吴新年  祝忠明 《情报杂志》2004,23(12):36-37,40
学科信息门户是当前网络学术信息组织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学科信息门户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从内容、系统功能、维护与更新、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学科信息门户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JCR自然科学版期刊半衰期指标的区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亚茹  王莉亚 《情报科学》2007,25(6):804-810
根据美国《期刊引证报告》(JCR)1997—2005年数据,从不同区间分析了各学科半衰期的变化,比较了不同区间半衰期分布的学科差异。可以认为,被引半衰期与学科特点密切相关,传统的、有深厚底蕴学科的期刊被引半衰期普遍比较长,而新兴、交叉、应用型学科的则比较短;由于半衰期显示出向5~10年发展的趋势,印证了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命周期延长,说明科学研究的替代程度减弱,沿袭性、连续性增强,反映出当今科学研究难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中,有极强的算术和逻辑运算能力,有极高的运算速度、精确度和可靠度。但是,它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人相距甚远。如果计算机具备了模式识别能力,人们就可以使用机器来执行感知任务。文章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方法及原理,以Matlab软件作为平台来探讨应用神经网络对汉字进行识别。并通过对汉字样本图象采集输入,汉字图象二值化,行字切分,十进制存储等预处理,分别在有、无干扰的情况下对汉字进行识别,从而评价其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发现,每五个男性中就有一个拥有“女性头脑”。一般说来,男性大脑一般表现出在精确、严谨的自然科学和抽象思维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女性大脑一般更擅长浪漫、活泼的社会科学和形象思维方面的学科,比如语言学、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学科。而在被发现的拥有“女性头脑”的男性中,他们在语言和艺术方面所表现出的天赋恰恰都远远超出了他们其它方面的才能。拥有这样头脑的男人对一些传统上由妇女从事的职业充满兴趣和热情。但是,虽然这些男性拥有着“女性头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单从外表上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同性恋者,而恰恰相反,还相当具有男子…  相似文献   

12.
面向用户的学科信息门户构建模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向菲 《情报科学》2005,23(10):1568-1572
随着国内外学科信息门户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从用户和需求出发对SIG这种服务平台进行相关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用户需求的角度,通过对学科信息门户开发的相关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了面向用户的学科信息门户功能模块;并同学科信息门户管理系统一起,形成了面向用户的学科信息门户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3.
徐学锋 《现代情报》2006,26(8):84-85
目前,互联网上的安全科技信息已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和信息量无限骤增的特点,读者要想全面准确快捷检索到所需资料信息,就必须借助于安全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本文分析了学科导航系统的内涵、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安全工程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于习惯说汉语的我们来说,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学更是一门对于外国文化理解的学科,中国人喜好形象思维,而英美国家对于分析性思维能力情有独钟。面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要学会、学好英语就得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原有思维进行挑战和弥补。  相似文献   

15.
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学科信息门户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分析构建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基本原则,从门户建设、外观设计、收录资源、资源组织、互操作、更新与维护、技术方案、用户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机械革命、信息革命到生命科学革命,其初期每一个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是出自由好奇心驱动的、从事自由探索的科学研究;而不是由任务带学科——就像1958年"大跃进"那样。当今世界上的科学技术强国都是逐渐积累,特别是17—18世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象,进而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人脸检测、特征提取和人睑识别。然后分别对三个阶段所采用的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息科学     
《西藏科技》2005,(7):64-64
目前对信息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即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以数学家申农创立的信息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机器、生物和人类如何获取、存贮、变换、处理、传递和控制各种信息;设计、制造出各种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机器和设备,从而把人类从繁琐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简言之,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即:学科信息门户内容本质的要求,计算机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条件的变化,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过程中设计规划和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图书情报专家各自所具备的业务专长特点。  相似文献   

20.
数学形象思维是指在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中,通过典型化概括的方式,获得对象固有的或可能的形象,并对其进行反复思维加工,以揭示对象的形象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形象思维的思维过程可概括为:主体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表象信息,结合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以联想、想象等方式,洞察数学结果和关系,再以抽象、概括的方法,加工成为描述事物内部规律的一系列意象。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从数学形象思维过程的四个环节入手。(心理学中表象与意象意义相同,本文为了阐明问题,故在数学形象思维过程中将表象与意象稍加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