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point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直面的,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源。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污染物迁移、转化汇集机理以及面源污染模拟、分析及评价模  相似文献   

2.
正滇池水污染是我国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污染治理的难点,"十二五"以来,农业面源污染相对占比上升到入湖污染30%以上,成为湖泊治理的重点。面源污染存在隐蔽性、广泛性、滞后性、风险性、难监测性特点,特别是这类污染发生区域在农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利益主体是农民,治理难度大,是我国乃至世界湖泊污染治理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分析了湖南省农村水污染现状,主要包括农村水污染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乡镇企业"三废"污染等,提出了对各类污染物从源头、过程、终端进行综合治理的水污染生态控制技术。湖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  相似文献   

4.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作为基准组,与引入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互联网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业环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10日,山东省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刊登了山东农业生态环保学会"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建议"。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进展,从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层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山东省农业的飞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乌梁素海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入湖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乌梁素海流域近年来社会经济概况,结合当地农业灌溉方式、畜牧养殖数量等数据,以总氮、总磷和COD为指标,计算每年不同面源污染源入湖污染物总量,分析了从21世纪以来不同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入湖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湖泊污染贡献率大小,结果显示COD和TN每年入湖量增长迅速,并且主要来源于农田面源污染,TP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牧养殖污染,污染物入湖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面源污染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在各类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占到3 0%-6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土壤质量退化和一系列的农产品安全隐患问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据调查,滇池总氮、总磷负荷的4 6%-53%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全国每年生产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的污染蔬菜已达60万吨左右,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屡见不鲜,直接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因素分析中存在"少数据"和双向作用机制的问题,采用灰色扩维识别模型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驱动因素识别方法。首先,阐述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方式;然后,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测量指标——总氮排放量(TN),以及影响因素测量指标,建立基于灰色扩维识别的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子序列与系统行为序列的灰色关联度,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因素,为深入分析、有效治理和评价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南昌段水质污染特征为富营养化有机污染。土壤呈重金属铬、镉、汞污染趋势。来源为入湖的赣江和抚河及沿湖周围的农业面源、城市生活污水、工业企业排入的生产废水和相关湖泊畜禽养殖废水。笔者提出了不同污染形式的控制措施,并就水污染损失货币化成本测算提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3):F0003-F0003
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刘宝存研究员主持开展了“我国重要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各地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河道型水源地会受到通航、农业灌溉、养殖等的影响,溢油、化学品泄漏、农业面源污染等造成的不确定性水污染事件影响供水安全,难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用水量增长、水源地安全供水等要求,故转变思路对平原河网地区河道型取水进行安全供水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利用生态方法净化微污染原水具有成本低廉、低碳环保等显著优势,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采用生态净化法处理微污染水原水,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然而一方面微污染水原水净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国内尚无相应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取水由河流改为湖库后,由于初期生态系统的不完善以及水文条件的变化,还将面临着富营养化的风险。上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导致以往很多科研成果迟迟无法实现产业化转移。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生态补偿机制和发展有机农业措施控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减轻水体负担。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威胁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安全。文章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总结了当前主流的防控技术与策略,重点阐述了从全局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减量(Reduce)—过程阻断(Retain)—养分再利用(Reuse)—生态修复(Restore)"策略(简称"4R策略")。深入剖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化基础研究、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促进区域联控,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物化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农田尾水是指施肥后赋存在田间的氮磷等物质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及灌溉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从田间流出来的水.农田尾水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区域,其产量和污染特征,与降雨和灌溉强度、施用化肥种类数量和施肥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质及区域气候等密切相关.农田尾水具有污染发生随机性、污染机理复杂性、排放方式不确定性、污染负荷时空差异性及污染影响广泛性等诸多特点,识别和防治非常困难.随着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尾水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在环鄱阳湖区域实施污染净化型农业的产业化是控制湖区面源污染,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本文论述了污染净化型农业特点及其在鄱阳湖实施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适合鄱阳湖区域特色的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加大工业废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力度,点源污染对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贡献比例将逐渐变小。面源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污染物将会逐渐成为影响水环境和水生态主要因素。欧美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治理经验。但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不仅与当地降雨、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充分利用现有的塘坝和沟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并辅以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构建投资少生态环境效益高的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体系是解决中国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7)
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水染污问题。因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小城镇的农业面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水污染日益严重,需要研究水污染的原因,并探究出有效治理对策,以减轻小城镇水污染,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污染防治及湖泊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洱海治理是当今我国湖泊治理中少有的成功范例.本文基于对云南洱海水污染治理的调查,对洱海治理中的创新和经验进行总结,对我国湖泊治理及水环境保护的路径和对策进行讨论.作者强调,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湖泊治理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和污染治理方式的双重转型.一方面纠正传统的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纠正传统的“重城镇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技术轻社会”以及“重点轻面、抓大放小”的污染治理的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于“结构减排”和“经社控污”,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实施全域性的综合治理.这是从总量上减排控污、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从根本上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