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等分除”教学的基础上,沿用熊猫分竹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包含除”的学习过程:通过比较,发现“包含除”与“等分除”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构建起除法含义与数量关系的联系;根据图式编写解决问题,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的不同除法含义;通过分层练习,加深除法理解。由此,促进学生对除法含义、除法运算和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2.
二年级学生学习表内除法时,主要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经常出现“除法运算与其他运算混淆”“条件信息与问题混淆”“等分除与包含除混淆”等典型错误。教学时,可以通过“由点到面,梳理四则运算之间的意义关系”“凸显数量关系,从理解意义到提炼结构”“立足关联,重视数学模型建立”等对策为学生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实践活动,理解除法含义人教版的新教材,将“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安排了两个层次:一是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实例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二是从如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引入除法运算,并说明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各部分名称.传统教材中却从“等分”“包含”两个不同角度引入除法,严格区分“等分除”“包含除”.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有关“表内除法”的两个教学单元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部分内容教材编写层次清晰,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但教材中“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运算”“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体现得不足,故据此提出具体教学策略,以实现数学知识的一致性与结构化目标。最后通过实践改进教学思路,按照“含义·方法·应用”的路径,融合学习除法含义“,想乘做除”学习除法运算“,由乘引除”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实际运用中,又分成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类型。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这种意义属除法意义中等分除法类型。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这种意义属于包含除法的类型。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除法、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的意义是分数意义和百分数意义的启蒙阶段。所以教学除法意义时,既要强调等分除法的意义,也应重视包含除法的  相似文献   

6.
表内除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除法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除法意义内涵的理解不准确,导致教学出现一些偏颇:比如,侧重等分除而弱化包含除,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又比如,更多注重学生运算的正确率,而忽视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现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研究框架,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出发,优化“表内除法(一)”的单元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一、区分对比,建构除法含义1.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把12个竹笋进行平均分,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两种分法的区别和联系。提问:这两种分法有什么区别?引导发现“平均分”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先确定份数;另一种是先确定每一份的数量。将“等份分”和“包含分”融入到平均分的应用过程中去。2.展开活动,学生分一分、圈一圈并用“连减”方法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初步渗透“连减”模型,引出除法算式。教师提问:“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里各数的意义,并且给出等分除和包含除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指导思想通过实物演示,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等分除法的概念。通过操作、看图列式、解释除式意义等练习,逐步深化对除法的认识,发展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建立“平均”的概念。 1.演示分铅笔。 (1)不平均分: ①指名两位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课前慎思】一、把握学习起点,正确诠释平均分的教学内涵“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10页的内容,是建立在“分”及“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后续认识除法的重要基础。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要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平均分”有分配和划分两层含义,从平均分的过程来看有两个不同模型,通常称为“等分除”与“包含除”。那么,作为分配或等分除,核心是什么?学生的困难是什么?这是本节课思考的主要视角。  相似文献   

10.
“平均分”是形成除法含义的基础。在“平均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分物比较”“规范操作“”适度回顾”等过程,概括出“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即“等分”与“包含”,并用“相同减数连减”的形式记录,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1.
一、第一页例1是用等分除法建立除法的初步概念,那么第25页例5的包含除法是不是除法的另一种定义?两种除法的区别何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 简答: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由于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反映在实际意义上就是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不同,从而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乘数,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数,这就是等分除法;另一种是求乘数,将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就是包含除法,这个区别只是除法的两种实际运用,而不是除法的另外两种定义。(其实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无多大区别,有人主张小学不再用这两个名称,则两种除法也即统一,这也说明它们不是除法的定义,而是运用的类型) 由于包含除法比等分除法难理解,可这样教学:①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让学生实际摆一摆,分一分,从具体感知中抽象出概念;②与等分除法对比,区分异同,分析判断,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类型。在连除的实际问题中,求“单量”表现为“连续等分”或“整体等分”,而求“数量”表现为“连续包含”和“整体包含”。连除类型不同,结构内在相通。运用结构图式表征、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贯通观察方法、数学思考和有序表达,提升数量关系理解和连除运算能力,发展结构化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课前分析】为了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包含除”和“等分除”两种除法模型的认知程度,我们对已学过除法的45名三年级学生进行后测,后测题目如下:请你用48÷6=8这个除法算式编2个数学故事。后测结果显示:67%的学生编出了两道等分除的故事,15%的学生编出了两道包含除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为什么不宜把除法的意义分割成“等分除”和“包含除”?《除法的初步认识》是表内除法的教学基础与起点。由于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所以,作为乘法的逆运算的除法,在应用上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即求相同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时,通常会出现两个典型的困惑:除法竖式为什么要写“两层”?除法竖式为什么要从高位算起?基于困惑产生的原因,可以借助大小磁扣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的两次等分。为此,教师将操作学具由小棒改为磁扣,设计“磁扣操作,体验计数单位的等分;体会记录,将除法竖式与两次等分过程进行关联”两个教学活动,在计数单位的转换中凸显两次等分记录的道理,加强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正>除法根据除得的结果,可分为“等分除”和“包含除”。“等分除”就是在平均分配一些物品时,已知分成的份数,求每份物品的个数,也就是说,除得的结果是每份物品的个数。用式子表示为:总数量÷分成的份数=1份的数量(也就是“平均数量”)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6、7、8、9的乘法口诀。2.记庄用乘法口诀求积的方法。3.记住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4.认识乘、除法竖式的写法。5.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6.认识两步计算的式题,记住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二)理解1.理解乘法的意义。2.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明白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3.理解除法的意义,懂得等分除的含义。4.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5.理解除法的意义,懂得包含除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由于在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即一个因数表示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也就有了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等分除法;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数,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包含除法。低年级学生同时学习这两种除法,容易发生混淆,所以,一般教科书分两处进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材把除法含义放在第三册里集中认识,把乘除法简单应用题放在同一册里教学,使学生对乘除法含义及其关系的认识,提早完整化,这是义务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之一。试教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是可行的,教学效果也是好的。一、全面认识除法含义1.由于乘法在实际应用中,两个因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有所不同,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运算,实际意义也就分两种情况。这就是教师们平时说的“等分除法”租“包含除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除法应用的这两种实际意义,只能通过日常生活中,分东西的事例来说明和认识,也就是分法不同,含义不同。2…  相似文献   

20.
除法是四则计算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运算过程复杂,加、减、乘几种计算均融于除法计算的过程中,且试商又是除法运算特有的准点。在初商不合适时,对于改商究竟应改大还是改小难于抉择。因而调商次数增多,延长了运算过程,致使错误较多。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实验教材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为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和重点,力求学好两位数除的试商方法,多位数除法就可由此类推了。因此,两位数除法的教学是除法运算教学的重点和关键,试商及其中的改商则是两位数除法教学中需要突破的准点。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验教材为突出解决试商的方法,在编排顺序方面作了合理的调整。采取了口算为基础,用整十数除的笔算为依据,“四舍”、“五入”两种试商集中教学的方法。并本着计算的难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