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特大连续桥梁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状态及变形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对连续梁悬臂施工进行施工控制,保证桥梁结构施工处于安全范围,且成桥线形、内力状态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依托石壁村特大连续梁桥,使用有限元对其每一步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应力、变形结果.另外,现场对该桥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全过程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型梁顶推施工为工程背景,在顶推前对槽型梁进行顶升模拟试验,用以检验顶推过程中导梁与混凝土连接处、槽型梁关键截面的受力是否安全。首先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对顶推进行全过程施工仿真计算,确定桥梁顶推过程中最不利工况,在此基础上通过顶升加载模拟最不利工况下的梁体受力,通过试验过程中的变形、应力监测,将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导梁、槽型梁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安全储备,且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整个顶升试验的顺利实施可为类似顶推桥梁施工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石家庄汇明路旧城区城市综合管廊安全施工为背景,利用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设计软件对基坑围护结构在各开挖工况的变形内力以及地表沉降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计算基坑开挖各工况下腰梁和内撑结构的内力,同时引进基于物联网的最新支撑应力智能监测系统,对管廊基坑工程施工的支撑轴力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施工进行快速判断,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桥梁结构安全,对该桥整治施工全过程开展施工监控,对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实桥进行了试验量测和仿真分析。有限元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桥梁结构主梁位移和应力与斜拉索索力的实测结果与变化趋势均符合理论变化规律,且均控制在安全指标之内。桥面施工整治中的配重方案对主梁影响不明显,此后同类整治工程中可简化配重方案,即可一次施加配重或者验算通过后不施加配重。此外,同类工程可考虑将主梁线形作为主要监控指标,索力及应力作为辅助监控指标以指导施工。施工监控结果表明该整治工程的施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可为今后国内外大跨径斜拉桥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模板工程是我国目前积极推广的应用技术,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但作为新技术,其可靠性必须进行安全验算,安全设计对施工安全起决定作用.研究安全计算,目的是为减少计算错误,提高准确性.当前常见的安全计算过程中,容易发生漏算、错算或对复杂模板难以准确计算.通过建立铝合金模板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受力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安全计算研究,计算结果与手工计算一致,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证明有限元分析能够有效减少计算错误,准确计算结构复杂的铝合金模板工程应力情况,为铝合金模板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安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新密市溱水路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主梁支架施工预拱度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预拱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较小,且按此预拱度施工,主梁线形合理,工程效果良好,对类似桥梁预拱度的设计以及施工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郑州市某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桥梁博士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该桥的空间力学计算模型,计算了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结合已建成的多座无背索部分斜拉桥振动特性分析结果,对桥梁动力特性和刚度特点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可为该类型桥梁的设计、施工及使用阶段的健康检测和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底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释放采用ROTDR温度感测技术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底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0 h后内部温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54℃.底板混凝土表面温度使用FBG温度传感器监测,并根据其监测结果对PPP-BOTDA应变监测结果进行温度补偿,以获得底板上下表层混凝土应变.利用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闸首底板结构施工过程中由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引起的应力、应变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在船闸等大型水工结构施工安全监测中的可行性,并对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监测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桥梁工程的施工时间长,过程复杂,难度高等特点使施工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本文就如何管理和监控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研究,介绍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安全风险和相应的监控措施,怎样建立实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裂缝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害表现,不仅造成严重的桥梁安全使用隐患,还容易影响行人及车辆的通行.基于此,对当前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未来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创建提出了建议,希望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薄壁高墩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座薄壁高墩刚构桥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墩高及薄壁的特点,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建立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对该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大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为该类桥梁的抗风、抗震设计研究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珞璜南右线特大桥连续梁跨越既有渝贵线铁路工程为依托,研究了转体桥施工力学特性及监控技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梁模型,研究转体桥关键工况的力学特性,对比分析了桥梁变形、内力的数值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结果表明:危险工况中箱梁截面应力最大发生在跨中,其值为12.36 MPa,位移最大发生在8#梁段与9#梁段交界面,其值为26.34 mm.支座及跨中两个位置是关键工况中危险受力处,悬臂根部截面应选为应力监测截面.线形监测表明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小里程、大里程侧梁顶标高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值最大分别为17 mm、19 mm;转体完成拆除支架后,主梁线形变化较大,小里程、大里程侧变化最大分别为16 mm、20 mm.悬臂梁根部应力监测表明,顶板应力值始终大于底板应力值,最大压应力发生在顶板处,其值为8.14 MPa,小于C55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顶板、底板处应力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值最大分别为0.92 MPa、0.81 MPa.以上均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转体施工安全,为同类型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北京地铁磁器口站至崇文门站区间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手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区间地铁隧道主体结构进行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以了解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力、位移变化,掌握施工过程中影响洞室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相应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浅谈桥梁加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并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应当从多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如对原材料的控制、对施工工序的控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以及施工监测等.其中特别是施工监测,它在桥梁的维修与加固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要清楚地了解一座桥的破坏状况及原因,离不开对桥梁各个方面的监测.而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对桥梁加固施工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更是施工控制中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吊装施工的大节段钢箱梁属于整孔异位安装,其几何状态从工厂到桥址不断转换、几何关系复杂,且对成桥梁面标高、海上大节段环缝对接以及桥梁支座定位均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本文研究基于几何状态传递的大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控制方法,以解决分阶段施工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几何状态控制难题。创新点:1.确定大节段钢箱梁几何状态控制指标,即顶底板下料参数、大节段环缝宽度和支座定位;2.提出以钢箱梁控制点的里程和高程作为基本状态变量,推导大节段钢箱梁各状态下的几何状态方程和状态传递矩阵。方法:1.针对大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特点,进行状态分析,提出其施工过程的典型几何状态,即设计成桥状态、无应力状态、工厂组拼状态和安装状态;2.通过理论推导,构建各几何状态间的状态传递方程,得出大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时结构的几何状态变化关系;3.基于上述推导的方程,计算大节段钢箱梁下料参数、大节段钢箱梁环缝宽度和支座定位参数,以指导施工;4.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结构实际响应数据进行测试,并将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分析对比,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1.采用本文方法实现了港珠澳大桥大节段钢箱梁有应力状态下顶底板环缝宽度差值在2mm以内、桥梁支座就位后的偏心距在20 mm以内以及成桥梁面高程误差范围为-10 mm~+15 mm,满足控制精度要求。2.以桥梁结构控制点的里程和高程作为基本状态变量的几何状态控制方法可实现桥梁施工过程中复杂几何关系传递的控制。3.本文方法具有通用性,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逐孔顶推、节段拼装等异位安装以及多状态转换的桥梁施工过程的几何状态控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山岭和丘陵地带,受地形或周边环境限制,为了防止危石滚落影响交通安全,经常将桥台深入隧道明洞。在宣城至绩溪高速铁路孟山一号隧道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桥梁串接明洞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该方案涉及到先做桥还是先做明洞问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灵活选取,但是要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本工程选择先做桥梁后做明洞方案。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串接明洞临时支撑体系作了安全性验算,计算结果表明各结构部件的位移、应力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管立柱满足压杆稳定性要求。孟山一号隧道桥梁串接明洞施工的顺利实施验证了该结构设计的可行性,为同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工程的高质快速发展,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成为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桥梁施工,更应该注重所建工程的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桥梁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对质量的控制,并从典型的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最后从确保桥梁安全进行检测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的应力分布及传力机制,以烟台夹河大桥为例,在桥梁体系转换过程中对锚固区布置测点进行应力监测。随后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方法,分别从宏观和局部尺度建立全桥杆系模型和锚固区局部精细模型,依据平截面假定在模型界面处建立控制方程,形成多尺度模型耦合。将关键工况下的测点监测结果与多尺度模型和局部精细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将多尺度模型用于主缆锚固区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模型可有效改善局部模型边界的圣维南效应,与实测值更为相符;锚固区整体以受压为主,主要受力构件纵桥向应力自锚固端向跨中方向呈增大趋势;压重混凝土与钢结构共同受力,使锚固区相应构件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主缆力首先传递至腹板F1、F2,然后逐步传递至底板,最终各构件受力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降低深层地下水时,受项目总投资控制、现有施工设备性能、场地周边环境、现场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会改变原有地下水的流场从而改变岩土的原始应力平衡,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了有效地控制或减小这种破坏,有必要通过相应的检测、监测手段对降水方案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建立降水渗流模型,选用相关的计算软件,能够预估土体因降水产生的附加沉降,这样可以对周边环境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降水过程进行信息化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20.
介绍双壁钢围堰法桥梁深水基础施工,同时为更好的掌握水中基础施工中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双壁钢围堰结构进行三维整体仿真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