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健  张岚  林伟锋 《福建教育》2013,(12):37-37
【活动目标】1.感受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2.感知10以内的倒数,了解倒数逐个少1的数量关系。3.发展观察、比较及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江咏梅 《教师》2014,(34):34-3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数学认知”方面指出:要重视幼儿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兴趣,注重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实际操作”中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如何让幼儿喜欢数学,帮助幼儿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中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1.复习50以内正数、倒数。2.学习100以内的正数、倒数,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3.训练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能力。4.重点复习整十转折处。活动准备: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2.幼儿课前学会儿歌《种萝卜》、《种豆忙》、《快长大》。3.儿歌字卡3张。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的"四基"之一,也是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区别之一。但在将此目标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与具体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时,基本活动经验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学中又该以怎样的策略引导学生基于具体内容的学习达成这一目标?笔者就这些一线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谈两点思考。一、源于特定内容学习的活动经历,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的基点所谓经验,《辞海》给出了三个含义:1经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数学活动能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对我们实施有效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指南》,熟悉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掌握幼儿数学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活动有效性。下面我以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为例,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练习8以内的顺数、倒数,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字的重要与有趣。2.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1.红、蓝色胸卡及相对应的红、蓝汽车座位号牌各8个(上面写有数字1-8)。2.红绿灯标记图;汽车车牌54321、53421、12345、54123。3.布置游乐城场景:3楼、8楼标识,1-8的数字山洞(不按顺序摆放);布置“跳跳玩具超市”(玩具卡片用绳子悬挂)。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一课"倒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判断推理的能力。2.能力目标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8.
谢慧聪 《生活教育》2014,(10):94-95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逻辑性,而幼儿的思维又具有具体形象性。本文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充分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正确把握数学活动的目标、科学运用操作体验的方法以及合理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四个方面探索了开展幼儿数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为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义仁 《广东教育》2003,(11):44-45
GDJY在课改实验中,我区以数学活动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形式,充实数学活动的内容。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活动性已成为我区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自觉、有序的数学活动已成为贯穿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线,新课程的目标要求也在数学活动的广阔背景下得以有效落实。一、学习《课标》,提高对数学活动的认识与《数学教学大纲》(简称《大纲》)相比,《数学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数学活动。《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教学过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其中的"有用"和"有趣"是此目标中的关键词。因此,我们在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和个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需要为孩子的主动学架构一条学习通道,让趣味始终伴随幼儿数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笔者以大班数学活动《数积木》为例,尝试从解读教材、解读幼儿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幼儿数学活动"有趣"更"有实"。一、智解教材,追"有趣"、求"有实"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林俊 《云南教育》2003,(31):19-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学习领域。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认识、如何实施?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一、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标准》的特色之一,在义务教育的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名称(见表1),编进小学数学教材统称为“实践活动”。表1: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已经出现在教材中并写进了目录。在2001年经全国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开展撰写“数学小论文”活动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调查的起源从 2 0 0 0年秋季开始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在全国 1 1个省市全面实施 ,与此相适应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编写的高中《数学》新教材也在这 1 1个省市开始全面使用 .新大纲和新教材面向 2 1世纪数  相似文献   

1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的一个学习目标,即由传统、经典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改为"四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活动为例,阐述在"数数"活动中能为学生积累哪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赵俐 《甘肃教育》2014,(5):94-94
一、重视多维教学目标定位,多角度考虑并设计学习活动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向。如何精心设计三个维度目标,并强化目标定位与实施中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有三点不容忽视:一是关注对知识的体验与探索,二是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三是教师适时、有效地指导。  相似文献   

15.
“数学探究”(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如,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把探究活动看做是GCSE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96年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英格兰与威尔士)中,探究活动成为标准“运用和应用数学”(using and applying mathematics)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中,“科学”领域的幼儿“数学认知”部分按照幼儿,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三条教育目标都提到“感知”。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情境,引导幼儿应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活动基本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的"四基"要求之一。从教学活动、自我感悟、总结提升三个方面为积累数学活动基本经验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赵艳华 《云南教育》2004,(14):45-47
《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当代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明确提出了新的总目标(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推理、比较等手段探索事物)和总要求(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3年级)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用具体的数对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进行解释和描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探索性与丰富性,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在趣味学习中以多样的方式把握数学知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数学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探究生活的数学学习精神,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又结合园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的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小超市”主题活动。以往的数学活动总是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那么结合“小超市”主题活动,如何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亲身体验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尝试通过以下有效途径来进行:一、数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一)活动生成来源于幼儿生活在刚开学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将一些食品、玩具等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