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PCA)由于具有高识别率和简便性的优点,成为人脸识别技术学习者的首选。介绍了K-L变换和PCA算法的主要步骤,由于PCA算法对异常值很敏感,因此在PCA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PCA-LDA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 PCA算法求得训练样本集的特征空间,接着执行LDA 算法获得两者融合的特征空间,然后对投影于特征空间的人脸进行训练及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CA-LDA人脸识别算法比传统的PCA算法识别率高,速度更快,很好地综合了两个算法的优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MATLAB环境下,取ORL人脸数据库的部分人脸样本集,基于PCA方法提取人脸特征,形成特征脸空间,然后将每个人脸样本投影到该空间得到一投影系数向量,该投影系数向量在一个低维空间表述了一个人脸样本,这样就得到了训练样本集。同时将另一部分ORL人脸数据库的人脸作同样处理得到测试样本集。然后基于最近邻算法进行分类,得到识别率,接下来使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人脸识别,最后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和最近邻算法进行综合决策,对待识别的人脸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检测混凝土结构缺陷一般采用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传统的概率法在后期处理时有其自身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采用蚁群优化算法与BP神经网络融合的方法进行后期处理,建立蚁群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实现了蚁群神经网络的训练,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人脸识别主分量分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的主分量分析(PCA)算法中,为了降低与外界光照变化相关的特征向量对提取特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分量分析(MPCA)算法,利用相对应的标准方差对提取的特征矢量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耶鲁大学的2个人脸数据库(Yale face database和Yaleface database B)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正面人脸和具有小角度姿态变化情况下的人脸,提出方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PCA和LDA(线性判别分析)算法,而运算量和PCA算法相同,大大低于LDA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度传感器因湿滞或温度漂移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遗传算法(GA)融合优化神经网络(BP)传感器校准改进措施。以HR202电阻型湿度传感器为例,分别在5个温度和10种饱和盐溶液标准湿度环境下进行测试,对采集的数据首先利用PCA算法"降维",通过提取温度和湿滞补偿的主要信息,在原信息损失较小的前提下,将BP传感器校准多维问题简化,然后采用GA-BP对样本进行训练。经实验测试和Matlab平台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CA和GA融合算法处理的神经网络对湿度传感器定标校准数据相比该产品示值校准精度从±5%RH提高到±3%RH,训练速度相比传统BP方法提高3~5倍。该方法在湿度传感器校准测量精度提高方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人脸图像识别中面对训练规模较大的图像集数据时收敛速度慢、效率低以及在复杂情况下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改进的CNN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不含标签的图像训练一个稀疏自动编码器,得到符合数据集特性、有较好初始值的滤波器集合,然后对CNN的卷积核初始化赋值,从而大大提高其整体上使用BP算法进行训练的收敛速度,其次使用多类别SVM分类器(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代替传统的Softmax分类器,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在ORL和FERET等人脸图像库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与采用传统PCA+SVM算法及传统CNN算法相比,在人脸图像识别中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PCA人脸识别算法设计考勤系统的核心部分——人脸识别,通过增加不同人脸姿态数,改进人脸识别算法,提高了人脸识别率.用户可通过本系统来采集人脸图像,定义不同姿态数以获得全姿态数据库.使用过程中若有不能识别情况出现,可改变或增加姿态数,重新学习训练以得到正确识别.经过测试,系统已达到设计要求,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可实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实现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动人脸识别模型的人脸图片识别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模型以及实现过程,并通过实验获得了较好的识别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际环境中干扰因素多和计算量大,导致人脸识别准确度下降和系统算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MPI并行计算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分析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关键训练步骤,同时收集各类人脸图像,建立训练样本库.然后,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库数据进行训练,生成识别框架,并借助TensorFlow开源模型与Python来实现算法,进而达到识别人脸的目的.最后,基于MPI并行计算技术,搭建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对所提算法进行分段优化与集成,实现识别系统的高速计算效率.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与已有的相关识别技术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人脸识别准确度与抗干扰能力,从而可为高端智能监控系统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脸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安全技术.以高端智能手机的安全应用为载体,结合主元分析(PC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法和多权值函数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中的优势, 利用非线性多权值函数神经网络实现多主元提取,以及多权值函数神经网络识别.给出了完成人脸图像的检测、特征向量提取、人脸图像识别相对应的硬件系统架构、人脸识别算法流程和算法实现类图.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深度学习人脸识别考勤的基本原理,介绍活体检测及人脸识别中深度学习的概念,并将VGG16深度神经网络提取的Bottleneck特征输入至全连接网络用以人脸分类,并采集员工人脸图像构造训练数据集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依据Keras框架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算法程序,使用Java语言设计便于使用、友好的图形界面,采用My SQL建立员工信息、考勤记录数据库,并应用B/S架构实现人脸识别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将该系统应用于日常考勤业务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满足企业和个人考勤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中普遍使用指纹识别系统,而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范围小、售价高、普及率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PCA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PCA算法进行人脸特征降维,识别后设置警报阀值,采用GSM通信实现智能防盗报警功能。通过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以及系统整体的测试调试,该系统能有效识别人脸,并在系统出发警报时通过GSM短信进行实时通信报警。  相似文献   

13.
王瑞  周晨曦  逯静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0):150-153
为了提高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包括蚁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蚁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可以提高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灰色理论削弱了数据自身的随机性。结合两者优点,根据电力负荷的数据特征和两种子模型的预测误差,得出其在组合模型中所占权重,然后得到基于组合模型的预测值。应用组合模型对河南省某地区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个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能有效预测短期电力负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脸识别中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全局特征的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主动外观模型定位58个特征点,在其中17个特征点处进行Gabor小波变换则可提取局部特征.归一化的全局匹配度(局部匹配度)可由测试图像和训练图像的全局特征(局部特征)得到.对归一化的全局匹配度和局部匹配度进行融合后,融合匹配度最大的训练图像所属的类即为识别结果.实验利用2个人脸图像数据库(AR和SJTU-IP-PR)测试该方法的识别率,结果表明该方法要优于PCA和EBGM,并且在一定的表情、光照和姿态变化的条件下是有效、稳健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取更加全面的整体与局部人脸特征,得到更高的人脸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HOG特征,然后将HOG特征图像作为卷积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训练,改进网络结构,在全连接层之后采用Softmax loss和center loss两个损失函数进行监督,最后在训练得到的网络模型上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ORL人脸集上的识别率达到97.5%,相比于其它人脸识别算法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BP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方面的研究中,原始样本数据不进行预处理与特征提取,不仅使识别结果准确降低,而且使BP神经的结构复杂化.主成分分析法能提取代替样本的少数几个主成分,这些主成分彼此不相关,符合特征优化的要求.在BioID人脸数据库实验表明,将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与传统单一的BP神经网络识别相比,能够提高识别的正确率,减少训练时间,同时简化网络结构,减少很大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的缺点,选择具有全局优化、支持并行且具有自适应特性的蚁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初始权重和阈值。将算法运用于实体解析元组对的匹配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最大迭代次数下,BP神经网络迭代490次可寻找到最优解,其均方误差为0.078,ACO-BP神经网络同样迭代487次可寻找到最优解,均方误差为0.013,相对来说均方误差更小,训练效果更接近于目标值,表明蚁群优化的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改善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效率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人脸识别多采用浅层结构提取人脸特征,这类方法提取人脸图像能力有限,效果相对较差。针对上述缺陷,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效识别人脸方法。该方法所设计的模型,结合了VGGNet模型的层次结构优势并融合跨层次结构的上采样特征,大大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及识别精度。该模型在Caffe下训练出样本集后在MATLAB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仿生模式识别神经网络(BPRNN)同传统BP、RBF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模式识别能力;训练样本库变更后网络的重新训练时间更小,但该网络构造过程中样本覆盖几何体参数的选择对网络识别率和复杂度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引入蚁群算法来构造并优化网络参数,实验证明该算法法能较好的平衡网络性能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人脸识别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PCA类内平均脸方法对获得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最后,以具体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所使用PCA-SVM算法的有效性,为日后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继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