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人与非机动车的违章行为,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本文采用摄像拍摄调查的方法,主要调查了行人、非机动车在高峰时段的违章行为。调查中发现,慢行交通中行人的违章率最高,摩托车在交叉口违章率几乎达到100%。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人行横道是除交叉口外的重要的交通冲突区域,协调人行横道处的机动车流和行人过街等非机动车流的行为冲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人行横道行人过街组织方式存在的弊端,采用基于行人过街请求的主辅灯信号联动控制策略控制人行横道交通行为。首先提出了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控制方法原理;其次研究基于行人过街请求和主灯控制器信号配时的信号控制策略,实现满足行人过街请求前提下的车辆通行最优化控制方法;最后设计一种行人过节请求的辅灯控制器,通过设计相应功能模块,实现辅灯信号控制策略。模拟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号状态下触发行人过街请求信息,辅灯控制策略模型能够准确输出的辅灯信号的配时方案,在实施该信号控制策略后,车辆通过交叉口和辅灯人行横道区域的通行效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慢行交通,是指需要人力骑行,能进行空间移动的交通成为慢性交通。它包括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两种。但随着我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慢行交通已经成为被广大群众公认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之一。慢行交通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了很多的交通安全事故。据数据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都有高度10万人次左右,尤其以步行和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人为交通事故高发人群。为了改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侧重分析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宇  黄秋菊 《科教文汇》2008,(16):202-202
行人交通分析是对交叉口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改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分析行人交通的基础是对行人交通特性进行分析。本文在整理大量的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和行人违章的成因,对信号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进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实施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联动控制是优化交通运行情况、缓解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提高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行人与机动车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信号的协调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6.
交叉口作为路与路交汇的区域,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人流和车流都较为复杂,导致行人在过街过程中的危险性有所增加,进而导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同时行人过街行为是整个路网系统中较为危险的环节,过街行为中是没有任何保护,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受到较大伤害,本文以苏州市交叉口中调研得出的行人过街问题为基础,设计了一种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系统,对行人过街进行相应的保护,进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交叉口是道路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由于车辆和行人之间、车辆和车辆之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干扰,不但会阻滞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正确地设计交叉口并合理地组织交通,使车辆在交叉口的耽误时间减少,并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交叉口行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穿越人行横道过程的交通特性,从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两方面来进行阐述,并结合行人的心里特性热点详细分析了行人过街时的违章心理和违章行为,最后给出减少行人过街违章行为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号交叉口作为路与路的交汇区域,车流和人流都较为复杂。经过调查发现,部分路口存在信号灯周期过长,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没有车辆通过,进而导致行人过街时间过长的问题。本文以苏州市区交叉口调研中得到的行人过街问题,设计了一种与过街等待行人数量联动的动态信号灯系统,进而减少大部分行人过街的等待时长,提高行人过街的效率,保障行人的过街安全。  相似文献   

10.
交叉口是道路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由于车辆和行人之间、车辆和车辆之问、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干扰,不但会阻滞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正确地设计交叉口并合理地组织交通,使车辆在交叉口的耽误时间减少,并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卢楚璘 《今日科苑》2010,(16):30-31
近几年,广州在改善行人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禁摩实施以来,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也随之提高。但随着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呼声渐高,现行慢行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需求。在广州市交通拥堵加剧、中心区全面禁摩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宜人舒适的慢行环境。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换乘衔接,使其发展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12.
卢楚璘 《金秋科苑》2010,(16):30-31
近几年,广州在改善行人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禁摩实施以来,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也随之提高。但随着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呼声渐高,现行慢行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需求。在广州市交通拥堵加剧、中心区全面禁摩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宜人舒适的慢行环境。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换乘衔接,使其发展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13.
百色市站前大道一期工程交通设计改变了传统道路交通组织,其中交叉口采取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模式,左转车辆利用调头车道实现左转和直行。横断面设计包括三个空间:行车空间,慢行空间,多功能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08,(10):32
本文通过对铁路站前广场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问题进行分析,对产生问题的停车场设计、公交站点设置、出租车管理、长途汽车站设置、非机动车管理、行人流线组织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6,(2):121-122
在友好城市理念下慢行交通环境构建,是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城市的慢行交通通行空间在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难以保证慢行交通在该区域通行的安全性、连续性和舒适性。慢行交通改善需要从政策、规划、设计、管理与宣传几个层面出发,构筑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慢行交通特性及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优化发展的地位和意义,从慢行核、慢行路网、慢行节点3个方面探讨中小城市优化发展期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道路平交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平交口渐渐成为交通瓶颈和事故黑点,根据自己几年平交口设计的经验,主要从平交口渠化、人行过街设置、平交口竖向设计几方面来介绍平交口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平交口渐渐成为交通瓶颈和事故黑点,根据自己几年平交口设计的经验,主要从平交口渠化、人行过街设置、平交口竖向设计几方面来介绍平交口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立体过街设施除了解决常规行人过街安全与机动车通行效率的矛盾,作为城市慢行系统打破城市机动车流空间障碍的重要通道,能有效提高城市慢行品质。为了高效、合理、经济的布设城市立体过街设施,首先通过总结归纳城市立体过街设施选址优先区指导平面选址,然后对比人行过街天桥和人行过街地道在技术、经济、体验等方面特点便于设施选型,最后采用过街行人交通流线和流量对出入口形态予以控制,并明确各种基本出入口形态的形态特点和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实施单向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增加通行能力的一种直接有效地的交通组织方法。单向交通组织有独特的发展特点、设置的条件和方法,单向交通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受到重视,文章阐述了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的优缺点,综合考虑各种利弊为单行组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