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非绝对控制使得媒介功能从传统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并导致了媒介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异化.要避免媒介功能异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大幅提高公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及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媒介内容的生产也从单纯的由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传统传播渠道发布,到现在由每个屏幕后的人在网络上发送信息,引起广泛关注与转发,进而引起传统媒体报道及再次传播。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的表现入手,从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担负的各个角色,阐述新媒体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媒介形态始终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在微时代的今天,新媒体如何适应全新的媒体环境,做到与时俱进,找到最适合的生存发展策略,成为新媒体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建设以来,新媒体技术得到较好发展,使传统媒介格局有较大改变,这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媒体市场竞争力,逐渐缩小了传统媒体市场份额,使新媒体得到较好发展。此外,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媒介功能进行有效地创新,能够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这在较大程度上可对市场空间进行有效地扩展。本文首先对新媒体时代中新型媒介功能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传统媒介功能中的监视功能、联系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入手;而后探究了新媒体时代媒介功能的不足,最后着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介服务的创新,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丽媛 《新闻世界》2014,(8):433-434
在新媒体强势介入的时代,受众的媒介素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传统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尤其是新媒介素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新媒体时代,欲提升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体素养,可从新媒体信息获取能力、新媒体信息鉴别能力、新媒体信息运用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施璇 《新闻世界》2012,(7):177-178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媒介形态的蓬勃发展,传统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强势来袭,传统媒介该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传媒业关注的焦点。世界上著名的百年老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结束纸质版开通网络版,这一举动更是让传统纸质媒介有了紧迫感。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崛起为广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传统广播技术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发挥其优势,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是推动人类传播形态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将人类送到了全媒体时代。传播环境的变迁,对于不同角色的扮演者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重点从传播环境变迁、传播形态的嬗变的视角分析广告受众在全媒体时代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是指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体系下形成的新型媒体形态.随着近年来数字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媒体相继涌现,给传统的出版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图书编辑应对新媒体时代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基于新媒体时代提升图书编辑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网络迅速洗牌、编织、重新搭建,基于此,一种以互联网为切入口、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的新型媒介形态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加速新媒体的渗入,带来信息传播主体的转变,信息生产与分发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催生媒介生态结构与环境的新特征.本文通过阐述和梳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社会化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时代趋势,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环境,为新时代的媒体转型、融合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国媒介改革的推进在打破了传统的广播、报纸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增加了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形式,媒介的形态开始多元化,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这些媒介随即将进行融合。狭义的媒介融合,单指对不同形态的媒介进行融合,而从广泛的范围来谈媒介融合,它还指媒介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这也就意味着它会带来一把双刃剑,中国媒介的融合势必会给媒介行业和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自此本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杨涛 《黑龙江档案》2014,(2):110-110
正利用档案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媒介技术的发展影响档案利用的方式与规模。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利用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在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影响力逐步扩大的今天,探讨它对档案利用的影响显得颇为重要。一、新媒体及其在档案利用中的运用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媒体结构,改变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甚至也改变了媒体的价值形态及社会的话语权结构。随着新媒体的持续发展以及在社会各方面的不断渗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型媒体形态,也即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发展在传播方式、信息承载量、交互性、时效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也因此成为主流媒介.在此发展背影下,如何紧跟新媒体发展潮流,深化其在社会各层面的融合、发展成为了迫切之举,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组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大众文化艺术的推广和普及,更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探寻公共技术教育的创造性发展,以此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实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左莉 《新闻爱好者》2021,(2):I0005-I0006
一、引言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行业均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比如: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出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等等。基于新媒体对教育行业,对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笔者就季海菊撰著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2014年12月东南大学出版社)一书进行评价与研究,并进一步探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广涛 《新闻窗》2014,(6):80-80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新媒体时代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综合利用了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通过收集、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和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式。新媒体也可以称为"数字化媒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赵静 《新闻世界》2011,(12):111-11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传媒形态也日益丰富。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扑面而来且蓬勃发展,以旺盛的生命力赢得市场认可,媒介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新媒体对平面媒体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平面媒体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7.
王翔  牛鸿英 《传媒》2015,(21):49-50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较于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当下,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主的时代,为信息交互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8.
赵雪芳 《东南传播》2020,(8):105-107
我国媒介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和泛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是由少数人掌控的单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分众、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泛众传播时代是我们正在面临和即将迎来的媒介时代,是沉浸式的传播时代。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媒介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从人使用媒介、人与媒介相互作用,到人与媒介共生,本文将基于异化理论探析这三个媒介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变革。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以及受众的需求,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受到较大冲击,发行量、广告收入等都开始落后于各种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逐步形成并且不可逆转,因而媒介融合也成将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报业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同时也会遇到较好的发展机遇。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业的困境与挑战当前,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环  相似文献   

20.
赵砾青 《东南传播》2013,(3):118-120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传媒改革的步伐。不论是web1.0时代的网络、手机、移动阅读器,还是web2.0时代的博客、微博、SNS社区等等,新媒体不断改变着传统媒介的微观形态,重塑着受众的个体意识,驱动着媒介生态的转变与转型。报纸编辑作为传统媒介———报纸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必然会受到新媒介的冲击与影响。那么,新媒体技术对报纸编辑产生了什么机遇与挑战呢?它是如何消解与重新建构报纸编辑的呢?本文将从文稿编辑、图片编辑、版面编辑三个微观维度来一一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