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王笛 《北京档案》2018,(7):17-20
身份认同是自档案记忆之后档案界又一个关注点和研究点.身份认同为认识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身份认同视角下,档案文献编纂具有记忆建构功能、话语媒介功能以及文化宣扬功能,身份认同建构下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求编纂工作转向开放参与,另一方面要求编纂的叙事方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曾静怡 《档案学研究》2021,35(6):100-105
照片档案叙事在历史、文化、记忆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下文影响着照片档案叙事功能发挥。上下文应用于照片档案叙事具有三个层面的价值:资源发现(Where)、内容理解(What)与意义阐释(Why);通过构建上下文嵌入的知识图谱能够实现照片档案叙事元素节点化表示与应用,探索了照片档案叙事的新思路。本文以吴宝康先生照片档案为例,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批判挑战思维、去中心化、多维叙事等特征,为社群档案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启示。社群档案作为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社群成员所形成的、记录社群历史的文件集合,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拓展档案工作职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下,社群档案经历了主体认知变革、工作走向多元化、内容叙事化等发展变化。在当前国内环境下,应当依靠社群档案主体的主动构建,深入构建社群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社群档案叙事体系的发展,最终达成档案记忆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认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群档案。  相似文献   

4.
红色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虚构历史叙事语境下,红色档案与原始照片、信息图片、革命事件的亲历者以及红色文学之间具有重要的互文性,通过互文性解构与叙事重构表达呈现红色档案信息材料的本真和革命信仰的共建,促进年轻一代对革命信仰的认同与传承,使红色档案在新时代彰显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叙事化开发进行思考,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抗战记忆。首先,梳理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关系,阐述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的价值;其次,从叙事形式、主体、内容、结构、语言五个元素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以构建社会记忆为实践导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开发过程、丰富开发成果吸引用户兴趣的叙事化开发路径,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过程三个角度对叙事理念于档案文化传播中的运用进行价值阐释,并提出相应的档案叙事运行机理,包括平分析公众需求,明确叙事主题建构叙事场景,善用媒体技术,评论反馈以优化档案叙事服务等。建议通过树立叙事理念、多媒体并行发挥多方联动效应、多元合作增强文化凝聚力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档案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扩大档案文化的辐射范围与增强档案文化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7.
以空间为核心的叙事方法对于解读展示档案文化、提升档案资源阐释力具有深刻意义。文章在界定概念内容、理解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剖析空间叙事在强化档案资源与空间联系、优化档案资源的阐释形式、发挥档案资源支撑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运用空间叙事方法的推进策略,以期为档案展览设计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高校档案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资源,具有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的价值功能。"三全育人"理念下,对高校档案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从档案育人功能发挥、档案资源利用、档案育人管理机制等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档案育人理念、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系统整合以及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路径措施,不断提高高校档案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档案工作、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受到档案界广泛关注.围绕"档案工作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主题,我们组织档案学领域青年学者从助力党史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创新展览形式、加强资源整合、挖掘数据价值、丰富叙事方式、开发文创精品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以期对档案学界与业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借助跨媒体叙事有助于提升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跨媒体叙事理论在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过程方面融入档案叙事的可行性,以案例分析法梳理红色档案叙事当中档案机构在拓展媒介平台、延展叙事空间、活用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现有行动.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媒体叙事理论观照下的红色档案叙事优化策略:组织核心价值内容,搭建多元媒体矩阵,把握精准表达层次,保持连续文本,协调连续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从时尚视角出发,社群档案的文化认同价值表现出了主流档案与非主流档案持续性博弈、歧视性认同与平等性认同的相互角力、惯习因素深刻影响到社群档案的解读等特征。同时,社群档案的文化认同价值表现出以下趋势:一是显要序列成为决定社群档案的关键,二是档案叙事成为实现文化认同的工具,三是艺术创意成为打造档案时尚的推力。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以来,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趋势更加明显,维度更加多元。具体而言,档案治理理念的提出是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重要标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从机制体制层面打通了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路径;档案馆藏结构的多元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资源基础;档案工作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公众诉求,是档案事业转向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是这一过程的又一力证。在档案事业转向的过程中,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上述变化,在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档案价值的认知,伴随着档案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间借鉴交融而不断丰富和清晰。档案文本既是客观自然的记录,有其事实性经验价值的真实性,但同时,这种经验价值又是集体意识通过书写者个人的文化表述,代表一个集体的权力意识,体现的是集体历史心性、集体记忆,因而档案文本记录也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和对价值判断主观性以及保存的偶然性,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档案价值的认知。通过档案文本写文化行为、场景信息以及遗产性的文化诠释,可以构建档案文本的意义体系,从而使档案价值得以延伸和重构,丰富我们对档案价值的认知以及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解和取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档案学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从实践工作中总结、产生的,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档案学不仅用自身的理论、结构和功能在科学领域中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通过指导实践工作,在社会领域中对推动社会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学科制度的视角,从知识生产层面和学科制度结构两方面探寻中国档案学之建立,力求追溯学科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脉势,明确档案学作为一项社会建制在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活动的规范程度直接决定了管理档案的质量及其档案价值的发挥.当下,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管理失范现象,不仅导致管理档案反映社会历史面貌这一功能的缺失,还制约了其档案价值作用的发挥.有鉴于此,档案管理部门应通过管理咨询建议、立卷归档质量审查以及档案质量评估等工作的开展,尽量降低社会管理失范给档案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档案价值鉴定论作为档案鉴定理论是诞生以来认可最普遍的档案学思想,从档案的保存价值、价值判别主体、判别标准、价值内容等多个方面,逐步揭示了档案鉴定的一般规律,在中外档案鉴定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工作中得到普遍遵循。但是,价值鉴定论把档案的“保存价值”建立在档案“未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超出了档案工作者的能力极限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使档案鉴定陷入“主观臆测”的悖论。对此,档案鉴定应立足于鉴定环节的基本职能,从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本质出发,以档案的社会记忆作用为鉴定依据和标准,判别文件的“保存价值”,从主客体和主客观方面建构档案记忆鉴定理论。  相似文献   

17.
档案的“记录性”是档案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根源。论文首先梳理了档案学界对“记录”的认识,从记录主体、记录客体、记录方式三方面对比分析了传统环境与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档案记录的特点,并总结出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文件连续体理论、档案第四范式及档案多元论,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的档案记录观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政府档案记录的客体化、扁平化、多元化趋势,并从微观事务证据和宏观历史叙述两方面反思了该现象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论文最后指出,档案记录现象的变化从根本上而言是由来源记录的发展所致,从记录观的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为我们深化档案来源原则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档案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而纪录片作为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为提升传播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以及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分析对象,利用Python爬取用户评论数据,通过对其进行情感分析和主题挖掘得出以下结论: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得力于传播渠道的广泛性;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熔铸于传播内容的独特性;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根植于公众需求的多元性。这为扩大档案文化传播影响力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资产概念的认知演进中,价值和权利至关重要,提示着档案资产的理论审视也应沿着价值与权利的脉络展开。经济学界关于资产价值客体的梳理中,探索出从生存之用到抽象之用、从需求之用到稀缺之用的扩张脉络,提示着档案资产的价值审视也应置身其中。法学界关于资产权利客体的梳理中,探索出从狭义之物到广义之物、从自在之物到人为之物、从自然之物到法律之物的扩张脉络,提示着档案资产的权利审视不能置身事外。  相似文献   

20.
王英  舒洁  张睿婵 《山西档案》2021,(2):144-154
档案价值判断是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的前提条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收集影响档案利用者判断档案价值的因素;然后利用扎根理论分析发现: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价值的判断主要受利用需求、利用能力、档案信息、档案来源、档案实体、档案实践活动及档案系统环境7个主范畴的共同影响;最后,根据访谈文本构建了档案利用者档案价值判断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提出完善档案利用者档案价值认识系统、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及推动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合理化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