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高级黑",即通过隐晦暗示等较为所谓"高端"手法来抹黑攻击.时下一些媒体上不时出现"高级黑"现象,当然,其中也不乏因为摆脱不了老套经验或者业务素质低、跟不上网络时代的"网感差"所导致的"低级黑".一些盲目歌功颂德的"初级粉"也会演变为另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高级黑".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并通过建章定制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徐静  周丽 《采.写.编》2018,(1):178-179,158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下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的舆情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舆情分析工具ROST和UCINET得出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的舆情中心、热点话题、热点行业及舆论流向,并提出一些规律性思考供其他社交媒体借鉴,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身份认同、塑造国家形象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袁立庠  刘杨 《现代传播》2015,(4):144-14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交媒体依赖症"一族,揭示由媒介依赖所带来的碎片化生存以及社交网络中由"拟态的自我"引发的自恋、孤独、虚荣、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探求帮助大学生群体寻找健康地利用社交媒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播角色.人们在社交媒体体现的情绪化传播则表现为人们对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传授的不理智状态.文章把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病理现象归因为社交媒体的情绪化传播行为.社交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困扰.本文对社交媒体情绪化传播症结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蒋学东 《出版科学》2018,26(3):78-81
拉斯维尔"5W"传播模式为研究信息传播提供强大指引.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升,促进各类媒体的深度融合,"5W"模式的核心内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变化为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媒体融合的特点、本质和内涵,综合利用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型媒体的优势,在学术信息传播五大要素方面深刻领悟媒体融合趋势对信息传播的巨大影响,科技期刊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王卫池 《东南传播》2021,(7):109-112
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下,人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对技术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狂热依赖,形成了复杂的线上社会关系场域."SH名媛"事件是当下社会社交展演与群体伪饰现象的集中呈现.社交展演的泛化与人设营销、身份建构密切相关.媒介作为社会结构性权力建构关系秩序、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物化、人与物的关系强化是话语空间集体粉饰的深层次原因.媒介仪式与符号消费使用户自我呈现逐渐走向异化,导致情感型数字劳动和人的主体性消解等问题.对这种"畸形表达"与"视觉欺骗"景观保持必要的警惕和反思,是规避被技术俘虏的风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田瑶  单志芳 《今传媒》2016,(11):76-77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报纸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报纸媒体为突破瓶颈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互联网+媒体"背景下,传统报纸媒体不断树立互联网思维,通过提升内容质量、明确受众需求、转变报纸的经营和服务方式来提高报纸媒体的影响力,这是提升传统报纸媒体传播品质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其新的经营模式和内容渠道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巴宁  马纯锋 《传媒》2018,(3):50-52
"圈子"是人际关系格局中的重要构成,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当前社交媒体中人际关系格局的现实依托.社交媒体中的"圈子"以社交媒体为平台依托,使拥有共同价值诉求和情感认同的人们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交群体.不同于现实人际关系格局中的"圈子",社交媒体中的"圈子"属于非正式的组织形式,平台流动性决定了社交媒体"圈子"传播具有临时性和相对闭合性.客观审视社交媒体"圈子"传播的特征,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交媒体"圈子"的逻辑生成与运行模式,而且有助于人们快速建构起强关系与弱关系环环相扣的虚拟社交网络.基于此,笔者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四个方面入手对社交媒体"圈子"传播的特征进行解析,以期为社交媒体"圈子"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以即时、便捷、互动等特征迅速横扫全球,其构建的社交网络更是给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化,与此同时,给人们的内心世界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认为,社交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络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更加频繁紧密,但实际上却潜移默化地让人们越发孤独和焦虑.这种孤独不是个别行为,而是在网络环境的虚拟反馈下形成的群体性孤独.本文将从媒介批评角度,综合运用传播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对"群体性孤独"现象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该现象背后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公众阅读方式的深刻变化,期刊业面临种种挑战,一些行业性期刊因所属行业管理体制的变革,面临更大的冲击.但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行业性期刊与所属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成为其转型发展的潜在优势.本文从"媒体间融合"与"媒体和产业融合"两个层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行业性期刊的转型策略:一是通过"+互联网",将单一纸质期刊转型为以互联网形态主导的行业"垂直型"媒体群,极大增强自身影响力,通过"注意力经济"获得效益;二是通过"互联网+",与所属行业深度融合产生"乘数效应",分享行业转型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时代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在全民加入自媒体行业的潮流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应坚持创新意识,借助融媒体平台拓宽发展路径,争做"主流网红".这就要求广电主持人在能力上不断提高,提升在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守护好自己的新闻主阵地.本文分析广电主持人的职业发展困境.通过少数广电主持人转型"网红"的成功案例,探索广电行业打造"主流网红"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丽莎 《东南传播》2011,(5):110-113
微博等媒介新锐的强势来袭,社交网站的频频发力,受众透过自媒体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展示着不可低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揭示了Web2.0时代,受众由"被"营销转为"和"营销的新趋势.本文借助"长尾理论"分析了奥巴马通过"follow新媒体",增大传播"长尾"的竞选策略.结合对2010微博营销典型案例的分析及相关数据引证,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作为新型的大众媒介(Mass Media)形式,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在虚拟社交中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系列极端的社会事件,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这也正显示出媒介素养教育严重滞后于媒体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一代"的主体,在原有的依赖理论中提出"社交媒体依赖"这一新概念,并将其作  相似文献   

14.
马凯  韩强  毕文佳 《传媒》2021,(22):35-37
在探索"新闻+政务商务服务"运营模式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赋能,形成融合度高、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融媒产业服务体系,成为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大舜云"平台为例,阐述了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探索"媒体+"模式路径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文章以微信书为例对图书产业的一些新变化进行探讨.微信书是一种基于微信朋友圈的互联网社交网络个性化印刷制品.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是一种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应用与传统图书印刷业的结合,不同于按需印刷、自助出版和传统出版的新图书生产现象.剖析微信书现象,可以为观察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媒体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技术的进步促使一大批新兴媒体迅速崛起,而传统媒体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迫,它们不得不去寻求新的生存之道.目前,一个已被广泛尝试的媒体发展模式是"社交平台+传统媒体",即凭借着平台优势的社交媒体与凭借着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体互相合作,以求共赢.无疑这是一条"美丽"与"危险"共存的发展之路,传统媒体该不该走这条路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相似文献   

17.
周芳 《传媒》2021,(22):59-61
传统广播与社交的关系演进中,在凸显时间即时性与仪式感的"内嵌"关系上,广播内容可以实现社交元素的嵌入,如传统点歌交友、话题互动、婚恋相亲等.到了"外嵌"关系上,广播与社交媒体进行连接,强调空间上的覆盖与可得.未来,广播与社交将继续深度"互嵌",并通过跨媒介联动带来声音社交的更多可能.此外,在广播发展过程中,积极拥抱互联网社交思维和新媒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广播需以社交为"切口",从内容嵌入到渠道嵌入再到日常生活场景嵌入,搭建具有聚合力和强大传播力的社交平台,不断夯实自身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人际交流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为了充分满足人们在社交网络空间表达情感的需要,"点赞"按钮应运而生.用户使用赞的心理动机不尽相同,基于不同动机的点赞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它不仅促进社会互动,便于表达情感,还蕴藏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应理性对待"点赞"这一网络文化现象,规避因"点赞"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之为个人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依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主要是获取最新资讯、了解朋友动态和浏览图片、看视频、听音乐。随着大学生接触社交媒体的时间增长,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女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大于男生;大二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大于大三学生;城市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大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20.
综艺节目热潮涌动促使"CP文化"从一个小众宅文化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流行现象,关于"CP"的话题量、报道量也居高不下,形成"CP文化"的"媒介奇观".本文主要在"媒介奇观"视野下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体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归因,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