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在本文工作中采用了CIS方法对环戊酮分子离子(C5H8O )的第四激发态进行了理论计算。所有本文中的分子结构皆由Gaussian03的计算生成。在计算C5H8O 的激发态问题时,我们利用B3LYP的计算方法和基组为6-31 G(d,p)求得C5H8O 基态中性分子的几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LANL2DZ和6-31G(d)混合基组水平上,对标题有机锡配合物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了化合物的结构、能量、振动光谱,结果表明,优化的结构和计算频率与实验符合的较好。而且发现了标题配合物和四氢呋喃形成了弱的复合物,并提供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经利用B3LYP的计算方法和基组6-31 G(d,p)对环戊酮离子(C5H8O )的单点能进行计算,对C5H8O 的稳定几何构型进行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反应物激发态相关信息的理论计算。对于第一激发态的理论研究,我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B3PW91)以及二阶微扰理论(MP2)的方法优化了 KrNO 分子的几何结构,且计算了它的光谱常数和非谐振力场.结果表明,在MP2方法下计算的结果要优于 B3LYP 和 B3PW91计算的结果;基组6-311G、6-311G??、6-311G(2df,2pd)、6-311G(3df,3pd)下的结果普遍优于 cc-PVNZ (N=T,D,Q)得到的结果.MP2理论方法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实验值,对于实验测量某些光谱数据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和二阶多体微扰理论(MP2)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小芳香烃分子及其自由基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DFT中的B3LYP方法得到的最优化结构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最好。相比大基底cc-pVTZ,小基底6-31G(d)得到的几何结构、能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好。B3LYP方法计算得到氧原子在(d)位置的五苯环(C19H10O)体系最稳定。对小体系适用的理论方法(B3LYP)可以用来研究多环芳香烃(PAH)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许晓刚   《科技风》2014,(6):51-53
为研究吸附气体小分子的石墨烯紫外光谱,可以能够灵敏准确的测量出石墨烯吸附的气体小分子的种类。本文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优化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结构。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计算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状态下的电子结构。基于Gelius模型,算出其紫外光谱。这为通过光学手段研究和制备高灵敏度的气体小分子探测器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中的CIS(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with Single substitute)方法,采用6-31+G(d,p)基组计算环戊酮离子的激发态结构和振动频率.研究由环戊酮离子获得小分子碎片C2H+4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孙玲 《科教文汇》2014,(15):74-75
碳纳米管其独特的性质使得无论作为功能材料还是结构材料都有着极为广泛的潜在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Br+修饰不同直径的SWNTs,在一些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DFT/B3LYP 6-31G(d)优化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功能化的SWNTs的结合能△E,同时还讨论了结合能△E与不同加成产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结合6-31G(d,p)和6-311 +G(d,p)基组,研究苯基取代的六元碳链双烯酮阴离子自由基的分子内环加成反应.探讨反应物分别通过[4+2]和[2+2]环加成反应生成六元环产物(i)和四元环产物(ii)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2个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都先经过第1个过渡态得到中间体.然后从该中间体出发,反应(i)经过第2个过渡态得到六元环产物;反应(ii)经过另外一个过渡态得到四元环产物.计算表明反应(i)是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0.
孙玲 《科教文汇》2014,(5):74-75
碳纳米管其独特的性质使得无论作为功能材料还是结构材料都有着极为广泛的潜在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Br+修饰不同直径的SWNTs,在一些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DFT/B3LYP 6-31G(d)优化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功能化的SWNTs的结合能ΔE,同时还讨论了结合能ΔE与不同加成产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计算弹性常数、体模量B以及剪切模量G以及经验常数G/B、泊松比和柯西压力预测(Ti1-xNbx)5Si3的韧脆性;并利用态密度以及差分电荷密度从电子角度给予解释。结果表明:随Nb含量的增加,其韧性逐渐增强。从电子结构角度分析(Ti1-xNbx)5Si3韧性增加的原因:Nb的加入使得Ti6g3d电子与Si3p电子强键结合减弱;沿c轴方向原子键合强烈的方向性发生改变;同时(001)面间距增大。  相似文献   

13.
PM3量化参数对脂肪醇的-lgSw、lgKow的QSP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O键上碳原子电荷QC和分子所含碳原子个数N作为醇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其溶解度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进行了QSPR研究.QC的计算采用G98W程序包中的PM3方法,容易获取,它表征了醇分子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结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醇分子的-lgSw、lgKow都随分子所含碳原子数N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O键上碳原子电荷Qc的增大而减小,复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PM3方法计算的量化参数Qc用于与脂肪醇的水溶解性关联优于分子连接性指数。  相似文献   

14.
对24种取代芳烃化合物进行DFT-B3LYP/6-311G**水平全优化计算,据所得量子化学参数建立取代芳烃对蝌蚪12h暴露急性半致死毒性(lg1/LC50,mol·L-1)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所建QSAR模型的相关系数R及去一法(LOO)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50和0.875,用预测集样本进行了外部预测,所得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2ext和外部预测集交互检验Q2ext分别为0.880和0.856,表明所建立的QSAR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模型结果表明:分子的体积愈大,化合物毒性愈强;最负的原子净电荷愈负,毒性愈弱.对模型应用域(AD)进行了表征,所建模型可以应用于应用域内化合物的毒性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硼氧小分子在铂团簇的表面吸附体系,研究的物性涉及不同自旋下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解离能和平均原子结合能等. 计算结果表明:BO两种原子作为一个分子整体吸附于铂团簇表面,其吸附方式随团簇尺寸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布居和Mulliken布居显示,电荷由铂原子转移到BO分子整体. 此外,解离能和平均原子结合能表明四重态Pt4BO的基态结构具有最大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氯甲烷回收过程具有工艺过程复杂、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导致氯甲烷含水量难以预测。提出了ISVM软测量建模方法,鉴于新增训练样本中如果存在违反KKT条件的样本,则这些样本中肯定存在新的支持向量,必然会使支持向量集发生变化,原分类支持向量集中的非支持向量也有可能转化为支持向量,进一步提出了改进ISVM氯甲烷含水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普通ISVM预测模型比较,采用改进ISVM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更佳的预测精度,为氯甲烷含水量的控制提供了更精确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Xylanases are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zymes in many industries. However, their low thermostability hampers their applications in feed pelleting, pulp bleaching, and so on. The main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mprove the thermostability of Trichoderma ressei xylanase 2 (Xyn2) by introducing disulfide bonds between the N-terminal and α-helix and the β-sheet core.ResultsIn this work, two disulfide bonds were separately introduced in the Xyn2 to connect the N-terminal and α-helix to the β-sheet core of Xyn2. The two disulfide bonds were introduced by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residues. The half-life of the mutants Xyn2C14–52 (disulfide bond between β-sheets B2 and B3) and Xyn2C59–149 (disulfide bond between β-sheets A5 and A6) at 60°C was improved by approximately 2.5- and 1.8-fol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wild type Xyn2. In addition, the enzyme's resistance to alkali and acid was enhanced.Conclusion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N-terminal and α-helix to the β-sheet core is due to the stable structure of the entire prote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