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数字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困境之下如何寻找出路是每一个传统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国行业报也不例外。跨媒介经营是行业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在"2010中国行业报年会"上指出,目前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并且,他强调,"行业报向现代行业传媒转型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宁 《新闻世界》2012,(6):48-49
面对传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报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地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提升新闻品牌效应,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树立特色,突出重围。本文探索了行业报提升新闻品牌效应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韩庆文 《新闻窗》2013,(2):92-93
行业报在新闻媒体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除部分行业报是随着新兴行业的兴起而创办的外,大部分的行业报是从原来的机关报转变而来。这些行业报有的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历史。多年来,这些行业报面对国家新闻政策的调整与新闻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市场以及读者的要求,一直在努力从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庸置疑,现在行业报由于受到各种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的多重挤压,在行业的影响力、权威性与过去相比都出现某种程度的弱化,有的甚至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4.
徐展 《传媒》2002,(10):32-33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强大的舆论手段,它所显示的新闻的思想力应该是巨大的。行业报着力于体现行业特色,受行业所限,报道领域相对狭窄,缺乏更多的大众趣味,因此,行业报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本着党的中心工作与行业基层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5.
徐晓东 《新闻世界》2013,(11):31-32
与市场化的媒体和新兴媒体相比,一些行业报"官"气十足,报道形式单一,内容与其它媒体雷同,彰显不出报纸的个性化优势。为此,行业报特别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新闻报道策划,以新闻策划提高行业报的指导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媒市场的日益繁荣和发展,行业报在市场中所面临的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新的形势下,行业报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建立有特色的报业文化。本文针对当前行业报在进行品牌建设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施华  程永华 《新闻前哨》2003,(10):30-31
我国行业报大多诞生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年代,走的是机关办报的路子,长期给受众以“官办、官订、官看”的心理定势,尽管改进了不小,但在市场上仍乏人喝彩。 作为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报在媒体普遍思变的今  相似文献   

8.
王立新 《新闻知识》2000,(12):30-31
2000年是行业报饱受煎熬的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整顿报刊、取消政府厅局级部门办报的决定(俗称“两办通知”),使全国数百家行业报刊全部划转.重新定位.目前划转工作己基本结束。经过各方近一年的纵横排阖、讨价还价,曾经红火一时的行业报结局大相径庭:有的是被党报集团吸纳.洗心革命,与原主管部门“彻底拜拜”;有的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无人认养.只能销声匿迹;还有的是找了个新东家,明脱暗不脱,穿新鞋继续走老路…………积重难返的“报业病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猛,政府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9.
行业报作为中国报业体系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类别,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行业报由社会行业组织主办,服务于特定行业的发展.行业报除了报道本行业内的信息外,还承担着引导行业舆论导向、针砭行业发展问题等作用.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中,行业报新闻评论所面临的困境与寻求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行业报(或称产业报),大约又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官办”转为“民办”的产业报,如《中国冶金报》。另一类是目前仍然存在的“官方”性质的行业报,如由国土资源部主管的《中国国土资源报》,这类报纸的现状是,它们已由部委“主办”变为“主管”,不再是机关报,经济上大多自收自支,也在一定程度上踏入了产业化发展征途。但由于  相似文献   

11.
回顾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把2007年报业开始探讨全媒体的概念,定义为全媒体的概念期,把随后几年报业在报网融合、移动新媒体的尝试定义为探索期,2011年以来,以南方日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传媒企业深化改革,构建了新型全媒体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业报大多诞生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年代,走的是机关办报的路子,长期给受众以“官办、官订、官看”的心理定势,尽管改进不少,但在市场上仍乏人喝彩。 作为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报在媒体普遍思变的今天,在坚守机关报阵地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朝社会公众媒体方向发展,方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实际上,行业报走入市场并非毫无优势,相反,在追求个性  相似文献   

13.
刘萍 《新闻前哨》2003,(12):45-45
面对文化体制的改革,行业报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可以说,这是一次生死考验。行业报如何面对市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行业报人必须审慎地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4.
高泓娟 《新闻世界》2014,(10):132-133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新闻与大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媒体人的创作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众筹新闻适时而生。若将这一新生事物与正在探索出路的行业报结合在一起,那将是行业报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常云 《青年记者》2007,(20):84-84
行业报是中国经济类报纸的主要存在方式,曾长期担负着中央各大部委机关报的角色,并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走入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行业报通常被称为"产业报",或者叫"部委机关报"、"专业报"或"产业经济报"。1998年中国报协产业报委员会正式提出了"行业报"这一称谓,即专指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服务行业领域涵盖工矿、交通、运输、建筑、信息、商贸、金融、工商管  相似文献   

16.
杨华 《新闻传播》2010,(7):128-128
全国性行业报在改革开放的需求和机遇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与时俱进,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创新管理,整合资源,发展新媒体,促进纸媒和网媒的互动与融合,提高行业权威信息和深度资讯的传播力.加快推动行业报向现代行业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7.
张正柱 《新闻前哨》2001,(12):32-32
同党报和社会报纸相比,行业报不仅在新闻资源、广告发行,还是读者数量、社会影响等方面,都稍逊一筹。行业报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压力越来越大。党报有政治上的优势,社会报纸能够抓住读者的爱好,它们的新闻线索多、时间快,它们的发行量要比行业报大得多。另外,党报和社会报纸还可以通过在本部以外的地方印刷,以最快的速度把报纸送到当地读者手中。在这方面,地方报纸更是得天独厚,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显然,实现上述这些“快”的必要条件,行业报都很难做到,行业报并不具备“快”的优势。 但是,作为各行各业的宣传舆论工作主…  相似文献   

18.
走什么样的道路——行业报五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少综合性报纸打响价格战时,已有行业报不断提价,每份报纸卖到了5元;在不少综合性报纸为单一广告收入结构犯愁时,已有行业报成功地靠品牌影响力和衍生产品赚了钱,其贡献率甚至和广告平分秋色;在不少综合性报纸疲于应付新媒体竞争时,已有行业报将手机报、行业信息数据库等列入重要经济增长点……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原本是本期视点关注行业报的初衷。因为作为和部委有紧密联系的行业报,在以往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都受到波及。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1998-2003年治理散滥、管办分离等政策调整,行业报早已不再对上级主管部门等靠要,而是优胜劣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其发展思路、运作理念、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于其他报种、其他传媒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9.
行业报:“要行业”还是“甩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行业报系统,山西工人报是惟一蝉联7年"山西省一级报纸"的行业报。在全国工人报刊系统,山西工人报是获得国家最高新闻奖和本省最高新闻奖数量最多的工人报。作为一张行业报,山西工人报为何能在竞争激  相似文献   

20.
胡德辉 《传媒》2008,(8):7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现有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在改革大潮中,行业报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又将如何发挥优势,获得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