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贞 《今传媒》2013,(9):18-20
与对内新闻报道不同,新闻异地传播有着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信息诉求以及不同的传播接受文化。这就决定了新闻异地传播蕴含着独特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范式。本文分析了异地传播的新闻价值构成以及新闻发现力培养和新闻表达力提升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贞 《报刊之友》2013,(9):18-20
与对内新闻报道不同,新闻异地传播有着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信息诉求以及不同的传播接受文化。这就决定了新闻异地传播蕴含着独特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范式。本文分析了异地传播的新闻价值构成以及新闻发现力培养和新闻表达力提升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林森  李立 《新闻界》2006,(2):57-58
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它们的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4.
组织传播可以大体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组织成员在组织内的角色认知,是组织传播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的正常运行仰仗于组织内部信息的有序传播,组织文化则组织内部传播"人格"表现,也是组织对外展示的重要内容。组织外传播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间传播、组织形象传播、组织危机传播。组织形象对组织的意义,主要诉诸于人们的心理。积极开展危机传播,在挽回、修复组织声誉的同时,有时甚至会使组织"因祸得福"。  相似文献   

5.
增强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新闻传播模式的新一轮变革.从印刷媒体、新闻演播室、基于地理位置的新闻信息到情景纪录片,增强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文章通过对两会新闻不同新闻报道形式的评估,发现增强现实新闻报道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在认知、心理、行动层面呈现出感知系统的沉浸、情感体验的强化与行为层面的引导.在应用前景层面,增强现实新闻报道真正的媒介化将带来新闻领域在内容、叙事、业态上的三重转变,成为新闻报道的常规工具.  相似文献   

6.
王珏 《东南传播》2010,(8):63-65
模糊传播作为一种策略性意义模糊化传播行为,其出现与使用非常普遍,在社会信息传递中起着特殊作用。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报道者出于新闻策划布局或特定业务要求将新闻要素模糊化,即属于模糊传播行为。模糊传播因其策略性并不与新闻的真实性相悖,反而在需要特定报道效果的新闻实践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模糊传播的机制、效果出发,试探讨模糊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和运用,通过研究其实现的形式、方法,以明确模糊传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传播模式,并提出通过这一传播形式优化新闻报道信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会议新闻报道不同程度存在着程序化、公式化现象,传播有效信息受限,降低了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创新会议报道不仅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日趋多元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发挥好党报的"喉舌"功能,增强信息覆盖范围和传播效能的内在要求。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在坚持其党报权威性、严肃性的同时,力求从报道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可谓今年两会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上海和新加坡两地的6家报纸组织的内部传播情况,希望通过这一探索性研究,初步获得有关媒介组织传播基本状况及其与新闻生产关系的经验资料。本文认为,新闻生产性质与流程对组织传播的媒介、方向、内容、机制等方面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媒介组织传播又从组织氛围、专业共识、具体操作等方面影响了新闻生产。因此,对于媒介组织传播的调整与改革,将改变新闻生产状况,从而影响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新闻报道在新闻客观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西方新闻更倾向于负面报道,中国新闻则以正面报道为主。这主要是中西方新闻传播思维、传播体制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的。本文从中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体制的差异出发,分析了不同新闻传播体制对新闻报道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闻的报道不仅传递给受众新闻信息,还担负着科学精神传播的任务.由于新闻记者的科学素养、伪科学的误区和科技新闻报道手法的呆板化等因素,成为制约科学精神传播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要查找原因,走出误区,使科技新闻报道为科学精神的传播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1.
闫斐 《记者摇篮》2007,(7):55-55
新闻传播过程从其形式上看,是一个借助新闻语言或图像进行的符号传播活动。不同媒介借助不同的符号作用于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受众在接受不同媒体的传播时,不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传播工具迅速崛起,实现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及时传递,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组织内和组织外的传播效果。当然,当今媒介环境不断变化,这也给组织传播研究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还有很多新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需要研究者挖掘和研究,以建构符合时代发展的组织传播体系。本期"组织传播"顺应时代发展,精选三篇文章,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牛炜玲 《新闻窗》2011,(2):32-33
在对新闻传播的信息量进行计算时,有一个变量被称为“信息等级”。所谓信息等级,是指新闻报道中各新闻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各新闻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等级会发生变动。要了解新闻传播中的信息等级问题,我们就需要思考,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等级为什么会发生变动,  相似文献   

14.
程浩楠 《新闻知识》2023,(10):88-92+96
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的不断变革推动技术的进步和新闻平台的更迭,异地新闻报道风生水起。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异地新闻报道与时俱进,有了更多新特点,报道的规律和范式有了新的提升。为此,本文通过纵向、横向对比,展示异地新闻报道的必要性与发展历程,分析区域都市媒体在寻求突破的过程中,力求在异地新闻资源争夺战中抢占先机,得出这既是媒体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媒体特别是都市化媒体调整策略,不断进行自我革新,适应时代变化和行业变局的结论,并提出新媒体时代异地新闻报道提升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实现传播的新闻价值,新闻体裁各异,传播效果也不一样。现场短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有强烈特色的体裁。现场短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新闻改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论新闻图示的特点和传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报纸编辑手段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示,已成为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新闻图示近几年,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图示,频频在国内报刊上出现,引起了人民的兴趣和关注。有人  相似文献   

18.
周建明 《新闻前哨》2013,(11):14-16,21
价值观是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核心因素,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评价之中。从纷繁的事实中选取事实,是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对同一事实链条中的不同因子的选取.不同角度的选择。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对新闻事实的评价比起新闻报道更具有价值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胡河宁 《今传媒》2010,(1):51-52
任何组织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结构组成的,这是组织内部最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一个组织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组织,就在于其内部结构表现出的不同特质和形态。《吕氏春秋·用民》曰:"引其纲,万目皆张。"对于复杂的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组织的传播沟通工作而言,组织的结构与结构化形式就是纲。结构及其结构化的思维能通过大纲带动小目,使整个组织传播工作条理分明。  相似文献   

20.
网络和传统媒介的受控状况及对其新闻宣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九洲  赵雪情 《新闻界》2006,(6):65-66,68
由于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控制程度不同,网络和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分别呈现出自由化或规约化倾向。自由化是指在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过程中,不受或较少受到来自于外部或内部的制约和控制,而呈现出一种相对不受干涉的、独立的、自由的状态和趋势。规约化是与自由化相对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