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参与观察法是田野调查的最基本方法,而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可以说,脱离了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是没有个别访谈或缺少实地田野资料作为支撑的“安乐椅”式的理论研究,而没有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田野调查也不能成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涉取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是以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树立起人主义思想,以及对社会赋有责任感为宗旨的研究。这是人类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区别和主要特色的标志之一。本从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对象、内容、手段及方法以及调查结果的处理作为基础常识,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规范入门之鉴。  相似文献   

3.
吴泽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对贵州苗、布依、水等少数民族都进行过深入调查研究。抗战时期,他积极开展民族学学科建设和田野调查,搜集民族文物并编辑出版研究成果等;新中国建立后,他到贵州民族地区访问、主持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20世纪80年代,他两次到贵州参与中国民族学学科恢复重建工作,对贵州民族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评述他的贡献,能从侧面反映了民族学研究在贵州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4.
"实践民族学"是在当代中国背景下,以实践的视角"再写"民族学与人类学,即重新"盘点"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历史与现状、定位与构成、需求及发展趋势,勾勒一个以应用、实践为目标的相对整合的民族学学科体系。民族学、人类学的整合及本土化过程,必须在应用和实践中实现,且打破"田野"框架,超越传统的范畴,拓展学科领域。民族学或人类学是一个包括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来自田野,回到田野;在于实践,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法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正像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科学实验获得数据那样,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发现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6.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法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正像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科学实验获得数据那样,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发现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7.
音乐调查,是一种从古至今存在的名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古代的"采风"到现在的"田野调查",可谓经历了多少时代的更迭。近现代开始,西方的人类学、民族学和民族音乐学等不同学科在不断地被引入,因此,"田野调查"这一称谓逐渐代替了"采风"的称谓。田野调查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在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目的被采用,即使所面对文化事项相同,研究目的的不同也使得工作方法会有很多种选择。田野调查需要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它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必要方法和途径,在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在本文主要在针对田野调查前期的准备和田野调查中的文化冲击以及消除"文化隔膜"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东宇轩 《教育文化论坛》2019,(2):104-108,139
我国早期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本土化水平并不高,但随着国内民族学学科发展,研究方法也愈渐成熟,作为民族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也日益展现出其重要作用。但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去运用这个方法却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书面知识与实际操作化的差异,参与观察中价值中立的原则性难题,学科道德规范与世俗伦理的碰撞,何为真实性的原则问题等。即使在田野调查法如此成熟的今天,研究者进行实际操作时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民族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研究者的挑战,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拥有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模式,为民族学开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岑家梧是20世纪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著名学者。他对海南民族问题的系列研究,从科研选题、田野调查到理论方法的阐述,从资料搜集、文献综述到思想观点的分析论证,均有原创性、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建树。  相似文献   

10.
民族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66-66
专业解读 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专业,是于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起来,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民族学是以民族或族群团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分布和融合的规律;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分布、关系,以及各个民族共同体的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征等。民族学在部分地区或国家的学术界被称为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或田野调查工作,并广泛利用历史、考古、语言、社会地理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辅助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族学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民族学学科的内涵,全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该学科名称的意义、研究领域与学科形成的简史,还从民族学的分支,民族学所研究的"文化"的意义和特点等方面来介绍民族学的内涵与定义;二是民族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特点,包括传统民族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学、当代民族学理论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等;三是民族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包括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学和汉民族研究的关系以及民族学的开放性特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影视民族学、人类学是通过影像与影视手段,记录和思考人类社会的有效方法。影视民族学、人类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现在我国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视科技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关系,探究我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利用影视科技的现状,以及我国影视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族际通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关系的深层次问题,是研究和考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会东县彝汉民族关系的演进中,彝汉通婚数量的增长及其思想观念的变迁,体现了彝汉民族关系的变化。本文以族际通婚为视角,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及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调查方法,梳理会东县彝汉民族关系的演进情况,分析彝族、汉族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彝汉通婚现象等,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彝汉通婚及民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珠三角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日益增加,基于有着不同生活学习经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并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珠三角地区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5.
畲族武术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社会人类学、阐释人类学等视角对畲族武术文化进行梳理。认为,畲族武术缘起、形成与发展与畲族人民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反抗压迫斗争及社会习武风尚习俗密切相关。畲族武术以独特的地域性、兼容性、延展性及原真性使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和文化变迁一直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各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也经常处于不断变迁之中。在现代化进程中,双江县布朗族在生计方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婚姻家庭等方面发生的变迁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不断整合以适应现代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宁化客家妇女“接珠”仪式的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宗教仪式一直是人类学田野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客家妇女主持或参与的宗教仪式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成果极少。本文用宗教人类学的方法,参与观察了闽西宁化县的一些宗教仪式,在访谈当地的民间宗教仪式专家与不少念佛客家妇女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资料描述了宁化县"接珠"仪式的全过程,并透过这一仪式分析探讨了当地妇女的地位、妇女的观念与妇女的休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文化是维系仫佬族妇女在家庭中性别角色特点历时恒定性的重要因素,而由于经济转型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则是影响角色期待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