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颜敏 《体育世界》2014,(10):51-53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成都市农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意识等进行了分析。根据论述和调查的结果,提出适合成都市郫县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对策是:促进农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完善体育意识,培养农民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强成都市体育局对农村群众体育的管理;利用学校潜在的资源,延伸学校体育的功能;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成都市农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意识等进行了分析.根据论述和调查的结果,提出适合成都市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对策:促进农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完善体育意识,培养农民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强成都市体育局对农村群众体育的管理;利用学校潜在的资源,延伸学校体育的功能;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调查新农村建设中巢湖周边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巢湖周边地区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和需求不足,持久的体育行为还没有形成,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农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农民体育组织管理和指导相对薄弱.提出了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探索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育强国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由农村群众体育入手,对村落武术在新时期体育强国目标下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村落武术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建设新农村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所表现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上海城市和农村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对上海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环境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探悉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机制,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健身的时间保障问题、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以及农民的健身计划的执行问题等对农民的体育健身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市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全面了解洛阳市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继国  邹炜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06-106,10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地属西部开发范围的武陵地区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县级以下体育组织没有建立,体育敲诈严重匮乏,群众体育活动基本上没有开展,目前农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是看电视、闲聊、阅读书报杂志,但其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县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年轻人的体育意识也渐趋成熟,农村体育群众组织的诞生正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各方面应做好农村群众体育培养工作,相应的增加经费投入,并由体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体育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福建省群众体育发展情况,找出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从政府组织管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场地设施、社区体育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健康、群众体育活动的经费情况等7个方面对福建省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各级管理部门对群众体育进行了有效管理;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场地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社区体育发展情况良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有所增加,但高学历的偏少;群众体育经费支出增加。其中增加经费投入和政府重视是群众体育发展最关键的2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笔者对我国农村群众体育问题及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两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以寻求进一步对同类问题研究的立足点。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群众体育主要存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群众体育投入不足 ,东西部事业发展不平衡 ;农民体育意识不成熟 ;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 ,缺乏体育人才 ;农村体育科研落后的问题。新时期对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应注意加强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纯农民群众体育的研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方面的研究、提高农民健康状况、从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村落看村落体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从村落的视角探讨村落体育的发展。认为:村落时间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生活空间和村落文化是村落体育的内在规定性。从不同视角对村落体育会有不同认识,也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思路。村落体育形态多元、功能多重,村落体育与"官语"体育相去甚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村落体育的基础和保证,村落需要有自信的体育文化,需要找回被遮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价值,村落体育的发展需要"培育、输入"并举,需要村落精英带动,需要学校体育的辐射。  相似文献   

12.
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村落农民体育是村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与村落文化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相互牵制性.二者之间的现实作用机制决定了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发展既要互动、同步,又要避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村体育”,“新农村体育”离不开太极拳。太极拳固有的健身养生功能相对于目前广大农民来说如“雪中送炭”.研究指,出,太极拳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驻农村,为促进新农村体育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学校体育功能、建立老年人太极拳活动中心、举办小型比赛和吸引社会资金等措施来发展农村太极拳运动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成功开展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以期达到进一步推动广西村落农民体育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我国广大村落开展体育运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个案研究法,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对"城中村"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城中村"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方式随社会变迁而改变,近20年来居民体育休闲娱乐快速发展,并成为居民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节庆仪式性体育走过辉煌历史后出现下滑和分化现象,现代体育在"城中村"逐步呈现发展趋势。体育休闲娱乐在"城中村"不同社会群体间起到和谐、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体育参与的行为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行为学的激发动机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视角,结合甘肃、安徽、江苏三省18村农民体育调查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农民体育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健身动机是农民参与体育的内部驱力;健身氛围是农民参与体育的外在动力;体育价值观是影响农民体育参与的心理因素;健身场地是影响农民参与体育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城中村"的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把怎样搞好社区体育文化,村镇体育文化,企业体育文化等群众性活动,作为一项产业,使体育文化可持续性发展落实到城乡基层,努力探索和推广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原生态民俗体育内容,是提炼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资源宝库.当前,发展村落体育的重点不是如何推动全体村民接受现代体育,而是在于努力提炼村落民俗文化活动中所蕴涵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并结合村落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推动村落体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村落体育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罗湘林 《体育科学》2006,26(4):86-95
为了更为真切地理解农村体育的实际状况,探寻其发展轨迹与内在运行规律,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一个村落体育的发展沿革、活动内容与结构以及其功能的考察,探析及推演村落体育活动的一般状况与规律。研究发现,村落体育在社会变迁中表现出调适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村落体育的结构可分解为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3个构成要素,体育活动则有“仪式性”、“功利性”、“娱乐性”等多种类型;而功能表现出混同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