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本体论角度考察老子的"道"与黑格尔"绝对理念"的差异.包括四个方面:一、物质的"道"与精神的"绝对理念";二、自在的"道"与自为的"绝对理念";三、与时空同在的"道"与超时空的"绝对理念";四、无终点的"道"与有终点的"绝对理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美学思想直接得益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席勒,但他的美学摒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接过费尔巴哈和席勒的人本主义的旗帜,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切入美学和文艺学,使他的美学拥有了独特的政治经济学色彩。黑格尔美学中的"异化"和"复归"、"对象化"和"自我观照"都在绝对理念或精神的统摄之下,而这些观念在马克思的美学中得到了彻底改造,由精神领域转向实践领域;费尔巴哈是在神学体系中观照着人,马克思则将人放置到社会关系中进一步还原,克服了费尔巴哈的抽象性;席勒的美学理想是"完美的人"、"全面的人",还是一种偏于抽象的人的理想,马克思则将席勒的人的理想扩展为一种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完成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从批判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出发,以感性作为基础来建立他的"新哲学",把感性实体──自然和人——作为他哲学研究的对象,并试图在作为感性实体的人身上统一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但由于他的新哲学的基础是感觉论,其方法是感性直观,最终使它摇摆于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作为"感性实体"的人上升为"感性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成功地克服了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在《美学》中反复提到"心灵",其心灵观在黑格尔美学思想占有重要地位。"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自在自为阶段的理念,即绝对心灵。其心灵观体现出他对人体心灵的肯定。理念达到了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就获得了其定性,是在普遍性实现自身于特殊个体之中,心灵于是也成为了统一体与绝对心灵,这种定性的状态表现出来是一种静穆的、守住自我的镇定。因此,当绝对心灵处于这种状态之时,其实也是处于在神性凝视的光辉之中,黑格尔的美的艺术理想也从而在这沐浴着光辉的静穆状态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时代观是对黑格尔时代观的扬弃。在黑格尔的理论框架中,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时代精神,哲学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判断,但是不满意黑格尔绝对精神自我封闭的保守体系。正是在对时代精神的追问中,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哲学是一种"逻辑神秘主义",是对旧时代的辩护。马克思对于时代的理解是基于对社会关系的深刻分析,一方面用哲学宣告了"让人成为人的最高本质"这一绝对命令,另一方面还指出哲学实现这一时代使命所依赖的物质力量,即被旧时代不断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由此,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其思想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6.
"神性"一语在黑格尔的《美学》一书中频频出现,"神性"问题在黑格尔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在实质上便等同于"上帝"、"神"、"普遍精神"、"绝对心灵"等用语,有着深厚的宗教与神学的内涵。"神性"当指种种普遍的精神力量或内化的心灵实体,如智慧、勇敢、忠贞等等;通过人的具体形象去表现普遍的神性精神是黑格尔心目中最高的艺术理想,诸神、英雄、圣徒等等这些"神性的东西"成为理想艺术的表现中心,而古希腊雕塑、史诗、悲剧以及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与骑士传奇则成为理想艺术的典范。因此,黑格尔特别反对与神性精神相悖的种种因素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包括抽象概念、有限现实、有限心灵等。  相似文献   

7.
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涌现出了自己的精神导师。而老子就是古老中国的一大哲人。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他的著作《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百科全书。老子提出了"道"这一概念,与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提并论。老子提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正与当今社会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没有最后完成的一部著作.这里说的"黑格尔法哲学",是指黑格尔于1821年发表的《法哲学原理》一书.该著作由"抽象法"、"道德法"和"伦理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伦理法"部分又包括"家庭"、"市民主义"和"国家"三个部分,它论述的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精神哲学"的第二个环节"客观精神"的发展情况.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法"乃是潜蕴于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核心是世界3理论,世界3理论与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比较,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看"到了"现实性"的人.马克思主义总体观从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系统性把握中"恢复"了"现实性"的人.二者的区别其实就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这也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与"科学的哲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1.
“绝对”概念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核心位置,它的外在表现“绝对命令”是康德无可批判的真理产物,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康德的道德哲学,绝对命令产生的绝对道德同样无可批判。在当今多元文化盛行的社会意识背景之下,加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如果能从其本体论角度引中出一条普世的道德规律,对于加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教学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学建模的特点 ,提出在教学中注重“翻译”能力、查阅资料、计算机应用、表达能力、实践和团结协作精神方面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  相似文献   

13.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有其内在统一性和客观必然性,坚持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80年代隐喻被引入认知领域后,认知心理学对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喻的认知属性作了分析:隐喻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思维形式,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隐喻的三种理论阐述了隐喻反映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隐喻作用于感知觉、思维、想象,影响它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孙杰远 《教育学报》2006,2(4):31-35,57
人的本质认识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即人的本质的认识出发,解读了卡西尔符号哲学的深刻内涵,继而对现代教育的本质观、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和教育技术观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时代的教育本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唯物主义本质观认为,本质是一事物主要的、根本的属性、性质、特征,本质是生成的、多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反本质主义所反和所能反的是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本质观。教育不是一种客观事物,而是一类(族)客观事物的泛称,是一个大家族,可从教育的内容、过程、意图或目的三方面探索教育的本质。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即灌输、即训练、即传授、即引导、即启蒙(批判、解放)、即认识、即发展、即学习、即发现、即建构、即生活、即交往、即对话、即理解、即游戏等。教育的本质是生成的、发展的,教育的本质具有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回顾近10年我国体育本质的研究现状,从体育本质研究的出发点、立论根据、结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反思,认为理论前提不统一、主体与客体论域不明确、"属人"的体育与"客观"的体育的二元对立等元理论问题研究的缺失,是中国体育本质研究难以取得重大进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教育是通过教学形成人的活动。但教育形成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又有不同的认识理念和实践方式。教育本质的变化过程是从永恒不变的教育本体存在扩展为具有特定规定性的教育具体存在的过程,是教育主体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教育规律的建构性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两种主要的新闻体裁。新闻报道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手法,本质上属于客观反映。新闻评论属于论文文的范畴,主要运用议论文的范畴,主要运用议论手法,本质上属于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