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非稳态过程导热系数测定及仪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傅里叶导热基本定律,采用固定热面温度、测定非稳态过程冷面温度及积分法测定传导热量的方法,建立导热系数的简单测定方法.对冷面温度和测得的导热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0℃时的导热系数及温度系数.此方法及基于此方法研制的仪器用于导热系数测定,测定结果与资料的给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2.
赵淑坤 《物理教师》2006,27(7):9-3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比热容”一节的开始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电热器每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通电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观察哪个温度升高得快些.要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I))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热能一定增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能测量物体的温度,是由于温度计的 液体能变得与所测物体的温度相同 (B)一切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 (c)1卡就是1克水在1℃时所吸收的热量 (D)一杯开水比一杯冰水含有的热量多 3.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放在开水中煮很长时间后,它们将( ). (A)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冷冻升华干燥过程中物料干燥层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质扩散系数的数学模型 ,并应用实验测得的脱水量计算出干燥层的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质扩散系数 .据此数据计算出的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的温度分布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感温性材料,其组成材料的导热系数关系到路面温度场的变化及路面性能.采用XIATECH TC3000型导热系数仪测试四种岩性集料、四种沥青和四种级配类型下的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并基于灰关联性和分形维数计算混合料组成特性和环境因素与导热系数的灰关联度.研究发现,水分、短期老化和温度环境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的导...  相似文献   

6.
一、没有正确理解比热的概念例1 有人说,物质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也会越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解由公式C=Q/m△t可知,比热与吸收热量成正比,与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因此,上述说法错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在中考的单选、多选题中多次出现有关温度、热量、内能之间关系的试题 .为了使同学们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一、温度与热量问题 1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分析 :温度和热量的关系是通过热传递建立起来的 .从公式Q吸 =cm(t2 -t1) (t2 >t1)中可看出 ,一个物体的温差 (温度升高 )越大 ,其吸收热量就越多 .但一个物体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并不是惟一的途径 ,还可通过对物体做功使其温度升高 .例如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 ;两个固体相互击打 ;对一杯水进行搅拌 ;使一根铁丝反复弯折等都可以使…  相似文献   

8.
例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B.加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O℃的冰化为0℃的水,因为温度没变,所以内能不变 要做对上面两道题就必须弄清温度、内能、热量这三个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一个误区判定气体内能变化本不是一个思维复杂的问题,但同学们经常出错.这是因为同学们首先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温度联系着热量,两者同方向变化.即温度升高,必定吸收了热量;温度降低,必定放出了热量.反之,吸收了热量,温度必定升高;放出了热量,温度必定降低.其实,温度变化与吸放不存在单一的函数关系。温度升高,并不一定吸收了热量;吸收了热量,温度并不一定会升高.正确的观点是:对于非  相似文献   

10.
一、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中的常见问题1.概念间的混淆.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相似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例如,对于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有些学生误以为: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热量多;热平衡时、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温度的水,质量越大,热量就越多,等等.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认清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改进的绝热自由膨胀实验装置,分析了焦耳系数描述的有效性,按照热力学理论分别计算了几种气体的焦耳系数.理论上预言了各种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温度的变化,并从气体内能和分子力的角度给出了其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基于FD-TC-B型导热系数测量仪的加热平台.采用DS18B20集成温度传感器对温度信号采集,由AVR单片机结合上位机编辑LabVIEW软件功能模块进行数据处理,通过PID算法稳定控制加热盘温度,实现全自动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显示温度曲线,数据自动存储和计算,良好人机界面功能的改进型导热系数测量仪.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并通过测量验证了改进型导热系数测量仪装置可靠,数据直观准确、精度高、测量时间短和测量方法简单,能满足科研测试和教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手机与人体相互作用涉及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手机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二是人体对手机的辐射特性所造成的影响。基于电磁辐射可引起生物组织温度升高且大脑又是对温升最为敏感的组织之一的考虑,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值计算了单一方向频率900MHz和1800MHz。功率1w手机辐射时头颅第90层横剖面内温升及Z轴方向温升最大值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越靠近手机温升效果越明显,最高温升位于头颅耳朵附近,900MHz时头颅最大温升略高于1800MHz且沿Z轴温升最大值分布规律几乎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荔枝冷藏、速冻和真空冻干过程中的有关热物性参数等问题,根据荔枝果肉的成分和已有的数据,用理论及经验方法确定了荔枝果肉的初始冻结温度、密度、比热、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等热物理性质和比焓,给出了荔枝果肉的密度ρ、比热c、导热系数k的分段拟合计算式及其ρ~t,c~t,k~t,h~t,t~xice/xw 0曲线;并由结冰量的公式获得了确定中心冻结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扩大对外表面温度波动约束下的圆柱壳内部温度分布的认识;建立模型并研究同时施加在内外表面的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温度波动约束对壳体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创新点:1.提出一个清晰的线性模型以获得在外表面施加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温度约束时壳体的温度分布;2.此模型适用于解决导热能力介于理想导热和绝热之间的不同材料组成的任意层数圆柱壳体内的温度分布问题。方法:1.由热扩散方程和内外表面的边界条件来构建物理模型;2.使用复数和物理叠加以提高该模型的表现。结论:1.增加表面温度约束的波动频率会相应地减少温度渗透深度;因此,对于高频率工作并需要绝热的系统,可以节约材料厚度并绝热。2.并未发现同时反映热流的进和出的温度分布线。3.要构建这个物理模型,必须使用物理叠加。  相似文献   

16.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升高B、只要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收了热量C、只要物体温度没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一定增加分析:这个题目是关于温度与热量,温度与内能的关系问题.由于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A、C不对.由于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引起的,所以B不正确.答案应选D.想要熟练正确的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应理解热量、温度、内能的相互关系.下面就列举一些例题来分别谈谈这几个物理量间的变化影响关系.理顺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有助于理解这…  相似文献   

17.
对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中样品盘进行侧面包覆保温改进,使得侧面散热大大减少,以满足实验中忽略侧面散热的前提条件。实验发现,样品盘侧面包覆保温材料后,与未包覆情形相比,系统达到稳态时散热盘温度提高了0.5℃,这是由于样品盘侧面散热量减少,这部分热量传导至散热盘所致。同时,由于散热盘稳态温度提高,相应稳态温度附近的降温速率比原来提高了约7%。综合所有数据得到样品的导热系数与未包覆时相比,提高了11%。这说明在完全忽略样品盘侧面散热时样品的导热能力被低估了;同时该样品盘侧面保温包覆方法为降低该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精确度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导法分别测定水溶液中NaBr、KBr的电导率,以及混合电解质NaBr和KBr的电导率;计算了电解质的活度系数。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在稀溶液范围内,活度系数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浓度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混合电解质的活度系数与单一电解质的活度系数相近,并不存在简单的加和关系。  相似文献   

19.
第1招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中抽象出“比热容”的概念. 思考题:①把一壶水从30℃加热到100℃和把半壶水从30℃加热到100℃,哪种情况需要吸收的热量多?②把一壶水从30℃加热到100℃和把一壶水从30℃加热到80℃,哪种情况吸收的热量多?由生活经验和实验知:第①题:加热的都是水;温度都升高了70℃:当然质量越大的吸收的热量越多.第②题:加热的都是  相似文献   

20.
曾经见过这样的两道热学题: 1.物体温度升高了,表明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B.别的物体一定对它做了功;C.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了;D.物体的体积一定增大了。(出题者认为: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选C。) 2.某物体温度升高了,则 。A.它一定吸收热量;B_它的内能增量一定等于它吸收的热量;C.它的分子平均功能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答案选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