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 0 3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今年秋季高考 ,除辽宁、江苏外 ,全国其余省、市、区均继续采用本地区 2 0 0 2年秋季高考选用的科目设置方案。2 0 0 3年秋季高考 ,辽宁将首次在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中采用“3 +文理大综合 +1”的考试方案。据了解 ,辽宁的“3 +文理大综合 +1”中 ,“3”指语文、数学、外语 ,“文理大综合”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门学科的综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1”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招生专业要求 ,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将采用“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3+X”科目设置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 3门课程 ,X是中学所学的一些最重要的课程 ,即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 6门课程 ,以及在这 6门课程基础之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又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即小综合 ) ,以及不分文理科的文理综合 (即大综合 )。X是个变量 ,各省市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确定上述课程中的一门或几门。较之去年 ,今年“3+X”方案的选择更加多样。其中 ,上海、广东、河南继续实行“3+大综合 +1”的方案 ,江苏实行“3+…  相似文献   

3.
“3+x”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 ,从 1999年由广东省率先进行试点 ,2 0 0 0年试点省扩大到 5个 ,2 0 0 1年又扩大到 18个 ,2 0 0 2年开始在全国普遍实行 .同时数学科试内容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作好应考准备 ,适应“3+x”这一高考科目设置的新变化 ,我们根据《考试说明》和近几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部分省市的“3+x”试题 ,谈谈“3+x”高考数学试题的基本特点 ,同时为高考考生的复习应考提供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1 “3+x”高考数学试题的基本特点1999年广东版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 ,数学科高考的考试目标是“发挥数学…  相似文献   

4.
一、何为“3+X”高考模式“3+X”是教育部继“3+ 2”以后推出的一项新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 ,其中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 ,数学将来不再分文理科 ,“X”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科目。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目前状况 ,综合科目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文科综合考试内容含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 ,理科综合考试内容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文理综合 (又称大综合 )考试内容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5.
2003年秋季高考,除辽宁、江苏外,全国其余省、市、区均继续采用本地区2002年秋季“3+X”高考选用的科目设置方案。北京、上海各自自主命题,其中北京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上海在自主命题、选用“3+文理大综合+1”模式的同时,为满足部分考生的特殊需要还开考了高考全国卷“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全国卷“3+文理大综合”;广东、河南继续采用“3+大综合+1”;广西2003年高考是在2002年该自治区高考科目组合的基础上略有调整。除以上省、市、区外,全国其余省、市、自治区均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模式。本文试以2003…  相似文献   

6.
一、命题指导思想2 0 0 1年是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的第三年 ,1 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试行“3 +X”科目改革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3 +文理综合 +1” ,“文理综合”涉及六科 (理、化、生、政、史、地 )的内容 ;一种是“3 +文综 /理综”(文综涉及政、史、地的内容 ,理综涉及理、化、生的内容 )。其他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仍是“3 +2”。由于有些省市已经使用了新教材 ,因此在这些省市“3 +2”或“3 +综合”考试试卷中 ,都需要有一些体现课改内容的题目。所以 ,2 0 0 1年化学的单科试卷和化学参与的试卷有 6种之多。但是各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1999年 ,广东省率先实行“3 x”高考试题改革 ;2 0 0 0年 ,江苏、浙江、吉林、山西 4省紧随其后实行“3 x”考试 ;2 0 0 1年 ,全国有 1 8个省 (市 )实行“3 x”考试 ;据悉 ,2 0 0 2年 ,我国内地 31个省、市、自治区都将实行“3 x”考试 ,其中 ,江苏、广东、河南 3省实行“3 x”(文理科大综合 )考试。至此 ,我国内地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全部完成了由“3 2”向“3 x”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学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带来了新的挑战 ,广大教师特别是高三年级的教师普遍感到困惑、迷惘。作为政治教师 ,应该采取何种新对策适应和促进这场…  相似文献   

8.
1999年 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山西、吉林、江苏、浙江 2 0 0 0年高考试行“综合科目”考试的通知》 ,到 2 0 0 1年全国将有十多个省市实行“3+x(x中包括综合科目 )”高考模式。因此 ,“在新形势下 ,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搞好高中化学总复习 ?”成了大多数中学化学教师 ,尤其是高三化学教师积极探讨的问题。 1999年 10月 ,我们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领悟其精神的基础上 ,设计了“高三化学单元导学式复习模式”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指导思想鉴于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现状 ,“综合科目”的测试要求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 ,然…  相似文献   

9.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了解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今年秋季高考,除辽宁、江苏外,全国其余省、区、市均继续采用本地区2002年秋季高考选用的科目设置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辽宁将首次在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中采用“3+文理大综合+1”的考试方案。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文理大综合”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门学科的综合。语文、数学、外语为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全国所有省市都将实行各种形式的“3+X”的高考模式 ,“X”科目怎样复习 ,怎样考 ,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学生及家长 ,特别是 2 0 0 2年准备实施“3+X”高考模式的省市的教师和学生的议论焦点。江苏省和其它少数几个省在前两年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 )率先实施了“3+X”高考模式。“X”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已看到。本人作为经历过两次“X”科目考试的生物学教师 ,现联系“X”科目试卷中有关生物学试题 ,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1 不能只重视试卷形式 ,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X”科目考试 (综合能力测试 )测试的是学生的能力水平 ,…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