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嵌入式Linux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嵌入式Linux实验,通过真实的嵌入式工业产品,体会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学习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生成和在嵌入式系统中加载的一般方法以及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体会交叉开发环境和交叉开发方法,熟悉实验室的网络开发环境.了解嵌入式启动程序、串口、TFTP、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等开发工具的使用.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内部实现细节,为后续大实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TFTP、NFS在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下开发应用程序的重要作用。给出了嵌入式LINUX交互开发环境的建立与实现方法。对LINUX系统中TFTP、NFS服务的配置进行了具体描述。实践证明建立高效的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有利于提高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PCI04平台智能检测仪的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Linux是一个成熟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具有内核稳定,功能强大以及极好的硬件兼容性和软件可裁减性,非常适合应用在嵌入式领域.本系统采用了Linux.2.4.18内核,根据检测系统要求进行了内核裁减、文件系统制作、系统引导程序制作及各种相关配置,实现了在PCI04平台上的嵌入式Linux设计,为新型智能化、网络化仪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固态盘硬件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一个具体的铣床嵌入式数控系统详细阐述了开发固态盘文件管理软件的程序流程及具体实现.该固态盘文件管理软件的开发参照FAT16结构的文件系统管理思路,所以它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对于开发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产品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系统中固态盘文件管理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固态盘硬件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一个具体的铣床嵌入式数控系统详细阐述了开发固态盘文件管理软件的程序流程及具体实现.该固态盘文件管理软件的开发参照FAT16结构的文件系统管理思路,所以它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对于开发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产品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校嵌入式实验教学内容简单、与工程实际联系少、重视演示忽略学生实际参与、实验操作繁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NFS网络文件系统的嵌入式系统ARM实验教学平台设计方案,构建了基于单机和网络两种模式的新型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平台。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简化了实验操作过程,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飞速发展,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快速开发和有效的调试变得更加重要。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调试器对软件进行调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嵌入式软件的质量和开发效率。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嵌入式应用,对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开发调试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交叉调试器除了具有基本调试功能外,还应提供任务级的特殊调试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交叉调试器和Monitor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调试器的整体框架和核心,并对交叉调试器中任务级调试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NFS(网络文件系统)的原理和在SCOUNIX中配置NFS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利用NFS对Informix—Online数据库进行异地备份的实例。由于数据异地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该方法对需要异地备份数据的应用系统极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9处理器平台设计实现了NAS系统.该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网络文件系统NFS和CIFS的存储方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虚拟远端文件系统的存储方式.系统同时提供B/S模式的系统管理.测试数据表明,系统比通用NAS系统具有更好的易用性,基于虚拟远端文件系统的网络存储综合了存储速度和实用性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安峰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107-108
引入多款Linux平台上的开源软件,以微控制器S3C6410为核心,搭配音视频输出接口,实现了在嵌入式设备上管理和播放各种图片、音视频的媒体中心。系统采用Openbricks平台进行大型软件的交叉编译,直接生成板上文件系统。移植了两款业界标准的媒体管理软件Enna和XBMC,并针对Arm6体系进行了优化,在界面风格、运行效率和流畅度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引入了流媒体点播功能和Android手机遥控功能,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BootLoader移植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Uboot是一个支持多处理器多操作系统较为通用的BootLoader。分析了Uboot的启动过程,并对s3c2440A如何支持驱动代码在外部NandFlash上的执行,以及在s3c2440A平台上如何实现NandFlash启动模式下的Uboot移植进行了介绍。具体操作和编译在fedora9操作系统和arm-linux-gcc4.3.2交叉编译下完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嵌入式ARM9为硬件平台,对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移植、Linux内核裁剪与移植、根文件系统构建及其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较为完整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对其他嵌入式平台的系统开发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uC/OS-II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开源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但由于其简单功能特性,限制了应用范围,与其它支撑软件如TCP/IP、文件系统(FS)、图形界面(GUI)等结合使用构建嵌入式应用软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针对目前嵌入式系统对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的迫切要求,详细介绍了图形用户界面软件uC/GUI在SmartARM2200的硬件平台上的移植过程和应用方法,归纳出整合移植的具体步骤,经任务实现证明,该整合移植工作是成功的,整合出的平台是稳定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相比于PC软件系统的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具有更多难点。由于嵌入式系统的CPU性能较差,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较为困难。研究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自动生成的方法,它是一款具有云服务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套件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开发者需求,智能生成嵌入式软件,所生成的软件代码只需进行少量改动,即能实现具有云服务功能的嵌入式终端设计。经过测试,生成的程序运行稳定、通信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可以为嵌入式系统学习者和开发人员提供一条新的系统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5.
建立基于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学、开发和应用平台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创建Linux无盘工作站网络系统的原理及技术。采用标准的NFS文件系统、BOOTP/DHCP协议以及TFTP协议,通过marsnwe模拟NetWare服务器的功能,对Linux内核进行修改和编译,使Linux无盘工作站的远程启动成为可能。创建的无盘工作站网络系统具有应用灵活、维护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常规的微控制器(俗称单片机,MCU)系统教学实验受MCU的功能限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PC端进行软件调试,同时还需要专门的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的支持,使得开发过程受到很大限制。以TI的CC3200无线MCU为例讲述了一种支持Wi Fi功能的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该方法利用CC3200的Wi Fi功能以及Android智能终端实现了一种基于Wi Fi的嵌入式开发调试实验框架,脱离专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降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难度,并可用于STEM益智教育的实验开发。  相似文献   

17.
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裁剪与移植引入到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增强学生接受项目的主动性。该方案介绍了基于Hi3515开发板的嵌入式Linux视频监控系统的裁剪与移植,从而达到了在一个项目中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具体开发流程的目的。最后介绍了系统引导程序、内核及根文件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移植过程,并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实践结果表明,通过项目驱动教学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以8位51单片机为核心的开发应用相比,基于ARM的32位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应用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作为嵌入式应用软件基础和开发平台的嵌入式实时性操作系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之相对应的开发难度也急剧加大.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源码公开的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基于ARM芯片LPC2104的启动过程,最后给出了多任务的实现过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以8位51单片机为核心的开发应用相比,基于ARM的32位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应用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作为嵌入式应用软件基础和开发平台的嵌入式实时性操作系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之相对应的开发难度也急剧加大。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源码公开的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基于ARM芯片LPC2104的启动过程,最后给出了多任务的实现过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的以8位51单片机为核心的开发应用相比,基于ARM的32位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应用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作为嵌入式应用软件基础和开发平台的嵌入式实时性操作系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之相对应的开发难度也急剧加大。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源码公开的u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基于ARM芯片LPC2104的启动过程,最后给出了多任务的实现过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