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天上学,背着沉甸甸的书包,40分钟、40分钟上着各门课,放学了还有很多作业。我不禁想到,假如我是校长,我会让学生也这样吗?不,不会的。假如我是校长,我首先会减轻学生思想上的压力。我要了解各个年级、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听一听他们愿意怎样学习,怎样愉快地接受知识;问一问他们对学校有什么合理化建议,或者他们在学校喜欢干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会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安排教学的。假如我是校长,我会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让他们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我要在每个同学的桌上放上电脑,他们上什么课就可以在电脑…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犹太人的孩子出生时,母亲会在书上滴上蜂蜜,让孩子去舔食,让他们以为书是甜的。等孩子长大后,几乎每位母亲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最先救什么?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其他贵重物品时,母亲会很严肃地告诉他:第一个抢救的应该是书籍!因为书籍里蕴藏着知识和智慧,这要比钱财贵重得多。我出生在农村,母亲在我垂髫之年就这样教导:念好书才能有出息。幼时读书,更多的是感觉好玩、好看,就即时、即  相似文献   

3.
生在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孩子再长大一点儿,几乎每个犹太母亲都会拿同样一个问题让孩子来猜。假如有一  相似文献   

4.
“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老师问。“假如我是老师,我会教学生许多知识。”快嘴的钱芬脱口而出。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那些“小麻雀”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听了“小麻雀”们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思绪像插上了翅膀,飞得很远很远。假如我是老师,我首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做到这一点,我就不能害怕学生的批评。能相互批评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嘛。既然是朋友,我就不能高高在上,把学生当“听书的”。我要让每个同学都跨上想象的骏马,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我会想尽办法,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让他们质疑问难。谁的见…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自从我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含辛茹苦地拉扯我,抚养我,并且无时无刻不对我倾注着他们的爱。我犯错的时候,耳边总能听见他们谆谆的教导;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地勉励我;我获奖的时候,他们更为我拍手叫好,加油鼓劲。——总之,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们这样呕心沥血,全是为了我长大之后能成为栋梁之材,为祖国作出贡献啊!  相似文献   

6.
假如我是一位老师,我就会有一群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可爱的孩子们,我要当一个怎样的老师——孩子们,我会做你们每一个人最亲密的朋友。下课时,我会和你们一同嬉戏,分享你们的欢乐。上课时,我决不会板着一副僵硬而冷漠的面庞,让你们感到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年级学生,见过工作在各种岗位上的人们,在这些人中我最敬佩的是人民教师,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爱和知识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下一代。科学家、工程师……那一位不是出自老师的培养?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假如我是老师,我要博览群书,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为了这一目标,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买许许多多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用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拥有四十多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我们大三班这个大家庭里,我关心每位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也乐意向我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其中的秘密是因为我们班开展了“假如我是妈妈”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大大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把我们的主题计划记录下来与各位同行分享。“假如我是妈妈”计划一:“我和孩子一样高”——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假如我是妈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会放下老师的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和现象,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热爱他们,用真诚的友谊来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会让孩子写一写:《假如我是老师》、《我的老师》等这类的作文,每每读这些文章时,就会感受颇深,尤其看到孩子们努力赞美自己时,在得意之时就会有几分内疚感:我有孩子说的那么好吗?一份自责感就会油然而生,实际上我肯定没孩子们说的那么好,许多时候对孩子做的事,都是出于我需要而非出于孩子们的需要。因此,笔者时常告诫自己要努力做个好老师。  相似文献   

10.
反思随笔     
后来,我曾对好几个人说起这件事,包括我的困惑。大家也觉得,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因为每个孩子最终都要走向社会,都会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假如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就会缺乏相应的承受能力。这样一想,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家长虽然是在向我表示,孩子是爱老师的,也非常信任老师,但这之  相似文献   

11.
人处低谷,怎样走其实都是朝上,走不出低谷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走,而是蹲在那里哭!1"孩子就这样了,就是上学也没有用。你不知道,邻村东升的娃上了多年学,不照样蹲在家里?像小龙这样高度残疾的,就是考上大学,也没有学校会录取。我看,还是让他跟着我吧,每月能挣个一两千!"就这样一番话,打动了挣扎在贫困中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夏天的选择     
孩子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长大的,或者说是在一次次选择中将自己的习惯、脾气秉性乃至性格用自己的手塑造成了,而在长大之后无法更改。小铁小时候,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吧,刚上幼儿园。他上的是那种日托的幼儿园,我不大赞成让孩子上整托,虽然那样做家长可能省事省心也省力,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一直顽固地觉得孩子在小时候还是在父母的身边最好,因为孩子小时候所需要的亲情和知识两方面的教育,父母都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而且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是任何条件再优越的幼儿园也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我和他妈妈再忙,也要在每天的黄昏去幼儿园接他,在回家的…  相似文献   

13.
只言片语     
吴少娟 《红领巾》2007,(10):16-17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农村的小朋友们画出智慧的头脑。他们长大后,个个都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的人们画一本智慧书,让他们知道怎么对付灾难。  相似文献   

14.
秦笛 《良师》2004,(20)
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我要发明很多很多的东西。我先发明一把电动扫把,因为妈妈几乎每天都要扫几次地,妈妈那么辛苦,我就要为妈妈发明一种电动扫把,把扫把按一下就会自己扫地。我还要为老师发明一种特殊的黑板,老师按一下黑板上的开关,老师想对我们说的话就可以显现在黑板上,这样就不会让老师吸粉笔的粉末了,也减轻了老师的劳动。妈妈常说只想不行动是不行的,所以我现在就要加倍地学习。愿我的“假如”早日成真。假如我是科学家$陕西西安周至县辛等小学四年级@秦笛  相似文献   

15.
习作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少有欢喜,多是忧.老师布置习作任务时,很多孩子咬着笔杆,一筹莫展,为了应付作业,他们勉强成文,所写内容空洞无物. 我班有个孩子在写《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时,这样写道:"当老师真幸福,只需布置作业,而不用写作业,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对于作文,动口不动手.读了这篇作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强迫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效地激发孩子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何我不尝试和孩子一起动笔作文呢? 在"砸鸭子"的活动作文课上,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作文,孩子们的作文热情高涨,习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王健 《学子》2013,(1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7.
王健 《学子》2013,(9):9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8.
明天,对孩子们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字眼!在孩子们幼稚的童心中,总是怀有美好的憧憬。他们总是想:明天,我将在哪个岗位上,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出力呢?有一位同学,他有着大胆而美好的理想:『假如我明天就长大,我要做个旅行家。』他的足迹将走遍祖国的大山长河,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为祖国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在各国人民之间架起友谊的金桥。这首歌曲流畅亲切,富有儿童特点。教唱前,老师可问同学们长大要做什么?以此引起同学们的议论。然后再教唱,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有 些偏科,喜欢的科目成绩就会 好得多,而不喜欢的科目成绩 自然就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任课老师受学生 喜好的程度,因为孩子毕竟还 是孩子,他们不可能都会对所 学的课程有一个完全理性的分 析,往往是自己喜欢哪个老师 就连带地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课,或者学生喜欢哪门课也就连带地喜欢上教那门课的老师。因此,对于老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老师就要变讲授为交流,变灌…  相似文献   

20.
孩子怕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失去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感。我想假如让孩子提前认识并熟悉老师,他们就不会因陌生和无助而哭闹。我尝试着在入园前家访时给每个孩子一张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