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慰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7,(10B):18-20
2007年9月24日,“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在方方面面举办的“论坛”“峰会”多如牛毛,以至于与会者多少有些“审美疲劳”的今天,这个为期仅一天半、与会者不超过200人的论坛却引起了相当高的关注度。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作为共同主办方,由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共同承办——如此高的规格固然是这一论坛夺人眼球的先天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论坛所针对、并致力于解决的“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是如此的重要和紧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南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学》2004,(7):130-131
【概况】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农、管、经、教育、法、医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正、副教授550余人,他们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等组成了强大的教研群体。学校下设教学单位(院、系)18个。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国工程院近日宣布 2 0 0 1年度新增选的工程院院士名单 ,海军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马伟明教授榜上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二年进行一次。今年经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四总部、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科协等渠道遴选以及院士提名 ,共产生了 73 3名有效候选人 ,通过两轮评审和正式选举 ,81名工程科技领域的杰出专家脱颖而出 ,成为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 63岁 ,4 1岁的马伟明教授…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首批“燕赵学者”遴选工作日前结束。根据专家组评审并经省教育厅批准,王文魁、李春岩、傅广生和孙大业4位教授被遴选为首批“燕赵学者”。 按照《面向21世纪河北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2至3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战略目标,我省决定在省属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遴选5至10个特聘岗位,面向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以及国外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公开招聘。去年9月,我省公布了河北师大细胞生物学等4个首批特聘岗位。经过由特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组织的’99工程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1月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80余名专家学者以“21世纪的工程教育”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前主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Prof.Johnp.Klvs,英国重家工程院高级副院长兼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席Prof.Joho.R.Forrest,国际工程组织协会新西兰人Prof.David.Thom,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6.
19本刊专稿96年2月中国工程院设立了“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课题,组织了10余位院士和30余位专家,在对北京、天津和江苏等地的几十个政府部门、企业、院校、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面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8月 1 7~ 1 8日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 2 0 0 0年学术年会”在河北承德市举行。这是一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发言十分热烈、研究氛围浓厚的学术交流会议 ,开得很成功。年会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朱高峰院士主持 ,参加年会的有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张维院士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韦钰院士、翁史烈院士、左铁镛院士 (提交书面发言 )、陈先霖院士、时铭显院士、沈世钊院士、周济院士 (委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第一副主编李汉育教授参加 )、国家人事部原专家司司长庄毅教授、国家教育部高教…  相似文献   

8.
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前沿》1999/2000版日前与读者见面。两书的新闻发布会6月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副院长侯云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于国华、总编辑张增顺、副总编辑郑惠坚等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在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 ,为终身荣誉。为了展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风采 ,宣传我国科学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感人精神和辉煌业绩 ,从而反映新中国成立50年来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  相似文献   

10.
七绝二首     
1999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日前公布。其中,高等学校有66位教授分别当选为科学院院士(25位)、工程院院士(41位)。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辑部向有关高等学校和66位院士表示热烈祝贺!贺周济院士 周全敏锐好斯文,济世修身萦梦魂。往事若虚?..  相似文献   

11.
吴良镛院士简介:建筑学家,江苏南京人。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士学位。1948-1950年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嘉奖,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此外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城市史纲》(英文版)、《城市规划论文集》、《广义建筑学》、《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建筑学的未来:世纪之交的凝思》、《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等著作,并参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工作办公室(2014年5月30日)2014年5月30日,中国工程院第四届教育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秘书长白玉良主持,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委员会顾问徐匡迪,委员会主任潘云鹤常务副院长,委员会顾问朱高峰,刘德培、吴启迪、刘怡昕等委员,人社部、教育部和工程院教育办有关同志,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和有关咨询研究项目组代表等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有:听取第四届教育委员会工作情况汇报,评审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科专项(工  相似文献   

13.
《神州学人》2007,(5):F0003-F0003
西南交通大学坐落“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具有111年的办学历史,先后培养出了茅以升、竺可桢等杰出人物和40多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正在努力建设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医、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  相似文献   

14.
《神州学人》2008,(2):23-23
2007年12月。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及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此,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12月9日,清华大学举行了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实践教育教学理念”专题报告会,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教授;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主任朱高峰院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李学勤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此后人文学院也陆续召开了研讨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史静寰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在人文学院的报告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为推动清华大学和全国高校实践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本刊特别刊出他们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14年6月,“工程科技”是一个关键词。是月,时隔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再次来到北京。是月,建院21周年的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如期召开。是月,中国工程科技成就展、院士书画作品展、院士文集、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结题报告等新鲜出炉。  相似文献   

17.
一部独具特色的三味书屋“中国院士史”———介绍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院士》邹亮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获得这一称号的人们组成了中国科技前沿阵地的精英集团。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决定在我学报辟出专门篇幅,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林学钰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1937年3月,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57年9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80年10月~1982…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决定在我学报辟出专门篇幅,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以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杜庆华中国工程院院土1919年生,浙江杭州人。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在航空研究院工作,1947~1951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斯坦福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学科门类。武汉大学现有108个本科专业,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享誉海内外,20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97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72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还设立有23个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珞珈山上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4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100余人,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和4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