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择业心态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骑驴找马"心态是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的择业心态.造成这种择业心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与否、毕业生个人方面原因等.为避免盲目"骑驴找马"的危害,毕业生择业时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薪酬与前途的关系,调适求职心态,坚守专业岗位,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之"马".  相似文献   

2.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准确找到职场定位,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职业选择,调整择业心理,做好择业准备,以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良好的心态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使大学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成功地走向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8,(14)
思想力"原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借助团体心理训练技术,可以有效地从积极的心态、求职面试技巧、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作能力、抗挫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求职是大学生人生中的重大决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从校园走向职场的大学生们很容易遭受困惑和挫折,从而陷入就业误区并产生不良的就业心态。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措施,引导他们走出求职的心理误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科学就业。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急躁、攀比与嫉妒、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怕苦怕累、自卑与自大自负等不良心态.但笔者通过对湖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悄然变化.那么,处于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引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在线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择业心态提供一定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很难顺利的取得就业机会,他们求职的心态也是各不相同。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探索,进而提出四个引导措施:在对比中给自己合理定位;端正心态,面向基层;做好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积极创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扩招后大批毕业生进入职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要摆正心态,去除浮躁的情绪、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理智地分析自身实际情况,在简历制作、面试应对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毕业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心态和谐是大学毕业生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竞争,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群体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心态决定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要积极构建和谐心态。  相似文献   

9.
高校扩招后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求职市场,使得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获取更多更有效的求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从了解宏观职业信息入手,在传播媒介、中介机构、人才交流会、专业协会及信息网络职业库等几方面探讨了大学毕业生求职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两条主要途径。但是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同的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对求职渠道的偏好是不同的。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阶段,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非正式渠道来获取求职信息与工作岗位,这是因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仍带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阶段,大学毕业生主要选择正式渠道来获取求职信息与工作岗位,这是因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运作,大大减弱了社会关系网络等非正式渠道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2001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由115万增长到了338万。在人流滚滚的就业大军中,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逐渐淡化,“皇帝女不愁嫁”的局势不复存在,就业心态趋于复杂,奔波求职、辗转各地的学子比比皆是。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毕业生应当如何进行就业心理调适,高教工作者应当如何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这些问题在实施“就业率向全社会公开”制度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大学毕业生心态面面观就整体状况而言,大学毕业生普遍能正确对待就业,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就业的心态。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有良好的求职心态,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校毕业生到底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是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们、用人单位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就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见的矛盾心态及产生原因、要具备的素质及其重要性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学生有着自己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根据就业形势实时调整,但仍有较多的学生没有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和心态,对未来求职方向充满着迷茫与困惑。通过对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学习态度和就业心态、合理选择岗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抉择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求职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高职毕业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认识到求职面试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求职面试训练与指导,使学生把握面试的策略与技巧,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就业不良心态也El趋增多;尤其对于农林院校毕业生,不良心态的学生人数更多.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林院校毕业生不良就业心态的表现及原因入手,探讨培养和提升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良好心态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农林院校的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眼下正值2009届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与往年相比,全球性经济危机使这些踌躇满志的大学毕业生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7.
关彤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122-123,140
不良就业心态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否实现。通过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和产生不良就业心态原因的分析,找出了高职毕业生所存在的不良就业心态,对高职毕业生不良就业心态进行了剖析与调适。同时,对高职院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总体分析     
求职辅导强度在就业困难地区列提高就业率效果明显 在其他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分省就业能力排行中,可以看到上海市其他本科院校的就业能力指数全国第一,其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5%、毕业半年后月薪3393元,均为全国第一;求职成本最高的是江西1721元,这是因为江西的应届毕业在大学所在省之外工作的比例最高,远距离求职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9.
小军 《教育与职业》2007,(13):92-93
交通费、通讯费、简历印刷费、形象包装费……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今天,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有多少呢?近日,某网站推出的"毕业生就业成本调查"结果出炉.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504名毕业生中,约有1/3的大学生就业成本超过2000元,接近九成的学生表示求职花费来源于家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昂的求职花费让部分学生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危机寒风的吹袭之下,2009年的就业形势显得比往年更加严峻.就广东省而言,2009年高校毕业生超过33万人,比2008年增加4万人左右,加上外省来粤找工作的毕业生,超过50万毕业生在广东求职.为了解用人单位选聘大学生的需求,及时掌握最新就业动态,并充分了解2009届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与准备,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于2008年11月-12月对参加供需见面会的用人单位以及18所高校的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