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英语教学侧重语言技能的教授,而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又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随之陷入了学用脱节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阐述语用能力的含义,从应试教育、语境、语用教学及学生个体因素等方面,对影响英语初学者语用能力习得因素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研究影响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从学习者自身、社会环境和教学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学习者自身因素包括语言能力和性格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母语的负迁移、真实语言环境的贫乏、中西方日常交际习惯的差异和文化差异,教学因素包括语用教学的忽视和教师语用能力不高等。  相似文献   

3.
赵瑾 《文教资料》2013,(6):12-13
本文以语际语用学理论为指导,从学习者的主客观影响、母语语用迁移、学习者的认知、学习策略和教学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影响留学生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因素,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习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不同造成语用规则的差异。本文依据在词汇方面对学生进行的语用能力调查,分析了学生语用能力的薄弱环节及语用失误所在,并提出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英汉文化知识与语用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从语用角度进行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差异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英汉翻译时缺乏语用意识,导致语用失误,进而影响翻译质量。因此,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⑴翻译教学中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⑵强调翻译中语境因素的影响;⑶在翻译实践中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不同译本,引导学生发现语用失误,并进行改正。  相似文献   

6.
语用迁移是二语学习者使用言语行为时的普遍现象,负迁移是导致语用功能失误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从语用失误与语用负迁移的关系,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三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负迁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话语理解和词义理解两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语境的语用制约作用,从而揭示了文化语境在语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语用学中的文化因素,可从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和社会形态发展等方面产生文化差异,从而影响到语用翻译。通过正确处理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和差异,即语用对比,可以更准确处理英汉互译方面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换过程,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它涉及到两种语言负载的文化,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从跨文化认知语用对比分析的角度,对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语言习俗、联想意义、词汇差异三个方面对语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在教学中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歧义进行研究,可把语用歧义的类型分为四种:指示语型、言外行为型、语境因素缺失型、双重语境型,语用歧义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不应该片面地排除歧义现象,而应深入研究和充分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书面语临时使用的英成分被叫做语用性英成分。这种成分有着独特的表达功能。人们临时使用英成分能收到表意准确、表达简练和幽默、委婉、形象的修辞效果,同时能显示语言新潮。这种用法的社会基础是汉民族总体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2.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一个新的分支,研究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及其规律。在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交际中,中国学生往往因为中文话语行为,或是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形式,或是错误的理解了语言形式,或是受了文化因素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了交际的失败。本文试图对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语用差异和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研究,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用能力决定了儿童语言的实际表现,目前有关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内涵还缺乏明晰的界定。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综合语言学、语用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将儿童汉语语用能力构成要素概括为语篇组织能力、言语行为能力、间接含义理解能力、会话能力、社交情感调节能力和非言语交流行为能力几个方面。儿童语用能力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为:充分认识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语用能力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儿童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跨语言(英汉/汉英)交际中的语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语言(英汉/汉英)交际中,通过语用学来对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对比,从而学会正确的处理由于语境、文化等因素所导致的语言之间的差异;用语用学的观点来处理英汉和汉英的翻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松松 《海外英语》2012,(6):249-250
Zhao Benshan’s sketch comedies are full of humorous elements.But the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s causing humor in these Chinese contexts are relatively rare in the pragmatic domain at home.This essay,appealing to several pragmatic theories—mainly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 principle,aims to exemplify and explicate the underlying systems that make up the humorous language.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汉语介词可以作为不同类型主题的标志,包括作为语域式主题、论元共指式主题以及论元式主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然后讨论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本文认为介词作为汉语中最有争议的虚词类别,在不同语体中的功能表现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词的语用信息,即词的语用方面,是语用学和语义学着力进行研究的课题,词的语用信息在语用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虽然众多学者转向了词的语用信息的研究,但涉及到俄汉词的语用信息对比研究却甚少,因此本文拟对俄汉词层面的语用信息作一对比,以揭示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的某些异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Cite Space,对2006—2015年国内外核心期刊中的语用能力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显示:1)从增幅看,十年间国外的语用能力研究增长了4倍多,而我国的语用能力研究增幅不大;2)从主题看,国内外研究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言语行为能力的发展均比较关注,但国内研究对语用能力测试和语用能力教学的关注程度高于国外,国外研究对儿童语用能力发展、语篇语用能力、语用能力障碍等议题的关注程度则高于我国;3)从被引看,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主要参考语际语用学、普通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等领域的文献,但国内对测试类文献的引用高于国外,对儿童语用能力发展和跨文化语用学的引用则低于国外。最后,本文结合数据发现对我国的语用能力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认知现象。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丰富的隐喻。本文从语用失误和语用等效的角度出发,在对英汉隐喻进行语用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和汉语中不同类型隐喻的三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即:归化法,异化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英汉词汇的语用处理也会有所差异。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英汉词汇的语用充实解释,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从而得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充实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本文旨在对跨文化语用交际起到指导作用,促使成功交际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