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情况分析 平时,我经常给幼儿讲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故事,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在室外自由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天上的云彩,启发幼儿根据云的形状去想象它们像什么。幼儿渐渐地对云产生了兴趣,只要一到室外活动,他们就自动地围着我询问关于云的问题:云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有的云是白的,有的云是黑色的?它们怎么一会儿像这样,一会儿像那样?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教师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发挥其潜能?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古人云:“善教者,善导。”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学”。正确的引导,事半功倍。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导?导什么?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导“看”提纲指导学生看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看什么”,而且要引导“怎么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总结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到“为我所用,用之有效”。1.看知识重点。对重点章节(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场…  相似文献   

3.
比喻就是打比方。那么,学生把《看云识天气》中“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峰峦……”的说明方法答成“比喻”,对不对呢?一  相似文献   

4.
墨镜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回家后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以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5.
书包里的云     
放学后,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一起回家。小个子猫走路脸朝前,大个子老鼠走路脸朝上。小个子猫问大个子老鼠:“你在看什么?”大个子老鼠说:“看云。”今天的课文是《看云》——天上有大云,有小云。小云想到地上来玩,就“淅淅沙沙”变成了小雨。大个子老鼠问马老师:“小云玩够了,  相似文献   

6.
一、播放录像 ,引发学生的兴趣孩子们都爱看生动而有趣的动画片。为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前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 ,看后提问 :“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看到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这时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叙说自己所见到的各种动物。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见过什么动物 ,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它长得什么样子 ,怎样活动的(可以加表演)。这样就引发了学生们说的欲望 ,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对小动物的所见所闻。然后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小动物 ,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嘴边多了六颗痣,像黑芝麻一样均匀地分布在我的嘴角,把它们连起来再看,那形状既像数字“7”,又有点像大写的英文字母“C”。在我讲话或吃饭时,嘴角一动,那六颗痣就犹如六个小人儿,愉快地跳起舞来。老人们常念叨:“天上有的,地上也有。天上有太阳,地上有灯笼;天上有月亮,地上有月饼。”于是,爸爸开玩笑说:“楠楠,天上有北斗七星,你脸上有北斗六星呢!”记得小时候,在月朗星稀的夏夜,街坊邻居都聚在院子里乘凉。我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楠楠,今晚的天空怎么只有一颗星星啊,还有六颗是不是全跑到你脸上了?”“可不是嘛,我们…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曲:“这堂课你想学 到些什么?” ——自定目标意 识的培养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目标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此,我把“今天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改为“这堂课你想学到些什么?”。例如,教学《季度和旬的认识》时,揭示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到什么?”短暂思考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想知道什么是季度和旬?”有的说:“我想知道季度和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也  相似文献   

9.
《师生情》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并借助短文明确观察顺序和重点,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下教学设计供参考。 一、审题。 本课题目的含义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即老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爱护之情;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教学时,教师可在读课题之后,抓住“情”字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里,这个“情”字指的是什么?这课讲了师和生之间怎样的感情? 二、初看图,初步了解图画的内容。 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讨论以下内容: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天气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图上的三位女同学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你是  相似文献   

10.
[文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1.
营造氛围,使学生乐于思考。只有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想象丰富,乐于思考。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者和朋友,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如“你认为怎样”、“你有什么看法”等。   创设条件,让学生多思。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广阔空间。如教“利息”一课时,教师请学生思考:利息与哪几个因素有关 ?如何计算利息 ?“利息”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利息与本金多少有关,有的说利息与利率的高低有关,有的说利息与存款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希利尔美 《小火炬》2014,(10):22-23
你有丰富的想象力吗?你看天上的云朵,会不会觉得有的云像高大的巨人,有的像奔跑的骏马,有的像蹦蹦跳跳的兔子呢?会的话,就说明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可以先看看左侧的地图。把地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你觉得像什么呢?像不像一条张着大嘴的鲸鱼呢?这条“鲸鱼”就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鲸鱼”的背是挪威,另一侧是瑞典。挪威加上瑞典就构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相似文献   

13.
曾有一位外籍教师来中国讲授“企业管理策略”课。他让学生们分析“阿迪达斯与耐克公司——后来者何以居上”。在介绍了阿迪达斯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老牌制鞋企业由兴至衰的过程和耐克公司作为制鞋之新星崛起的经过之后,提出如下问题:阿迪达斯的兴衰说明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是错误地估计了市场的潜力,没有制定与市场同步发展的策略;有的说是由于没有强化核心竞争力……总之,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五花八门。外籍教师又问:如果现在让你继任阿迪达斯的总经理,你怎样使阿迪达斯的市场重新扩大,重振雄风?问题一出,课堂便像一个爆炸了的油锅…  相似文献   

14.
《夜宿山寺》这首诗中,诗人的想象十分丰富奇特。如何启发学生围绕诗句去理解诗人的想象呢?我是这样做的。演示灯片,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并提问:这座高山上有高楼,那么高到什么程度呢?经过观察,学生有了初步感知,一会儿,有的学生说:“这座高山就像是一座宝塔,耸到天空里去了。”又有学生说:“高山上的那座接就像是《西游记》里那些仙人住的楼。”还有的学生说;“这座高楼修筑在高山上,星星离它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答记者问中说到,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做数学、用数学。如教学圆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画了一个大长方形,学生站在长方形的四周,中间放一个脸盆,让学生往盆里投球,看谁投得准。投着投着,有的学生就提出意见了“:老师,这样不公平,他离盆近,当然就容易投进去。我离盆这么远,怎么能投进去呢?“”说一说你有什么公平的办法?“”大家站成一个圆。使每个人与盆距离都相等…  相似文献   

16.
有个别年轻家长见到自己的孩子被同学打了,就训斥道:“你不也长着手吗?你不会也打他!”有的则教孩子:“你打不过就咬他,咱是正当防卫,不用怕。”有的学生与同学打架,当老师批评他时竟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动手的,我这是正当防卫。”由此不难看出,不仅学生,连部分家长也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和怎样正确使用正当防卫呢?请先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怎样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其中“从文内到文外”,正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是“从文内到文外”呢?请看一例: 《一个苹果》写的是: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个掩蔽洞里,洞里有八个志愿军战士。运输员在路上捡来一个苹果,连长命令一人吃一口,结果还剩下大半个。有一个教师讲到这里,就问学生:“假如你是连长,你准备怎样处理这剩下的大半个苹果?”由此可见,所谓“从文内到文外”,就是引导学生向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再走进一步,用学生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老师对辅导学生习作有畏难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作文容易写得简单空洞,语言干瘪。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世界,并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小学生写作文,最难的是没有写作素材。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有一次,为了写好作文《云》,我带学生观察天上的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有的学生说,天上的云像一条游动的长龙;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健康的好奇心能帮助你消除无知,而当你对世界不再有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小时候,我们的思维世界充满好奇:“爸爸,电灯怎么会发亮?”“妈妈,天上的星星什么时候掉下来?”“婆婆,您跟我一样大时也看动画片吗?”……但随着学龄的增长,这好奇心也渐渐地消磨殆尽。怎样让学生回到好奇的世界,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用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巧用“假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一、“假设”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子往往比较狭窄。为此,可抓住理解的重点、难点,运用“假设”,引导发散,扩大理解背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阅读《幸福是什么》设问:如智慧的女儿让你通过实践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你会怎么干?怎么想?学生有的说:“我先去上学读书,然后做一名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我认为用自己的劳动给孩子们带来聪明是幸福的。”有的说:“我要做一名清洁工人,起早贪黑地去清扫街道,做城市的美容师。我认为用自己的劳动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环境是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