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蒹葭》是美的,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徐湘豫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9-21
本文通过对《功夫熊猫》之美的论述,指出了影片背后中国文化之美是其成功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影片的音乐之美和意境之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成功之处表示了赞扬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功夫熊猫》之美的论述,指出了影片背后中国文化之美是其成功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影片的音乐之美和意境之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成功之处表示了赞扬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音乐的审美不能只单纯地欣赏音响本身外在的美,不可以诉诸理性观念,而应从音乐深层内在的意韵去体验,感受,领悟音乐主题之外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王晓云 《文教资料》2008,(30):74-77
格里格是十九世纪挪威民族乐派最杰出的音乐家,也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十集六十六首钢琴<抒情小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闻名于世,是格里格杰出的代表作.本文旨在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出发,从旋律的形态、结构的布局、和声的进行、节奏的组织和织体的运用等音乐形态方面对格里格抒情小品的形态美做一阐述,从而揭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所展示出来的独特的自然之美和质朴之美.  相似文献   

6.
对于"美"来说,古今很多艺术家都有精辟的论述,有人说美即自然,有人说美即感悟,但我更认同的是:美,即和谐。尤其是以听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音乐来说,和谐,更是其精髓和灵魂所在。音乐课在课堂上教授一些歌儿,  相似文献   

7.
吕文侠 《成才之路》2012,(18):33-33
和谐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最佳表现形态和最高境界,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各种要素关系和谐,最主要的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语文课堂达到"净""竞""敬""靓"四境之美,即"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项融形体动作表演与音乐艺术为一体的追求人体形态美韵的表演项目,它突出表现在舞蹈者具有的体型美、姿态美、气质美、造型美、难度美等五个方面。本文分析了舞蹈韵之美的表现特征,并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舞蹈的韵之美进行了论述,对当前的舞蹈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美育人,将美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坚持以美育人,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体验之美;设计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凸显核心素养之美;创设有序进阶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科思维之美;强化学生实践参与,彰显知行合一的价值之美。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86):72-74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的教学,也是一门美的教育。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语言之美,将美育渗透于初中学校的英语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让英语课成为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  相似文献   

11.
《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荒芜,以及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的生命,更以及在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生命之上、史铁生在痛苦之中由人的意志战胜厄运的自由选择。这样三重内容依次向读者展示自然之美的三重境界,即荒芜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这三重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生命进程,是自然之美所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语文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语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语文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段训练中解放出来,用语文的眼光感悟文本,品味语文之美。语言之美,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美的创造来了解化学现象,以美的想象来感悟化学知识,以美的形式来揭示化学规律,以美的意境来领略化学真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方方面面的美的素材,捕捉每一个美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进行审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训练手段,更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中的重点目标之一。语文教师要让朗读成为学生打开绿色生态语文课堂的金钥匙。我们的做法可以是:听课文录音,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语音之美;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活力之美;读的形式多样,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丰富之美;细读品味佳句,让学生享受绿色课堂的神韵之美。让我们执掌朗读这把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去开启语文绿色课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是各级电视媒体的骨干节目。从美学角度审视电视新闻应加强对自然之美、形象之美、逻辑之美、形式之美的追求,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把电视新闻做得更好看,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审美教学,而审美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深入钻研,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的各要素:"巧设情境之美"、"追求语言之美"、"展现创造之美","运用演示之美",在探索教学新模式、寻找教学新方法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作思考、下功夫,在艺术化的教学中达到最美,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相似文献   

18.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墓阙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装饰石刻壁画.作为一种融雕相济的综合造型艺术,其绘画性的线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汉画像石中流畅飞动的线条极具特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音乐和力量之美,散发出迷人的艺术光辉.  相似文献   

19.
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美学涉及功能之美、科学之美与技术之美。功能不仅是实用功能,亦包括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因此功能美的因素,一方面与材料本身特性的发挥联系着,另一方面标志着感性形式本身符合美的形式规律;科学与艺术是密切相联系的,科学家亦在探求美;技术美界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它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中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和之美"的音乐审美标准,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和音乐审美的需要,也对后世文学、音乐的创作以及审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