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切人教学过程,对它进行层次分析,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在“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学习情境(教学情境)为客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为主体,教学情境为客体。教师的主导性、创造性、艺术性……无不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而学生的学习更是不能脱离“环境”——教学情境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探究音乐的主动性,要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达到学生主动“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论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不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只要教师教的好,学生就一定能学习好。因而,只重视研究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的学习规律的研究。为此,有人把传统教学论称为没有学生“学”的教学论。随着人们对教育对象——学生看法的转变,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学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认为。“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为此,现代国外都十分  相似文献   

4.
褚笑棠 《青海教育》2004,(12):12-12
“互动式”教学就是为适应教改和适合新技术的要求而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比较先进的.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与“学”是复合主体。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和教学内容是客体;但从“学”的角度看.学生就体现为主体.而教师相教学内容就成为客体,  相似文献   

5.
都眀姬 《成才之路》2014,(16):41-41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要很好地起主导作用,“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耿淑  黄俊丽 《考试周刊》2011,(44):104-105
课堂教学评价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这一视角的转变给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这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主体性。因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情境教学",甚至可以独立地"创设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师应不断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研究教法,将有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设计成有一定情境的化学问题,以促进知识的升华,引发学生的主动体验、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技能,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阳贵 《成才之路》2009,(22):99-100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计划确定的一种思路进行的教学。而是凭借自身的素质.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控,积极引导教学活动不断更新。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生成性教学在重视“学”的同时.也不忘“教”。更强调“学”与“教”的结合。就这一意义而言.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融学与教为一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黄艳红 《新疆教育》2012,(18):118-11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快乐的情感,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起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焕格 《学周刊C版》2011,(5):110-110
学与教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学的问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采取灌输式教学,强制学生去接受。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改变以往“教师怎样教,学生就得怎么学”的观念,转变为“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和心理负担。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发展、信息化环境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并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各种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个大目标,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推进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followed by the Maricopa Community College faculty in the creation of instructional modules in Digital Visual Literacy. The paper categorizes 10 tasks that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 a teacher, or a trainer performs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of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alignment between each of these 10 instructional elements is stressed in the paper. Also described are two different design models (top-down model and the matrix model) that were used by the faculty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he matrix model has been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aligning the 10 instructional elements. Also included are survey result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elements and if instructors include these elements in their lesson design in a community college setting.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状况,引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复杂科学及复杂性思维引发了教学系统复杂性问题。教学系统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为多样性、非平衡性、不确定性、混沌性。复杂性对教学系统具有助稳定、促演化、提高系统能力等作用。教学系统复杂性需要教学控制来解决其面对的矛盾情景,而教学控制需要以新的价值取向为引导,选择合适的方法与技术才能发挥教学系统复杂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
《TechTrends》1985,30(2):35-35
  相似文献   

19.
20.
《TechTrends》1987,32(3):2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