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留守学生"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几年来,我校关工委不断加强对"留守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学生"普遍和个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留守学生"存在问题的对策.用关爱、关注、关心,让"留守学生"不再孤独守望,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为他们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团结、互助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留守学生"笑靥如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留在家里,形成"留守一族"."留守学生"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学习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上不去,不少"留守学生"成了烫手的山芋,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多年对"留守学生"的帮扶教育实践,我想就"留守学生"的帮扶对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邻居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由于我镇是劳动力输出大镇,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我镇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镇的留守儿童已达178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以上.  相似文献   

4.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打工或经商,由祖辈、亲属或其他临时监护人抚养、教育、管理照顾的未成年学生.目前,这个群体在我国已普遍,尤其在农村特别突出.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流动人口1.2亿,农村留守儿童有2000多万,其中980万是学龄(6~14岁)儿童.这些孩子的家长走南闯北,却把未成年学乍的教育、管理、监护的义务,委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有的干脆让他们自己做饭、自己洗衣、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5.
邓妮 《教师》2009,(11)
近年来在农村学校,"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何保证"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摆在各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既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长兴县和德清县422名"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②"留守儿童"男女性别之间健康状况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女生焦虑程度总体低于男生;③"留守儿童"各年级之间总体焦虑程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学阶段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但小学阶段学生与"留守儿童"中女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大军的队伍不断壮大,"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主体.然而"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很令人担忧,基本上成了问题学生的代名词,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里仅就我班几个典型"留守儿童"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作出简单分析,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曾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省文明办、省妇儿工委办、省教厅和省妇联也联合开展了"农村‘留守学生’情况调研".作为一名关注留守儿童现象五年之久的教师来说,每到新学期开学时,我对留守学生总有一种莫名的情结,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留守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许多家长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纷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经商,导致农村中小学存在大量的"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在教育上存在严重问题,打工族将学生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让学生独自留在家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批转移,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为人数多、比重大、成绩差与心理行为不够健康等,其直接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陷,社会生活环境欠佳,学校未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有效抵御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既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必须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量涌入城市淘金,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他们常年在外,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人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在我校已有相当数量.他们的表现往往令人堪忧,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说到他们无不长吁短叹,苦无管理良策.其实,只要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真诚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就如何管理留守学生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凸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留守儿童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与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在人们的关注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有人提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策略--"标签化"留守儿童,即划分出留守儿童群体,来标识留守儿童,甚至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来"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被父母交由长辈或亲戚朋友抚养、教育、管理的学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产生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家中的学生--"留守学生".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成长尤其是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本人从心理辅导入手,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继续探究. "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有多种,这些监护方式体现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家庭功能缺失或弱化,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十多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留守儿童"的涵义似是而非,界定不清,逻辑不彰,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清思",即何为"留守"、儿童为何"留守"、儿童用什么"留守",藉此追踪"留守儿童"在根本上意味着什么.文章通过文献梳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现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不仅缺乏基本的学术逻辑,而且丧失起码的底线伦理思考,掩盖了现实生活中广大弱势群体非人道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是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优秀"留守儿童"学校,在促进"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策略研究上,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妇女"农业技术培训的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群体,她们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一起被称为"386199"部队.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培训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她们自身发展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对山区泰顺县中小学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山区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子女"在生活及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影响山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日益频繁,"留守儿童"队伍在逐渐壮大,农村中小学里的"留守学生"在逐年增加。"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和教育,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