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今社会一些青少年价值失落、轻视传统、重知轻文等现象,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经过认真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情性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性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化、民族精神、传统伦理道德,培养既有文化品位、君子风范、儒雅风度,又有现代人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育必须培养人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更需要造就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观。文化经典是素质教育的不二选择。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疏忽传统文化,忽略文化经典,就真的彻底断绝了大师出现的可能性,这种教育会使一个民族成为侏儒之群。现代的基础教育不以培养精英为旨归;但是,如果基础教育不能为精英的成长奠定文化基础。这种教育是可悲的。因为这种教育会使一个民族成为奴隶之邦。现代基础教育不以杰出的个人为培养目标;但是,假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掐灭了受教育者“成就杰出”的理想,这样的教育是卑鄙的.因为它使一个民族沦为平庸之辈。现代基础教育不以培养道德人格为宗旨;但是,假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训出急功近利的功利人格。这样的教育是下流的,园为它使一个民族成为小人之薮。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叶广芩 9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色。叶广芩以其贵族世家的出身、旅居日本的经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 90年代将其创作指向对历史变革中贵族世家所葆有的民族文化人格精神的拷问 ,以及对同属儒家文化范畴的中日两个民族文化人格精神的观照比较。她的小说透过生活的表象 ,穿超现实的意识形态 ,直抵民族文化人格精神 ,并对之作深刻的反思 :既不可完全背弃传统文化人格 ,也不可完全拘囿于传统文化人格 ,应该否弃其糟粕 ,鞭挞人格异化的死结 ,光大其精华 ,使人性、民族文化人格精神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民族,而“经典”与“礼仪”更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近年来,我园本着探究如何在幼儿教育领域传承与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研理念,将“经典”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开展“诵经典、习礼仪,诵经典、识博文”的经典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国学经典,利用网络技术,坚持知行合一,是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翼 《成才之路》2014,(29):78-79
正曾经有人说: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我们应该日日诵读经典,让经典浸润我们的灵魂,从而使人生得到启迪,使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这样的生命才能掏溶出深度和高度。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是经典文化的传承者,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习惯,教会他们诵读的方法更是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格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产生长期重要的影响,大学是创新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文化经典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文化经典阅读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宜通过博览、悦读、师传、践行、使者、办节六种方法让大学生学习文化经典并能知行合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9.
崔慧 《新疆教育》2013,(4):79-79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稳定发展的精神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而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猛烈侵蚀。教育工作者要把诵读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小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濡染,完善内在道德情操。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典是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传统道德需要通过经典的传承而延续,民族历史、民族精神与经典的传承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与民族的存灭。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经典润泽孩子们的童年,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借助诵读中华经典,把孩子们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让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使每位学生人格得到塑造,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一所幼儿园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与发展。文化一词,广义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幼儿园的园本文化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文化概念,是幼儿园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是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园本文化包含了幼儿园的精神、宗旨、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赵美莎 《广西教育》2008,(34):34-34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她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凭借着她的魅力而四海弘扬,浩然正气也靠她得以代代传承。有学者曾说:“儿童心灵洁净,读经典诗文效果比成年人更好。”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中华圣贤同行,对他们的个性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 化经典学习是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校都拟定了阅读书目 ,并采取多种措施组织研读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总的来说 ,研读文化经典名著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 ,对这一学习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组织师生研读文化经典 ,对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人格、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思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学习文化经典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  相似文献   

15.
承载儒学人文精神的经典文学整体上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中蕴含的乡国情怀、亲情友爱和人生感悟等人文精神是儒学在经典文学中更为根本的一种内涵传承,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个性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经典文学代代相传的文化长河中探究儒学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心理的个性形成及其二者相生相息、互涵互动的关系,对儒学人文精神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出评估,探究当代民族文化心理的历史渊源,其潜在价值给人们提供了研究新儒学发展与当代文化心理形成的广阔视野和新颖角度,也为认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提供了可能性,对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感情熏陶和大力倡导、积极塑造21世纪新儒学的文化内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孝龄  贾宏 《辽宁教育》2008,(11):22-22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为了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我校立足于“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理想人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大民族的形成,皆有赖于特定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皆有赖于丰厚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的形成,皆有赖于世代相传的典籍。故此,解经释义、注疏训诂之学,固然是一种谨严的学术研究,更是维系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工程。也因为如此,经典的注释工作不仅应面向专家学者,而且应心系普通民众。吴广平先生撰写的《楚辞全解》(以下简称《全解》),就是这样一部兼顾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神话中蕴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永久的魅力,神话教学不仅要利用精彩的神话故事情节进行语言实践,也要关注神话文本的内涵,感悟其文字蕴含的精神世界,把握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神追求,重视神话中蕴含的人类古老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习得.通过聚焦情节、想象神奇和比较阅读来品读经典神话、感悟和理解文化,唤醒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9.
龙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是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的思想财富,是塑造少儿公民人格的有效载体。通过龙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够传承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思想修养、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和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热爱祖国、传承龙文化的情感,养成独立弘毅的人格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娴 《小学生》2010,(1):5-6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经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而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明天的希望,让中华经典诵读走进孩子,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性格、塑造其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