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人记事的文章占很大的比重。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够使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更出彩。所以,要深刻剖析人物心理,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中学方法。紧扣文章主题,在具体的环境中把真实的情感流露笔端,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因此,细节应该成为作文精雕细琢的点,要在作文中有意设置表现深情的细节,掌握在文章中运用细节来表现主题的方法,学会以小见大,以情感人。细节描写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  相似文献   

3.
海棠  茶木 《高中生》2014,(10):8-9
炒菜要放油盐才有味儿。类比到作文上,这油盐就是描写。像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描写,让人过目难忘:《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优美环境的描写,《我与地坛》中对母亲心理的细腻描写……"可读性"是衡量记叙文优劣的重要标准。高中生写作文,因为生活经验有限,要做到主旨深刻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但我作为精读课来讲的,因为它吸引我的是本文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为本文的神来之笔。全文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来感受主席失去爱子的无比悲痛的心情。读者没有看见主席的眼泪,没有听到主席的哭声,但让读者处处流泪,刻画出"无泪胜有泪,无声却有声"的意境,也能意会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回味悠长、流连往返。  相似文献   

5.
许淑颖 《小学生》2013,(11):61-61
在小学的作文中,大部分作文是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次是写景文章,再次是想象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好写人写事的文章,就得做好片断训练。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人要么是哑巴(没有语言描写),要么是木头人(没有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其中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限于篇幅,仅就在语言描写训练教学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6.
《少年读者》2009,(7):86-93
法宝揭秘 人物描写是为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服务的。要深入理解写作意图,就要弄清楚人物描写五种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通常要通过细节描写采表现,细节最能表现一个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就是特点)。所以抓住每种描写中细节方面的信息,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马志杰 《成才之路》2020,(1):108-109
作文教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让人物活起来。文章从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入手,探讨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姜广生 《小学生》2008,(4):22-23
技法一点通 每一篇文章都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除了好词佳句的运用,细节描写也是文章精彩、感人不可缺少的“佐料”,可以是一句名言警旬,可以是一个滑稽的动作描写,也可以是微妙的一处心理描写……至于怎样处理文章的细节,要依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初中学生要提高细节描写能力,首先要细致观察,捕捉细节;其次要巧用词语,强化细节;再其次应反复刻画,放大细节。让细节描写这一把金钥匙能为我们的写作打开成功之门,使我们的文章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剥豆》是人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本文短小精悍,平实的言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章主要写一个母亲为了让儿子剥豆取得胜利,瞻前顾后矛盾的心理,最终是儿子的行为让母亲恍然大悟:应该让孩子在磨难中学会坚强和勇敢。文章以母亲"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表达了别样的母爱。学习作者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物体等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在抓重点抓主干的基础上,不可小视的另一方面,就是别把细节当“细节”。教师讲好细节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好细节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代作家孙犁在他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话别”一场,就用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当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细节描写,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读几遍,从读的情调情感中,让学生从中体会水生女人内心复杂…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叙事是写作的基本能力,而叙事的动人处在于细节。细节就是激起感情波澜的"石子",就是那些留在记忆"筛子"中最闪光的"珍珠",即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样东西,一两句话等等。重视细节描写是叙事作文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作者走向成熟的表现。这堂课我们就以亲情描写片断为例来学习让细节动人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主题是感受人间真情。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有意创设练笔情境,让学生从课文的阅读中习得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方法来把事写具体、感人。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作文训练中采用三步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注重细节显真实。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文章空且短,这正是作文缺乏细节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细节并把这些细节在作文中真实地展现出来。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让读者通过文字细细品味,才能增加作文的真实感与可信度,让读者感同身受。第二,巧用修辞添生动。学生作文的第二大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15.
技法点拨"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具体渗透在对场景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之中。好的细节描写可以"于细微处见精神",让读者眼前呈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的技巧主要有:其一,描摹个性的外貌。  相似文献   

16.
学生要写好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丰富翔实的材料,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众所周知,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可直接刻画、正面剖析,有时宜间接描写、侧面烘托,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之为范例,引导同学们仔细咀嚼,深入体会、感悟,进而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炒菜要放油盐才有味儿。类比到作文上,这油盐就是描写。像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描写,让人过目难忘:《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优美环境的描写,《我与地坛》中对母亲心理的细腻描写……“可读性”是衡量记叙文优劣的重要标准。高中生写作文,因为生活经验有限,要做到主旨深刻不容易,但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写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采用的心理描写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少年雏特的内心世界。小说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与间接心理描写两种方式: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剖析和描绘,有四种方法:由人物直接倾吐、由"编者"叙述、由思忆联想表现、由梦境幻觉反映;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借助景物、事件和人物表情、动作等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表现、烘托。由此又概述了三种方法:细节表现、言行体现、景物烘托。以此来探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阐明心理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20.
一篇优秀的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条理细节几乎是缺一不可的,而写人,写活人物,需细节描写,可实际操作时,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难以用细节写出人物真正传神的性格和心理。对此,我以"细节,让人物活起来"为专题,对刚入校的高一学生进行了几次人物细节描写的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