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评估其培养质量的尺度,因此,有效落实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导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分类培养、实践基地"轮岗"培养、课题引领综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介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进行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的整体情况与方法。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例,从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制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等方面总结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可为改进跨学科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当前我国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招生难、就业难、学生专业思想不稳以及教学、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培养目标、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研究基地、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论文等七个方面对教育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关系到我国整体科研水平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方法类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不断丰富方法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改革考核形式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加强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培养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科研平台是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发挥高校研究优势建立的重点实验室既有利于推动科学研究,更能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为例,通过问卷调研探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间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实验室平台有助于研究生拓展专业视野,拓宽研究思路,在方向指引、仪器和设备共享、数据和软件支撑等方面方便研究生科研,起到"战略式""参与式"和"交流式"科研引导作用。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调研,及时反馈建设成果,加强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型、创新型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与一般大众型、适应型人才培养有明显不同,更注重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属于"精英型"教育模式。所以,要给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以期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接触学科的前沿,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山东省两所高等医学院校抽取临床医学专业二、三年级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认知与需求,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谭咏梅 《高教论坛》2003,(2):136-139
高师院校教育系研究生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培养师资、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方面担负重要使命。本文从生源情况、敬业精神、科研能力、课程设置、导师等方面对湖南师大教育系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券调查,分析了当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果树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从提高生源质量、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培养科研能力、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强化英语应用能力七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果树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交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当代工程的特点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专、博、通的知识基础,实、创、理的思维方式和责、学、和的品格素养。指出学科交叉是提高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需要具体落实到教学与科研两个环节中。分析了我国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学科交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学科组织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和协同性的工作。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基础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三个维度的创新能力;应用型高校可通过创新的教学体系、创新的学术环境和创新的科研实践体系等三大路径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轨道设计竞赛作为专业竞赛并非专门面向研究生培养设计,通过对其建立和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竞赛题目的特点和对科研能力的训练作用。结合所在团队参加轨道设计竞赛的实践体会,探讨了专业竞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提出了将专业竞赛作为基础教育和科研实践的过渡链条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生源日益复杂,专业背景多样,研究基础各异,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将不同背景和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成为优秀人才,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为此,东南大学“电机与电力电子联盟”团队对研究生因材施教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精准识材”和“协同育才”,为每一位研究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以学术性为本质特征的学术演讲,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特殊的人才培育功能。从本质上看,学术演讲与研究生学术素养的系统培育是耦合并进的。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教育学学派概念的提出,显现了民族性和本土化意识,因此拥有两种独立性的意义:独立于相关学派和独立于西方教育学学派。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基本路径包括建构性创生和渐进性创生、移植性创生和内源性创生、理论型创生与实践型创生。学习与训练的制度、研究的制度和交流沟通的制度是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制度支持,而宽容意识与批评意识、独立意识与整合意识、现实意识与学术意识则应成为中国教育研究者的基本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的重要保证。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学科竞赛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和效应。研究发现,学科竞赛参与程度对学科竞赛收获中介因素的影响路径系数达到0.36,而学科竞赛收获中介因素对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创新成果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达到0.20和0.79。研究结果表明,学科竞赛参与程度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并丰富其科研创新成果。基于此,提出加强学科竞赛以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技术人才的医学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较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而其中,临床能力则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既涉及到口腔专业知识,又和临床多学科有着交叉联系的专业,其研究生的培养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着重从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做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李红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98-299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坚实的临床诊断技能和一定的科研水平,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提高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学术类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是当前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大纲为指导,以教学和科研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学术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学术类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培养模式和培养理论的革新,进而拓宽思路,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推进新时期学术类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化、调整和升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部分高校学术类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探析当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位一体”系统培养模式,以完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and articulation of pedagogic principles and the process of using pedagogic documentation techniques by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trainees in a university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BA Primary Education leading to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in London, England. The study draws on the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tutor for the module, as well as documentary analysis of 14 pedagogic documentation panels that were produced by the teacher trainees.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how the development and articulation of pedagogic principles is enabled by the reflective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 of photography, dialogue, narrative, and metaphor.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eacher trainees engage with pedagogic principles while they learn how to use the techniques of pedagogic docu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