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的武术套路教学中,提高武术学生各专项身体素质、套路演练水平是武术套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运用时间控制、声音刺激、视觉刺激不仅能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专项身体素质和套路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伟 《华章》2011,(31)
本文从节奏、武术套路演练的动静节奏的定义以及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构成要素深入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节奏问题,最后以如何提高套路演练的动静节奏性为结论,为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从事武术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群众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研究武术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如果就单单进行武术套路演练,时间一久总是会感到很多的乏味感,如果在武术套路演练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让武术套路演练失去它的技击性,而且还将武术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本篇文章中就详细分析了将音乐与武术套路演练相结合起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志臣  张志贤 《考试周刊》2009,(22):179-180
武术套路练习中,运动员的呼吸形式应随着套路演练的转换而迅速变化。正确的呼吸形式与配合自我控制与调节,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运动中的呼吸调节方法,着重对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的聚、提、沉的呼吸方法,以及其对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武术运动中竞赛项目套路的供能方式和代谢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套路演练后血乳酸浓度、即刻心率、尿蛋白分别为11.37±1.39和10.09±1.41mmol/L、183.6±5.6和191.8±5.76次/min、66.8±39.8和115.0±96.4mg/min.L.提示,1min 20s左右的武术竞赛项目套路演练与运动时间在1~2min之间的游泳全力游和中长跑的代谢供能特点是基本一致的,是一项以糖酵解供能方式为主的运动项目.因此.有针对性地发展乳酸能系统,提高身体对乳酸的耐受能力,是武术教学训练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著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的日益发展,要求运动员在表现高超的技术水平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艺术表现力是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参赛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水平竞争中尤为重要.它包括运动员气质、动作风格、表情、动作编排以及音乐风格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由此为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美的训练及指导竞技武术套路项目比赛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演练的水平评判的主要制胜因素是武术套路的动作节奏。武术套路的动作节奏是指通过对武术的不同动作进行不同的组合,在动静、快慢、刚柔和虚实等特点的结合中有演练者,自身通过理解表现于套路中的。正所谓,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取决于不同的动作节奏,当然,在通过对武术动作的节奏的分类过程中,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动作节奏带来的震撼,如果很好地把握武术动作的节奏,就能够在演练中呈现不同的表演效果,从而展示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州市从事武术套路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德州市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两个年龄阶段,高中(中专)年龄阶段的武术套路运动员严重缺乏: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运动热情和注意稳定性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性别间的比较,非智力因素则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在运动责任心、运动自信心、运动好胜心、运动独立性方面,参加过市级或市级以上比赛的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未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演练节奏性,是衡量套路演练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重要性,影响演练节奏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演练节奏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竞技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传统武术套路发展起来的武术运动.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是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中制胜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及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中长拳、刀、枪、剑、棍共5个项目比赛成绩的前16名,共80名男子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的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当前国内优秀男子长拳类运动员难度动作选做、扣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竞技长拳类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问题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提高竞技武术长拳类项目难度动作成功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只有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实施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时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纳入训练轨道,使武术套路训练具备更科学的、标准的评定系统,运动员才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自身专项运动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断提高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对保持和发展我国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动作演练趋于艺术化,艺术美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武术套路动作演练具有两种艺术美:一种是外在形式美,外在美主要是通过华丽的服饰、夸张的难度动作表演以及优美的音乐和舞台灯光协调配合体现出来的。通过对武术套路美学的研究,为武术套路编排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运动生理学、美学、物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成果,探讨武术套路演练中影响"张力美"的因素,剖析"张力美"产生的内因,认为武术套路运动中张力主要包括内在和外在张力,外在张力主要有运动整体、动作形式、节奏、动作布局等;内在张力主要是武术表演时的精神、气韵、意象等,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科学化训练手段日益增多,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动作技术等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显得特别重要,心理素质好坏是运动员比赛成绩优劣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理素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对策,以便武术套路运动员在以后的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能够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同时教练员也要吸取经验对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根据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后营养补充的重要作用以及有关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后营养物质补充的研究的现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武术套路运动后的营养物质补充进行概括和总结,以便建立更科学合理的武术套路运动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儒新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5):104-106,109
采用教学实验研究法,将动作表象演练引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经实验结果表明,动作表象演练对提高武术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特别是对武术套路动作完成的规范性、熟练性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与鼓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行了研究梳理,认为鼓与武术套路都源于原始巫术。鼓由于原始巫术行巫的需要成为神器,而武术套路又衍生于模仿巫术,正因为二者的同源关系,武术套路与鼓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因此在武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始终有鼓相伴,尤其是在武术套路演练、表演时必有鼓与之相配。  相似文献   

18.
张翠 《宜宾学院学报》2007,7(6):112-113
眼法是武术技法之一,是眼神与各种动作协调配合的方法,是完成动作的先导,有洪托套路演练的气氛和精神、帮助维持身体平衡等功能。由于学生对武术特点了解不够,手眼协调练习不多,以及眼法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致使学生演练形神拳时眼法运用不当,大大降低了武术套路的演练效果。本文旨在突显眼法的重要性,建议通过"看定点练习、看动点练习、看飞物练习、单个动作练习"多方法练习,提高眼法运用能力,真正做到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力融为一体,整个套路动作气势饱满,形神兼备,使形神拳演练日愈臻美。  相似文献   

19.
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应该具有的智能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能为武术套路这个项目的运动选材、教学训练等方面起到积极参考作用.通过分析发现,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应具备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音乐旋律智能.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分析,采取分性别、运动年限、练习类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年限、不同练习类型、不同组别、不同性别的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差异性,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平时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避免运动员因伤病而影响比赛的成绩,以促进武术套路运动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