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档案信息这一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要素的深刻认识,全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更加强烈。档案工作者应适应档案工作社会化发展的规律,完善档案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抓住档案信息数字化这个发展机遇使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新技术工作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2.
后保管时代的档案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回顾与展望 :我们面临后保管时代①早在1958年 ,T·R·谢伦伯格就指出未来的档案工作由其管理对象的整体特征、形式以及数量所决定。的确 ,作为档案工作者 ,我们的工作受制于我们所管理材料的特性 ,我们的形象决定于我们接收登记和加工处理的对象 ;此外 ,环境也对档案工作起着制约作用。今天我们比谢伦伯格更清楚地看到社会记录、利用、存贮信息的方式决定着档案工作 ,信息革命正将我们推入档案历史的新时期———后保管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档案工作者作用的大小依赖我们改革的能力 ,依赖我们是否能够改变过去的工作方法 ,调整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档案工作的拓展,档案界开始关注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文章阐述了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并对档案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必要性及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围绕中心,搞好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档案工作者如何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高度去思考、去研究搞好档案服务工作的实际意义,如何立足促进档案事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高度去探讨、去实践档案工作的服务主题,从而促进档案工作自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笔者谈点粗浅的认识,与档案工作者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5.
邹伟全 《浙江档案》2001,(11):16-17
档案工作者是社会信息服务的专业人员之一,在新的形势下,档案工作应当把档案信息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因此档案工作者的角色需要有所转变.本文对档案工作者角色转变的趋势及新的角色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在建国四十周年之时,认真总结这些经验,不仅对认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建设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也有着重要价值。那么,历史给我们有哪些启示呢?我觉得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去总结。限于篇幅,择其要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照片档案?它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是照片档案工作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明确照片档案的范围与内容,或者对其认识不一,就容易引起照片档案工作的混乱。近几年档案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入了信息社会。物质、能量、信息构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将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决定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鼓励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9.
一、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全体档案工作者 "三个代表"思想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档案事业,加强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档案工作者,将"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指导和发展档案事业的理论基础,并将其贯彻到发展档案事业的全过程中去.作为档案工作者,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培养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入了信息社会.物质、能量、信息构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将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决定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鼓励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1.
12.
13.
章分析了近15年来档案研究(而非档案学和档案管理)发展的诸因素,介绍了在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研究领域,认为需要在档案研究中构建持续性研究前沿。当新的研究领域融入到已经出现的研究领域中去的时候,档案学术前沿就毫无疑问地现身于世。  相似文献   

14.
15.
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核心术语,但自1981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它的定义却是众说纷纭。本文首先梳理档案文献的六种代表性定义,然后从档案文献是开发对象还是解读对象,是编纂对象还是编纂成果,档案文献或档案文献的组成部分是否只是档案中具有较高价值的那部分,档案学的双重学科属性与档案文献定义等四个角度,对这些定义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和编纂实践需要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文献研读法,对2022年《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学通讯》所刊发的207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力量布局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并与2021年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高等院校仍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力量,来自业界的研究力量有所增强。2022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依旧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治理”“档案与数字人文”“电子文件”“中国古文书学”等主题,但也涌现了“红色档案”和“档案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新主题;研究特点上呈现显著的本土化和跨学科性,但在关注“人”的需求、跨学科的双向互动以及研究深度上仍有待加强。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需立足中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和需求,对从西方移植的理论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过滤和处理,对中国传统的档案思想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同时,基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和新需求,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档案数据化阶段,档案利用与服务需要满足用户在数据层级的需求,突破页面级阅读和文件级利用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组织环节构建起语义层级的档案组织新模式,以实现对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的细颗粒分析与挖掘,面向档案资源增值、开发与智能化知识服务做好资源、方法与技术的准备。[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等方法,立足档案数据化阶段特征,分析档案语义、语义关联和语义组织的基本内涵,比较分析档案与其他信息资源在语义组织过程中的区别与特性,探索在语义完整、链式关联以及网络多维原则下开展档案语义向内组织与向外组织的基本原理。[结果/结论] 档案语义组织是基于数据的含义与关联开展的档案组织新模式,旨在从档案资源的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中发现语义与语义关联。档案语义组织是实现档案数据化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档案机器可理解、机器可操作的关键一步。通过档案语义组织,原本离散、分布、领域依赖的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能够含义明确化、编码形式化、关系链接化,档案数据得以被机器可理解、可操作,档案自动化关联组织、存储与提供利用成为可能,从而最终支持基于人机交互、机机交互的档案资源智能化获取、利用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档案热”在艺术领域的出现,带动了许多艺术工作者利用档案进行创作、针对档案进行思考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档案客观性立场的质疑相关。在此基础上,艺术工作者纷纷在实践领域展开诸多探索,包括面向装置艺术实现档案数据可视化、面向场景叙事设计档案隐喻、面向田野调查参与档案创作等。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践分析,可以发现,档案艺术的发展挑战了档案信息的传统媒介方式,丰富了档案价值的实现场景,质疑了档案工作者的中立立场,具有一定的思辨意义。  相似文献   

19.
Archival systems have been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ord subjects as third parties and record creators as the principal parties to the record transaction, thus limiting the rights of those captured in and by the record.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s a participant relationship model which acknowledges all parties to a transaction as immediate parties with negotiated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 number of legal and archival concepts support a participant model of co-creatorship and associated responsibilities in relation to ownership, access and privac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articipant model to Indigenous Australian record subjects, in particular to records about them held in archival institutions or in creating organisations would enhance Indigenous rights in records. Indigenous claims to ownership over archival sources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can be characterised in the legal concept of a bundle of rights that recognises more than one interest to control, disclose, access and use records. Human rights principles i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ruments also support the assertion of Indigenous rights in records. Archival and legal reform is required to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icipant model but a number of archival, ethical and legal strategies would accelerate its implementation. The re-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record subject as a record co-creator can also be applied to non-Indigenous contexts and therefore has significant archival and leg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archival concepts of “record” and “evidence” as socio-cultural constructs arising out of a particular view of time. Archival records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certain relationships to evidence in its temporal aspects—specifically, the requirement for a temporal disconnect between creation and use. This disconnect also necessitates a break between knowledge and the knower in which the record must be externalized and set aside from its creator in order to have “recordnes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Western concepts of time impact concepts of records and archival evidences and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framing. Since records have such power in our lives and societies, practitioners must begin to work with an expanded concept of record and sensitivity to differing time frames and worldviews.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definition of “record” as an intentional, stable, semantic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identify three broad categories of record types, based on event-orientation or object-orientation, that are flexible enough to account for differing cultural and spiritual understandings of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