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化作为最具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旅游业酵素,大大激活了云南旅游业。云南旅游业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认识并协调处理好民族化与旅游经济的互动关系,才能确保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以来,云南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进入新世纪后,云南旅游业各项指标增长速度趋缓,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的合作与竞争愈加激烈,使得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问题阻碍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基于对云南旅游业构建"昆明—大理"双核空间结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分析,为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四季如春的气候及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到云南旅游观光,给云南带来了滚滚财源,云南旅游业收入在GDP的比重逐渐上升,旅游业日益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旅游经济成为云南的重要财源。拟对云南的旅游经济与云南的财源作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特点鲜明,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体育旅游资源具有与其他旅游资源形成良好配置的能力,符合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但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落后、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制约了云南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定位、创新机制、培养人才来保证云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以重点示范、区域开发作为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旅游业人才流失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云南旅游从业人员不但学历、素质较为低下,还存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现象。本文埘云南旅游业存在的人才流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人才流失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使云南旅游业能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业天然地体现出绿色经济的本质要求。本文客观地分析评估了云南发展旅游业所取得的成效、优势条件及发展前景 ,指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大省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7.
云南旅游业发展地如火如荼,但2006年“十一黄金周”来云南的省外旅游团突然锐减,在红火的旅游业背后存在着怎样的问题,云南旅游应该如何发展,本文结合云南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就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畅 《考试周刊》2014,(19):191-19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致使旅游业十分迅速地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最近兴起的一项特殊的旅游种类,在推广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更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成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云南作为传统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充分开发云南红色旅游资源,对于促进云南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云南红色旅游的市场需求和开发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南亚国家旅游业成功经验的分析,文章指出了在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云南旅游业有借鉴作用的一些做法.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云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庄嘉琳  苏怡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A01):68-70,7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为云南旅游业带来二次创业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云南旅游业如何抓住机遇,携手东盟,共谋发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文章从云南与东盟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合作的现状入手,运用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分析了发展双边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的动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旅游经济联系是旅游地之间通过旅游流产生的经济联系。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时间序列下的云南省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可知从2000年到2011年,云南省16个州市中每个州市与其他超过10个州市之间建立了旅游经济联系。旅游经济联系环形网络逐渐形成,旅游网络结构逐渐密集,旅游城市之间的整体联系趋向于平衡,旅游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为优化网络结构,中心城市要发挥对边缘城市的引领和旅游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边缘城市要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旅游形象加固更新、强势旅游品牌的塑造、旅游交通通达性的提高等方面加快与中心城市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滇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由此发展起来的滇西北民族文化旅游颇具特色。文章在广泛调研滇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旅游开发的几种类型。同时,基于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的角度,就目前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发展、合理规划、规范管理、培养人才、坚持创新、打造品牌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完善旅游产品、建设云南旅游经济强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区位特征、资源价值特征和旅游区位特征划分了四种主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并针对不同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从经济学、人类学等方面,对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做为一个旅游大省,旅游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全面统计和核算云南旅游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云南省的旅游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旅游统计核算方法体系—旅游卫星帐户;并结合云南旅游经济发展实际,研究了引入和建立云南旅游卫星帐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旅游演艺市场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内其他地方近年来旅游演艺市场的发展状况,探讨云南旅游演艺市场的发展历程、繁荣缘由、存在的隐忧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对于云南旅游演艺市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园是国际公认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形式。发展国家公园可以保护典型的物种或地质现象、维护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及旅游地的和谐。云南国家公园建设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对香格里拉大峡谷公家公园的建设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游客的体验、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滇西北国家公园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云南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中心,本文基于2006-2017年云、贵、川、渝、藏、桂六个地区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计量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六个地区入境旅游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外溢和门槛效应入境旅游对经济发展存在着非线性的空间入境旅游收入增长、入境旅游人数增长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增长率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弹性在减少。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云南、贵州,可以通过发展入境旅游来促进其经济快速增长,但对于四川、贵州、西藏,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需要优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空间结构,以促进入境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借助旅游助长经济社会发展更成为了一条不错的捷径。上林县是经济落后县,生态旅游业是该县的重点发展产业,对上林县的经济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上林县现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对经济的带动情况、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为上林县旅游业今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