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关于“光”的本义有不少说法,“光”字最初的意义应是专指火光,这或与先民对于火的利用和对火及其外延的崇拜有关。“光”字在产生之后其意义也在人们的交际和使用中不断发展变化,具有了众多的意义,可表示光辉、光芒,可表示荣耀、光荣,也可表示光扬、推广,又可与时间有联系等。  相似文献   

2.
光明     
"光"和"明"都是会意字,两字经常连用,成语便有"光明磊落"、"正大光明"等等。"光"字甲骨文(图1-图2)和金文(图3-图9)的形体都很多,大都是人头上亮着火光的样子。《宰宙簋》的"光"字(图9)是从"火"从"女"的,女也是人嘛,古代有些字就是从"人"与从"女"同义的,如"侑"与"?!《说文解字》说:"光(图10小篆),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跟甲骨文、金文的结体完全合拍(图11-图12隶书)。许慎  相似文献   

3.
说“也”     
侯婷 《华章》2009,(14)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也"使用普遍,语法功能繁多,在单句中可表示同样或叠加表示两事并列,在复句中可表示转折、让步等等.但是考察古代汉语,发现"也"字虽然使用频率也极高,但它却是用作语气助词,没有用作副词的情况.本文将对"也"字的来源和发展作初步的探讨,期望能对"也"字的变化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甲骨文的"幽"字是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两束丝,下面是火。火烧丝,不像烧木柴那样火光熊熊,而是亮光微弱,所以"幽"的本义指"昏暗"。小篆的"幽"字是个内外结构的会意兼形声字。外面的"山"表示这个字与山有关。里面表示读音。"幽"与"山"有什么关系呢?不难想象,在深山老林里,一片幽静,光线暗淡,所以也符合"昏暗"这一本义。  相似文献   

5.
绥阳方言"得"[tε21]字的意义和用法十分丰富。可以是构词语素、构形成分;可放在动词前也可放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可以、能够、得到、许可"等;疑问式和否定式也和普通话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怀宁方言中动词词尾"着"字的分析,得出"着"字的三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的进行;表示性状的持续;表示动作的完成。同时,"着"字后可接结果补语、时量或动量补语,并可表一定的趋向义。  相似文献   

7.
说“■”     
甲骨文有字作"■",其意义历来众说纷纭,讫无定论。通过对字形和辞例的考察,对"■"和"■"进行辩证。甲骨文"■"多为动词,可作"祭祀动词"或"有灾祸"之义,也有少部分可作名词,表示"灾祸、灾咎",但与"■"在用法上有所区别;"■"和"■"分释为两字可能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方位词"上"和"ON"之间有许多相同用法,但其区别也是显然的。它们表空间感念时既可表示在一维的线上,也可表示在二维的面上,不同的是"ON"含有"附着"的必要要素,而"上"表达的事物与参照物并不一定是接触的。表示空间隐喻时间概念时,它们的用法十分相似,既可表示时间段也可表示时间点。表示时间以外的隐喻意义时,"上"负载着源远流长的汉文化,能表达丰富的与社会地位有关或状态的词语。"ON"一般不具备此类用法。"ON"的时间以外隐喻意义往往由"上面"引申为"方面"等。  相似文献   

9.
苏袁 《文教资料》2012,(24):28-32
"臤"的本义是以手持奴隶,"握之固也",由此引申出一般的坚固意义,继而又引申出困难、物体撞击声,又有多、大、紧密等意义。每义之下,都在"臤"字的基础上外加形符,孳乳成新字,以取代原字表示各具体的引申意义,从而形成一个以"臤"字为核心的字族,同时列举若干从"臤"存疑字,有待学者继续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0.
会意,六书之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许慎《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比,系两个事物(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造字者的意向。如"休"字,由"人"和"木"合成,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看"字,由"手"和"目"合成,表示手放在目上方,好挡住光线望。  相似文献   

11.
一、声训及其依据《说文》对文字的说解,大致可以分为互训、义界和声训。声训是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另一个字,以表示两字的得音、意义有渊源关系的一种训释方法。如《说文》:天,颠也,日,实也,月,阔也;水,准也;火,墩也;马,武也;羊,详也,门,闻也,  相似文献   

12.
成语大多是由四个字构成的,但是,也有少数成语不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等。判断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是不是成语,主要从两方面看:一看它所表示的是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意义整体。如果是成语,则其意义就不是组成它的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如“水深火热”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水很深,火很热”,它指的是人民生活处境极端艰难。如果不是成语,它所表示的意义则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科学文化”则可理解为是“科学”与“文化’两个词的意义相加。二看它能否调换或拆开。成语的结构是固定的,…  相似文献   

13.
“雪”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上部是个“雨”字,表示与雨水有关。下面是“彗”字的简写,表示读音。为什么用“彗”字作声符呢?因为“彗”字像手拿扫帚在扫雪,也可理解为,雪花大如帚。或者,还可以表示雪是可扫的水。从这个意义上讲,“雪”字是个会意字。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悠久,并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各国。在汉字广泛传播的过程中,"韵"字也在日本传播开来。以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以及中日词典等为参考资料,针对"韵"在日本的流布与意义变迁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韵"流入日本后,其表示"风雅、情趣、气韵"等美学意义被淡化,而表示"韵脚或押韵的字;韵母;押韵"等语音学含义被保留和发挥。  相似文献   

15.
"乎"字是<马氏文通>介字卷和助字卷论述最为详尽虚字之一.介字"乎"有表比较、介引转词、表示受动等功能,助字"乎"既可助句,也可助字.对"乎"的研究是<文通>虚词研究的一个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才"字是一个有着复杂用法的副词."才"字句有典型的语义预设, "才"字本身也可触发非典型的语义预设,随着"才"字位置的变化(或前或后),所触发的非典型的语义预设可分为两类:一是用来表示主观大量;二是用来表示主观小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右文说"的理论,形声字的声旁既表声音又表示意义。但"右文说"存在一定的缺陷,它仅仅是根据一个相同的声旁,就用同一种模式来解释字义,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考察《说文解字》中的"肖"字以及从"肖"得声的字,它们不仅在声音上相通,在意义上也相关,有"细小"、"微弱""熄灭"等义。但是有一些字属于例外。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是用以表示语言关系和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而"是虚词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一个词,用法灵活多变。同时,"而"字也可用作实词,用法较之其作为虚词而言较少。就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中出现的"而"字用法进行穷尽研究,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列代数式是同学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基础.下面列举几种列代数式的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一、抓"的"字,分层翻译法例1用代数式表示:x与5的差的3倍.解析:本题有两个"的"字,因而可看成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一、火光光,甲骨文的造型■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炬■,下面是蹲跪着的奴隶■,手举着火把为主人照明。光字的本义是指火光。"光"的"光明""光辉"之义,一直沿用到今。光给我们最突出的感觉是明亮,使我们能在黑暗中看见物体,阳光、月光、灯光等是最常见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