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运动比赛中,这种攻击性行为对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和良好体育道德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中的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攻击性理论及其相关诱发因素,攻击性行为的危害、预防措施,运动中的攻击行为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试论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攻击性行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是当代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各种攻击性的理论,对各种攻击性行为以及攻击性行为与果断行为之间的不同作出了区分,分析了足球流氓的攻击性行为和运动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和防止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竞技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性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假设模式包括本能理论、驱力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存在不但违背了"fair play"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容易引发赛场暴力事件,造成运动者的身体与心理的伤害,影响了竞技运动事业的正常发展.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涉及到运动员自身、教练员、观众、管理者、运动场地和器材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等.运动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措施教育、合理的引导以及适当方式的渲泄等等.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与控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仲坤 《体育学刊》2001,8(4):40-41
运动攻击行为是体育运动中时常发生的一种伤害或危及他人的行为.它发生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之间,严重时可导致暴力冲突事件、社会动乱.通过对运动攻击性行为的理论、产生原因等的分析,对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这将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5.
体育竞赛中观众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析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性的界定及理论发展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体育竞赛中观众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提出对观众攻击性行为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攻击性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运动员的社会学习和比赛环境中所受的挫折是运动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防止运动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攻击理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大学校园篮球比赛中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或防止攻击性行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秀权 《精武》2014,(4):149-150
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生死两本能理论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性调整作用,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体育运动的社会促进。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企图消除它不会有效果。体育运动的本质是游戏,能够让人们在合法,合理的规则下,在运动场上奔放地挥洒自由.尽情地发泄攻击性行为。这种释放,实际上使很多社会当中的隐性和潜在的攻击性行为在运动场上发挥出来。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造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的必要准则。  相似文献   

9.
论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防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分析,探索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定义及产生攻击性犯规行为的原因,并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及篮球比赛的特点提出减少或防止攻击性犯规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利因素的刺激,传媒的渲染及众多球迷的参与,使比赛带有鲜明浓厚的政治性、民族性与商业性。尤其是一些带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引发斗殴等攻击与暴力性行为。通过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特征、攻击性行为的分类、表现与区别等进行阐述,找明原因,分析心理。  相似文献   

11.
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探求我国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4个阶段进行了初步考察,归纳了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经历了从全面引进苏联体育教学模式到向独立体系发展的过程。至今,多种教学指导思想并存,能借助多学科理论进行教学理论研究,但缺少长期、持续的整体实验研究,这是影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体育教学理论在体育教学功能开发和学生体育学习理论等诸多基础研究和比较实验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y futsal players decide to dribble. For this purpose, we analysed 396 trials comprising the dribbles (n = 132), passes (n = 131) or shots (n = 133), performed by 70 male futsal players. Passing and shooting angles, and interpersonal distance, including their rates of change (velocity and variability), were regarded as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coordination tendency and a comparison was made among dribbling, passing and shooting situations. In addition, the variables identified as constraints on deciding to dribble were analysed in relation to age categories, dribbling outcomes and futsal court zon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assing and shooting angles, and interpersonal distance showed higher variability in dribbling than in passing and shooting situations. The findings allowed us to conclude that decision-making on dribbli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variabilities of passing angles as well as shooting and interpersonal distance, and that success in dribbling was affected by the vari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 Such variabilities were interpreted concerning their meaning of risk and/or uncertainty in the execution of motor skills.  相似文献   

13.
以武术、跆拳道、射箭运动员和大学生共99人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他们的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探索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平衡能力的差异性,以期为运动队的训练手段及方法提供参考意见,为平衡能力的评价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专门研制的摔跤测力装置,对过胸摔、挟颈背、拉臂转移和滚桥技术动作开始发力的力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动作开始的发力具有力值大和力的梯度大的特点,均有爆发用力的特征。其中过胸摔和滚桥主要把位发力最大,其总合力和力的梯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国女子手球队员身体形态特点,对国家女子手球队和地方队队员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北京奥运会参赛队伍队员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中国队不同优势手球运动员上臂和大腿的围度、上臂和膝屈伸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比地方队身材高大,皮脂百分比低,与欧洲强队有相似的身高和体重特点,比世界强队韩国队身材高大。身高和体重应与手球运动员攻防竞技水平相适应,就某一个成年手球运动员而言,要提高专项移动对抗能力,应使瘦体重尽量高。2)边锋比内卫、底线、守门员身高低、体重轻,而内卫、底线和守门员身材相似,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位置身材特点与世界强队相似。不同位置手球运动员身材特点不一样,以适应各位置攻防特点需求。3)优势手上臂瘦体重高于非优势手,对侧下肢屈伸的最大力量比同侧大,推测长期的手球运动对不同优势手运动员肢体形态、机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甲A前13轮78场比赛和第11届欧洲足球锦标赛54场比赛中队员的犯规动作,从犯规动作的部位、犯规发生区域和红黄牌出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形成犯规的共有规律性特点,为运动员有针对地提高防守抢截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有三种不同情况:(1)武术作为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战斗手段空前发展,造成众多拳械门派迅速传播,并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义和团运动后,社会上团结武林同道,研习传授武术为主的活动开始上升为主要活动。(2)宫廷娱乐体育活动明显衰落,以至消亡。民间一些娱乐体育活动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3)多数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种长期流传的文化形态,因民族文化强大的因袭力,其发展未呈现明显的衰落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美少年田径锦标赛成绩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1年中美少年田径锦标赛成绩的比较,揭示中和年田径运动员成绩的差距,并分析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结果显示:我国少年运动员的成绩比美国少年运动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讨论了赛艇多人艇配艇中易产生的主要问题与原因,以及教练员在配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其月健身消费支出、是否参与过健身消费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天河区居民参与健身消费的影响度有依次增大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身场所环境好、器材好、享受健身消费、朋友的支持等因素对月健身消费支出影响度较大;而健身服务、健身意外、健身效果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是影响受调查者是否参与健身消费的重要因素。其它消费方式更具吸引力和专业人员指导不够两个因素既是影响健身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