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括段意是一种思维训练。我运用以下六条规律,引导学生理清句间层次,抓住概括段意的思维点,效果较好。 一、总分关系意在“总”。 对于那些采取总述与分述或概括与具体叙述的段,要根据总述句或概括句来概括段意。如:《草原》一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一总述句概写了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总印象,可从这里入手概括段意。 二、层层深入意在“后”。 有的段中的几层意思,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草原,人类向往的故乡;草原,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多少次梦里我来到草原,将我的身心,投入到草原的怀抱。这片美丽的土地,正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灵魂的归属。但是当我醒来,梦却依然是梦,草原离我依然遥远。我多想生出翅膀,哪怕是风雨兼程,也要飞到草原去,就像一只雄鹰,徜徉在草原  相似文献   

3.
刚进入贡格尔草原不久就见到这样的景象:公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是遍地的牛羊,和我来草原之前在云南的夜空见到的星星一样多。这是我进入草原以来见到的最真实的景象——我想象中的草原景象。  相似文献   

4.
《草原》一课,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课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热情待客的情景.教学时,我按作者进入草原后的经历,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解.第一部分写草原的景,第二部分写草原的人.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没有去过草原,有的学生虽然通过电影、电视见过草原,但对草原的认识理解不深.针对这一点,我充分利用幻灯片、录音等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了草原特有的情境之中.一、利用幻灯、录音使学生进入情境面对学生的实际,备课时,我转录了抒发热爱草原情感的录音带,绘制了一系列美丽大草原的幻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为,兴趣也是巨大的动力。我对草原、对草原科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兴趣使我踏上了对草原科学的漫漫求索之路。一走进茫茫草原,我就心境澄明,思维活跃,色彩  相似文献   

6.
凤凰传奇     
我是一只凤凰,草原凤凰。 记忆中某一天,我厌倦了草原的生活,我对我的主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草原上最聪明的人诺恩吉娅公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什么呢9为什么我要生在这里?这里根本就没有我要的幸福。命运对我真是太不公平了!”我撅起了小嘴。“命运啊,”我看到她的眼睛顿时深邃起来,  相似文献   

7.
乡音     
正草原乡情年幼的我是不懂得怜惜草原的,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羞赧于自己常年劳作的母亲干裂的皮肤一样。后来才明白,我的血脉里流着草原的不屑与豁达,我的骨子里透着草原的豪放与质朴。我对草原,无需言爱,爱便已深入骨髓。车子飞驰,进入草原腹地。阿爸说曾经的草原草没膝盖,黄羊飞奔。今天,我再没了父辈的幸福,可以在半人高的草原躲猫猫享受自然的恩赐,可以和偶然窜出来的黄羊打个招呼。我只见毛茸茸的草坪上,不时窜出来的几只小野兔,翘  相似文献   

8.
站立的灯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我不是为橄榄树,小鸟,小溪或草原,为的是去寻找一直企盼的黑色家乡。  相似文献   

9.
草原,人类向往的故乡;草原,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多少次梦里我来到草原,将我的身心,投入到草原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草原的印象或感受大都是从同一个角度开始的,即蓝天白云下的碧绿如毯、清澈透明的河流,鸟语花香的旷野,这种表达没什么错,只是它不够全面。仅仅给草原定位在几个形容词上是一般而言,诸如“美丽”“漂亮”等等。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在于此——草原,美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照马画牛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草原玩。我这是第一次见到草原,草原真美呀!放眼望去,一碧千里,草和天似乎连在了一起……我坐在门前,正在欣赏着草原美景,突然,有几匹漂亮的小马进入了我的视线。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这几匹毛色发亮的小红马悠闲地吃草、嬉戏,简直比画儿还美!看着它们,让我有一种想画画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
邀请就像一束流水,这封邀请函,已经流入我心灵深处最安静隐逸的地方。那里,就是草原。那是我梦中的心灵归宿,也许上世,我曾是草原上纵横驰骋的牧马人,不然我为何一直对草原怀有深深的眷恋。都  相似文献   

13.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五篇文章。这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然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那么怎样让学生读书时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勤劳、欢乐?一、激趣——入境开始上课,我一边声情并茂地背诵老舍先生《草原》的第一段,一边板书“: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画天空、白云)空气是那样清鲜,天空是那样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  相似文献   

14.
草原行     
在内蒙生活了整整十六年了,或许是出于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我有一种作为内蒙人的由衷的自豪感,更何况我又是个蒙古族姑娘呢。然而由于生长在大城市,我从没见过千里草原、大漠风沙,不曾骑马牧羊、打草挤奶,这又成为我这份自豪中的遗憾,我能算真正的内蒙人吗?但我知道,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这里是我可爱的家园,于是我便久怀了解这块土地的渴望了。父亲很理解我这种心情,他曾说:“真正了解一块土地,首先要了解她的人民。”我对此似懂非懂,而今我却真的要到草原去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原遍地花……”带着美好的梦想,我跟随草原…  相似文献   

15.
家园     
三年前我走出草原,那片伤感的领地,留下我青春的忧郁和欢快。春天来了,我开始放开脚步。内心的惊悸和不安也缓和了许多。记忆中,草原斑驳、苍茫、空  相似文献   

16.
茹雨旋 《素质教育博览》2010,(1):I0004-I0005
收到我的来信,你肯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奇怪,一个陌生人给我写信了!”其实,我写这封信是因为课文《草原》中描写的。那辽阔、神秘的草原风光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7.
李嘉怡 《辅导员》2013,(13):74-74
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匹马,骑着它或驰骋在广阔的草原,尽情地挥洒属于我的青春;或跨过流水,穿越在高山之间,无拘无束的把千山万水纳入胸间,豪放地歌唱。  相似文献   

18.
一、试教试教时,我把课文情境中感悟草原独特风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围绕感受,探究原因,感悟草原风光1.师:老舍先生来到草原,有哪些新奇的感受?这些感受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来读课文第1自然段。这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2.学生自由读,感悟草原美景。3.交流感悟,重点指导:语句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相似文献   

19.
一 “景”与“言”——美感的联通 1.走进文本。弄清“事实”。师:课文哪个部分写草原景色美呢?生:第1自然段。师:谁来用朗读把我们带人草原?(指名读第l自然段)师: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生:我看到了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的草原。生:我眼中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相似文献   

20.
赵明 《家教世界》2009,(2):50-51
第一场场景: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牛仔唱着欢快的歌儿一边赶着奶牛出场。草原牛仔唱道: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白云在蓝天上跳舞,花儿在草地上开放,我每天在这儿放牛,幸福得像神仙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