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本色”,辞典诠释为“事物本来的面貌”;何谓“本色语文”?沿用上述辞条,笔者以为,意即坚决扫除时下不少语文课堂中流行的“虚、假、杂、闹”等表面现象,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合理训练、夯实基础,穿析文本、体味情感,熟读深思、教化育人的过程中触摸“语文乐趣”、享受“语文滋味”、积淀“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充分彰显“语文”所固有的本来属性:简而言之,本色语文、本色的语文课堂,就是要以“语”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的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第五届全国研讨会上,记者听取了杨再隋教授作的“呼唤本色语文”的主题报告,眼前为之一亮,心中豁然开朗。之后,记者就“本色语文”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杨教授。他侃侃而谈,纵横中西,勾连古今,不时妙语连珠。他宽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坦诚平易的为人风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什么是“本色语文”,杨教授说:“语文课应该上得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让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这就是本色语文,或者说语文的本色。我们呼唤本色语…  相似文献   

3.
“本色语丈”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摈弃那种忽视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想法和做法,还语文教育本来就具有的“色彩”、“颜色”和“味道”。“本色”是针对“彩色”而言的。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阵阵“流行风”的挑战,如五颜六色的教育内容、花里胡哨的教育形式、华而不实的教育泡沫等。对于在流行的“时尚”与传统的继承上信息不太对称的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叉口上,正确地寻找语文教育的适宜坐标,更多地关注语文教育的本色本香。要知道“一时流行”往往只能“流行一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挖掘语文中所蕴涵的“真”、“善”、“美”的因素,并将学生的智能水平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审美境界的追求等作为本色,才能使语文教育永葆青春,并进而获得科学的发展。有鉴于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力争回归“本色语文”,即既要确定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位,又要把握语文教育的应有本质,还要明了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义。  相似文献   

4.
一 有同志提出“本色语文”、“自然语文”,我非常赞成这个提法,这个“自然”、“本色”就是语文之“本”,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务本、求实。这个提法是有针对性的,目前存课改实验区有一些现象.有的地方语文课上得不久像语文课.搞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就是打外围战,唱歌、跳舞、多媒体、音乐、图画、综合实践活动,走到社会上去.生活中去,还有的在教学中链接了很多跟语文关系不大的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初·名师     
教育格言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教学主张张宗方主张语文课堂要体现“本色语文,快乐语文”的特点,追求课堂“语文味”及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注重在亲近语言、反复朗读、情感充盈、快乐学习等方面下功夫。他认为语文课堂就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的主阵地。多年来,他立足课堂,积极探索,在践行“本色语文,快乐语文”的教学主张中享受着语文教学的诗意。  相似文献   

6.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在其“本色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上曾神情凝重地呼吁:“‘本色语文’就是要让语文回家。”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皆是因为被严重异化而失去了本真。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让阅读教学“回家”。一、被应试“绑架”的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为了应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几乎进入了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训练题的“死胡同”。笔者曾经在一定范围内对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7.
伍:周校长,房县一中的语文教学发展势头一直很好:高考成绩多年在区域同类学校独占鳌头,声誉颇佳;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一中先后竟产生了五位语文特级教师。这其中有什么妙招绝活呢?周:没有。我们只是还语文课和语文教师本色,尽量少犯一些错误,少留一点遗憾而已。伍:您说的“本色”指的是什么呢?周:是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教师的自身优势。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就是语文教师,而不同于别的教师,自身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创新意识。这就是“本色”…  相似文献   

8.
编辑推荐辞;新课改给当今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繁华、活跃的背后,“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普遍存在,课堂热闹了,文本冷落了;谈论多了,读书少了;表演多了,训练少了……语文教学抹去了“语文”本色。其实说到底,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是扎实、  相似文献   

9.
【写在前面】司空图在《诗品》中曾道:“生气远出,妙造自然。”苏轼也曾说过:“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渐渐掸去浮尘,揩去胭脂,直指语文之本色。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呼唤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杨先生主张并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相似文献   

10.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谠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笔者认为,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训练时既注重听、说、读、  相似文献   

11.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该赋予语文课堂怎样的色彩?本色!唯有本色才是语文课堂的芬芳所在。语文课堂的本色是什么?朴实有效、反复吟诵、灵动生成就是其本色。本色语文:把语文当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相似文献   

13.
一有同志提出“本色语文”、“自然语文”,我非常赞成这个提法,这个“自然”、“本色”就是语文之“本”,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务本、求实。这个提法是有针对性的,目前在课改实验区有一些现象,有的地方语文课上得不太像语文课,搞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就是打外围战,唱歌、跳舞、多媒体、音乐、图画、综合实践活动,走到社会上去,生活中去,还有的在教学中链接了很多跟语文关系不大的各种资源,主观上是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就采用了很多手段,有些手段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直接或间接起了作用,而有些手段…  相似文献   

14.
黄厚江老师在“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黔之驴》一课。在之后的讲座中,黄老师阐述了他的“本色语文”观点,提出了“朴实的课堂”这一理念。他认为“朴”就是简单,而“简”是一种智慧。下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一些片段来欣赏黄老师本色语文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5.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语文课不能光“肥人田”而“荒己园”,也应“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的把于目标不益或虽有益或效果不明显的东西去掉。也即是把“根”留住,回归语文的本色。一、回归语文的本色:落实语文的本体。关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和“…  相似文献   

17.
对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以及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本色的追问和探寻,必须立足语文教学的“黄金分割点”,即动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黄金分割点”、合理把握读与写的“黄金分割点”、准确把握思考与交流的“黄金分割点”,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8.
黄厚江老师在“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黔之驴》一课.在之后的讲座中,黄老师阐述了他的“本色语文”观点,提出了“朴实的课堂”这一理念.他认为“朴”就是简单,而“简”是一种智慧.下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一些片段来欣赏黄老师本色语文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黄厚江提出的“本色语文”强调“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其中,“语文本原”是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是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本色语文”揭示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追求实实在在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追求智慧而充实的课堂对话;追求朴素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20.
课本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息源。细读文本与钻研教材间所存在的是“源”与“流”、“本”与“末”的紧密关联,本色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站在教师、学者与读者的立场,指导学生细腻深入地感知、阐释、品味文本。换言之,教师应当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